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融民
(塔河縣氣象局,黑龍江塔河 165200)
淺析森林火災的氣象與人為因素及預防措施
張融民
(塔河縣氣象局,黑龍江塔河 165200)
森林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能提供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所需的木材及林副產品,還起著釋放氧氣、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美化環境、減少噪音等多種作用。然而,森林火災會給森林帶來嚴重的危害,它不僅給人類經濟建設造成巨大損失,破壞生態環境,還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以,我們應該了解森林火災易發生的氣象與人為條件,從而及時的采取預防措施。
森林火災是一種自然災害,具有很強的周期性、突發性和破壞性,它的發生與天體演變、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密切相關。凡是釀成大災,造成巨大森林資源損失或導致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的森林火災,都與天氣、自然條件和人為原因必然聯系的。因此,森林火災具有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雙重性,而人為災害的屬性明顯比重偏大。
當空氣中相對濕度小時,可燃物水份蒸發快,短時間內失水量大,林火容易發生和蔓延。氣溫高時,可燃物易燃,夏秋干旱季節是火災高發或易發期。風不但能降低林中的空氣濕度,加速植被物體的水分蒸發,同時使空氣流暢,具有動力作用,一旦火源出現,往往火借風勢,風助火威,使小火發展蔓延成大火,形成特大火災。干旱無雨時期,水分蒸發量大,地表物干燥,林火發生的可能性增大。干旱時段,降水量小于5 mm時,易發生林火,降水量大于5 mm時,對林火發生發展有抑制作用。地形地貌會導致局地氣象要素的變化,如坡向,一般北坡林中空氣濕度比南坡大,植物體內含水量高,不易發生火災;坡度大的地方徑流量大,林中較干燥,易發生火災,一旦林火出現,受局地山谷風的作用,白天林火易向山上蔓延,夜晚山谷風的作用恰恰相反;另外,植被的高矮對火災也具有一定的影響,
燒墾燒荒。在8省、區火災發生次數統計中,燒墾燒荒引起的林火占林火總次數的52.7%。這種火源尤以少數民族集中、居住分散、人員活動頻繁的西南和南方林區最多,約占該林區火災發生次數的57%。原因是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村經濟體制的多次變動,在發展糧食生產中保護森林的措施沒有跟上,加之林區自古以來素有刀耕火種習慣,尚未徹底改變,是這類火源多的根本原因。
機車噴火漏火。各種機車如蒸汽機車和拖拉機等車輛在林區行駛,由于未安裝防火安全設備,機車噴火漏火或車輛閘瓦脫落引起草原和森林火災。這種火源約占東北、內蒙古林區火災次數的6.5%。
野外生活火源。在野外吸煙、烤火取暖、燒茶做飯、上墳燒紙、野外采摘野果和迷信用火引起的林火占很大的比重。特別是東北大興安嶺地區、內蒙古林區,這類火災占該林區林火發生次數的56.7%。
森林火災一旦發生就易造成重大損失,生命和財產安全都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防止火災發生就要在防范措施上下功夫,在火災發生的源頭上加以控制,不讓火災發生。在森林防火期內出現高溫、干旱、大風等高火險天氣時,要加強森林火災的預防。
S762.1
A
1002-252X(2012)01-0039-01
2011-12-6
張融民(1961-),男,黑龍江省呼瑪縣人,黑龍江省氣象干校,中專生,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