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虹,李從軍,朱成東
(1.四川省石棉縣畜牧局,四川 石棉 625400;2.四川省石棉縣擦羅彝族鄉人民政府,四川 石棉 625400;3.石棉縣新民彝族藏族鄉人民政府,四川 石棉 625400)
1.1 縣域基本情況 石棉縣位于青藏高原橫斷山脈東部,大渡河中游,雅安市西南部,地理座標東經 101°55'~102°34',北緯28°51'~29°32',幅員面積 2678平方公里,總人口1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48萬人。全縣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面積23.07萬公頃,蓄積量16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1%,還有豐富的果園地、竹林地等。石棉縣是世界枇杷栽培種原產地、“中華名果”黃果柑基地,特色畜產品草科雞更是暢銷雅安、成都。全縣黃果柑種植面積2.7萬畝(1畝合 667 m2,下同),枇杷 1.1萬畝,核桃8.5萬畝,為草科雞林下養殖提供了廣闊的養殖場地。
1.2 草科雞林下養殖現狀2011年,全縣出欄草科雞50.45萬只,年末存欄24.6萬只;年出欄草科雞1000只以上示范大戶40戶,500只以上大戶230戶。2010年該縣推廣實施林下養殖草科雞以來,養殖戶發展到410戶;2011年以華蓉草科雞合作社為主體,在草科雞養殖戶中推廣規范化示范建設,統一推廣林下草科雞養殖技術規范,加強品質監督和市場宣傳,促進草科雞養殖合作化,技術標準化,品質高檔化,外銷品牌化,在草科、新民、先鋒、安順、挖角、迎政和宰羊鄉規劃林下草科雞養殖示范片7個,林下養殖草科雞規模達到22.3萬只。
2.1 品牌有待進一步宣傳提高石棉草科雞具有“體大、肉香、滋補”三大功效,其肉質鮮美,味道獨特,色味俱全。2011年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草科雞的知名度得到大大提升。但廣大消費者對于“草科雞”這一品牌還不是很了解,特別是因為養殖效益低于養殖其他雞種,廣大養殖戶對于“草科雞”并不認可,消費者因為無法鑒別草科雞與其它雞種的區別,也對“草科雞”并不看好。
2.2 林下養殖草科雞還未體現優質優價 實施林下養殖草科雞,要 150~180 d 才出欄,出欄價格為公雞6元/千克,母雞5.5元/千克;如果實施籠養,120 d就可出欄,同樣也可賣這個價,所以廣大草科雞養殖戶對林下養殖草科雞持否定和觀望態度。
2.3 發展林下養殖草科雞存在的局限 因養殖環境、地理位置、圈舍施舍、養殖技術水平等原因,還無法在全縣大范圍推廣林下養殖草科雞。當前草科雞養殖效益不穩定,導致養殖戶不穩定;草科雞質量監控體系還剛起步,還不夠科學;林下養殖技術培訓工作也還未全面展開。有經驗的草科雞規模養殖戶因為林下養殖草科雞周期長,商品雞銷售渠道不暢通,還存在資金周轉困難,商品雞銷售難等問題。
2.4 合作組織發展滯后 當前,草科雞產業發展的合作組織只有華蓉草科雞專業合作社一家,該合作社的組織化程度、示范帶動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參與市場競爭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該縣目前還沒有一家完全由草科雞養殖戶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建立的專業合作組織,所以為草科雞林下養殖戶提供全方位服務,幫助解決養殖中的實際困難無從談起。
2.5 疫病防控難度大 林下養殖草科雞主要以放養為主,容易感染寄生蟲等疾病,果林地由于養殖區域寬闊,流動性大,雀鳥活動頻繁,而且果農、養殖等工作人員往來頻繁,對于日常消毒、疫病防控都造成一定的難度。
