岳偉敏
(河北省無極縣職業技術中學,河北無極 052460)
(一)發病情況 2012年5月10日,無極鎮某養雞專業戶飼養肉仔雞2 500只,于23日齡雞群突然發病,排出胡蘿卜樣糞便,并伴有過料現象,養雞戶認為是球蟲病,曾用磺胺氯吡嗪鈉、甲硝唑、地克球治療,效果不明顯,發病6 d后有50多只肉雞死亡。
(二)臨床癥狀 發病初期,無明顯臨床癥狀,個別雞糞便變稀、不成形。隨著時間的延長,雞群中大部分的雞出現腹瀉,糞便變得更稀薄,不成形、不成堆,呈淺黃色或淺綠色,糞便中有較多未消化的玉米或豆粕。病情嚴重的雞,出現肉樣或爛西紅柿樣、魚腸子樣夾帶白色石灰樣稀便。發病后期有些雞只癱瘓,站立不起來,雙翅拍地,尖叫,腿腳及喙蒼白。雞群采食量明顯下降,長勢不佳,料比偏高。
(三)剖檢變化 病雞剖檢一般表現為腸道異常。發病初期,剖檢可見病雞十二指腸段及小腸前段腸壁增厚,顏色變淺,呈灰白色,像粘附一層厚厚的麩皮,并且極易剝離。發病中后期,腸壁變薄,腸管充盈,腸內有未消化的飼料糞水,個別有桔黃色、紅色絮狀物,腸黏膜大量脫落,剪開后腸壁自動外翻成條索狀。病雞小腸段出血,刮取附著物,可見腸壁有米粒大小的出血點。個別病雞腸壁出血嚴重,整個腸道像紅腸子樣,直腸黏膜出血,泄殖腔積有大量石灰膏樣糞便。
(四)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檢以及實驗室診斷可確定為魏氏梭菌引起的肉雞腸毒血癥。
(五)治療
1.加強飼養管理,做好衛生消毒。發病后將病雞及時隔離或淘汰,及時清除糞便,用速潔1:1000進行噴霧消毒,降低飼養密度,減少各種應激因素和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2.西藥療法。慶大霉素1.5萬單位/kg體重拌料,每天早晚各一次;甲硝唑按0.1%比例混飼或按0.05%濃度飲用,連用4~5 d。電解多維每袋兌水500 kg或拌料250 kg(按全天飲水量或采食量計算),供雞群自由飲用或服用,每日上、下午各1次,連用4 d。
3.中藥治療。黃柏、黃連各100 g、大 黃 50 g, 加 水 1 500 ml,微火熬至1 000 ml,取藥液。藥渣如上法再煎一次,合并2次藥液以1:100的比例稀釋于飲水中,1 000只雞飲用,1劑/d,連用4 d。
4.全群給藥。停藥以后,用30%的大蒜素拌料,1 000 kg拌料2 000 kg,連喂3 d。以促進消化,提高采食量,加快生長。
5.效果觀察。用藥1 d后,糞便中未消化的飼料減少,采食量稍增;用藥第2天后,死亡率減少,采食量恢復正常,癱雞減少;用藥3 d后,死亡一只,糞便采食量恢復正常;用藥5 d后,雞群精神好轉,羽毛發亮,嘴和爪子變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