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北京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獲悉,從即日起北京市相關執法部門將在全市范圍開展為期三個月的“打四黑除四害”專項整治暨畜牧獸醫綜合執法“綠劍行動”。
“綠劍行動”將進行六項專項整治。一、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專項整治。針對從事動物病原微生物教學、科研和檢測活動的單位。二、經營非法動物產品專項整治。針對農村自發集貿市場、市場周邊非法交易點和大型冷庫周邊小冷庫、小市場。三、私屠濫宰專項整治。針對城鄉結合部、私屠亂宰點和現場宰殺活禽。四、產地檢疫許可和種畜禽場專項整治。針對大型養殖場(小區)、種畜禽場。五、獸藥質量安全和診療機構專項整治活動。針對農業部督辦查處和群眾舉報的無證生產“黑工廠”、假劣獸藥經營企業、獸用生物制品經營企業、大型養殖企業、動物診療機構及從事診療活動的寵物美容機構。六、飼料及生鮮乳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針對配合、濃縮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生產企業;從事寵物飼料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和性質為奶畜養殖場、奶農專項合作社的生鮮乳收購站。
日前從浙江省農業廳了解到,浙江已成功開發能繁母豬信息預警系統,并在全省實施推廣,作為全國首個能繁母豬信息預警體系,其對浙江生豬產業的宏觀決策、產業指導、政策落實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
生豬市場大起大落原因錯綜復雜,但市場缺乏全面有效的信息是主要原因,能繁母豬信息預警系統建設應該說抓住了問題的根本。
據了解,耗時6年、耗資達4 300多萬元的能繁母豬信息預警系統由兩部分構成:一是能繁母豬信息預警系統軟件及網絡平臺,可發揮能繁母豬檔案信息登記、查詢、統計,以及能繁母豬配種、產仔等日常生產信息管理功能。二是能繁母豬信息預警系統硬件,為每頭能繁母豬建立電子檔案。
通過對能繁母豬的動態監控和可追溯性管理,為標準化生產、防疫監控、政策落實及正確決策等方面提供準確信息。
截至目前,該系統已采錄28 266個行政村、1 878個執業獸醫(鄉村獸醫)、30.33萬個養殖場(戶)、596個人工授精站和139.59萬頭能繁母豬的基本信息,實現了能繁母豬身份的有效標識,并進入常態化管理階段。
按照《重慶市農業委員會關于開展2011年區縣獸醫實驗室測評工作的通知》(渝農發〔2011〕148號)要求,重慶市農業委員會在全市第一次組織了獸醫實驗室能力測評,開縣動物疫病控制中心獸醫實驗室在此次比對實驗中取得了所有測評項目檢測值與參考值完全一致的佳績。
開縣將以此次測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充分利用PCR檢測系統開展病原學診斷和監測工作,熟練掌握ELISA等血清學檢測技術,提升獸醫工作能力,使開縣獸醫實驗室的檢測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開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張芳)
為加快廣東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項目建設,省財政繼續安排資金支持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為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以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基層獸醫站(不含珠三角地區)實驗室建設提供經費保障。各市、縣政府要相應增加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的投入。繼續落實好對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免費強制免疫政策,所需疫苗經費除中央財政投入外,由廣東省各級財政共同承擔。加大生豬防疫撲殺和無害化處理的支持力度,提高因防疫需要而撲殺的生豬補助標準,由目前的每頭600元提高到800元。病死豬堅決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對屠宰環節病害豬損失補貼由每頭500元提高到800元;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每頭補助80元,由中央和廣東省各級財政按生豬撲殺現行比例分擔。落實中央財政對基層動物防疫員每人每年1 200元的工作經費補助,廣東省各級財政給予相應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