3.1 完善政府政策支持,鼓勵發展林下養殖草科雞 按照“優化結構、提高品質、滾動發展”的思路,充分利用果園林地等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種養結合大力發展林下養殖草科雞。應該充分利用森林資源和果林地優勢,把發展林地養殖草科雞作為老百姓增收的骨干項目來抓。政府出臺有關果林地養殖扶持政策,鼓勵發展果林地養雞,畜牧、林業、國土等部門在項目資金、用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金融部門將信貸資金向草科雞林下養殖戶傾斜,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更快的金融服務。財政部門可運用財政補貼、財政貼息、以獎代補等多種手段,逐步將財政資金分散支持向整合使用轉變,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民間資金、社會資金投入林地雞產業。建議扶持政策:發展年出欄草科雞5000只以上林下養殖示范戶40戶,每戶有林下放養場地20畝以上,修建標準化樓式雞舍300 m2以上,硬化養殖地面300 m2以上,補助建設資金3萬元;發展年出欄草科雞500只以上林下養殖示范帶動戶200戶,每戶有林下放養場地2畝以上,修建標準化樓式雞舍50 m2以上,硬化養殖地面50 m2以上,補助建設資金0.2萬元。
3.2 繼續做好“草科雞”品牌的打造 通過電視、網站、各大報刊、論壇宣傳石棉林下養殖草科雞的獨特優勢。“草科雞”已成為四川省著名商標,下一步要爭取“草科雞”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使草科雞產業發展走入良性發展,讓“草科雞”逐步走出四川,走出國門。
3.3 狠抓技術服務,實施標準化養殖 由縣鄉畜牧科技人員組成草科雞林下養殖技術服務小組,逐步完善石棉縣林下養殖草科雞標準化質量認證,出臺草科雞林下養殖技術標準,明確基礎設施建設、養殖規模、養殖周期、養殖密度、飼養管理、疫病防控等要求,建立草科雞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開展草科雞標準化養殖示范創建,使草科雞林下養殖逐步實現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提供雞苗、統一提供投入品、統一收購產品。技術服務小組要在第一時間為農戶解決飼養和疫病防治等問題,適時進行疫情監測,定期開展技術培訓、咨詢和指導,并及時為養殖戶提供市場供求信息。
3.4 創新機制,推動草科雞一體化發展 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與草科雞養殖戶建立緊密的產銷機制,實施合同養殖、保底收購、二次返利等利益風險聯動機制和產銷聯動機制,支持龍頭企業參與基地建設,推動草科雞產業一體化發展。加大扶持力度,發揮致富能手、專業大戶、龍頭企業、專業市場、基層組織的作用,著力建立一批管理規范、機制完善、服務能力強的專業合作社,從項目、資金、服務等方面積極支持,培育壯大一批知名專業合作社,引導和鼓勵專業合作社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推廣“公司+農戶”、“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形成合力,提高在市場中的話語權,使農戶在草科雞產業發展中充分受益、持續受益、長期收益。
3.5 搭建融資等多種平臺,保障草科雞產業穩步發展 在草科雞產業發展中,資金問題是制約產業發展壯大的主要瓶頸,政府在農村信用社和草科雞養殖戶之間牽線搭橋,加強金融部門的資金支持,運用貼息、財政擔保等方式引導和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增加對草科雞養殖戶的貸款,解決農戶在適度規模養殖過程中的融資難題。同時,政府要引導、鼓勵和支持保險公司大力開發畜牧業保險市場,推廣“六方合作+保險”、“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開展草科雞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增強草科雞養殖戶抵御疫病風險和自然災害的能力。
3.6 狠抓銷售渠道,暢通草科雞市場發展 積極開展“農超對接”,培育一批營銷隊伍,引導各類大型連鎖超市與專業合作社或養殖大戶合作,直接采購,設立石棉縣草科雞專賣店(點),構建長期、穩定、緊密的直通機制。在雅安、成都設立石棉縣草科雞直銷平臺,加強產品信息服務、倉儲、冷鏈、物流配送等協作,建立長期、穩定的草科雞進市場的直銷機制。加大市內市場開拓,與餐飲業、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對接,實行直銷,建立長期產銷合作關系,做好做大雅安市場。積極開發網絡銷售平臺,鼓勵專業合作社在政府網和商務網站上發布銷售信息,暢通網絡交易渠道,不斷擴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