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富強,雷時榮
(1.四川省樂至縣佛星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樂至 641500;2.四川省樂至縣畜牧食品局,四川 樂至 641500)
影響農戶飼養母豬經濟效益的因素很多,特別是商品豬價格大滑坡的時期,農戶飼養母豬的效益更低,有的地方出現大殺母豬的現象。怎樣才能提高母豬養殖經濟效益?怎樣科學飼養管理母豬,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增加母豬養殖經濟效益?筆者長期觀察發現,造成母豬養殖經濟效益低下的原因有八個方面。
養殖母豬首先是要學會掌握信息,包括市場行情和養殖新技術,避免盲目生產。同時必須多與養豬協會組織和養殖企業聯系,用成批銷售來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水平,增強流通、生產等環節的協作使之實現共贏。
許多母豬養殖戶長期習慣配土豬,這樣不僅產的仔豬小,而且仔豬生長慢,不適應生產需求,市場竟爭力差,效益差別較大。據測算,養一頭土仔豬比養一頭良種雜交仔豬少收入50~80多元。
草料單一或飼料配方不合理,缺少必要的蛋白質飼料或其它營養成分,母豬營養缺乏而造成配種困難。
不少母豬養殖戶規模小,均養一、二頭母豬,無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隨豬市波動改變喂母豬方向,豬價高喂養母豬,豬價低就殺母豬。
要重視疫病防制,作好防疫注射。有的母豬養殖戶抱著僥幸心理,不愿注射疫苗,甚至連豬的幾大傳染病疫苗也不愿接種。豬只死亡認為是自己運氣壞。
母豬經常接觸地面,加上青料、生料,極易感染寄生蟲病。尤其是消化道寄生蟲在母豬的胃、小腸內會引起寄生蟲性肺炎、腸炎、腸道阻塞、腸道蛔蟲等疾病,輕則使母畜營養不良,重者會誘發仔畜生長受阻形成僵豬,增重率降低30%,嚴重時會引起仔畜死亡。
仔豬出生后,隨著日齡的增加,其體重及所需營養物質與日俱增,而母豬的日泌乳量到產后21d以后則逐漸下降,同時奶中的某些營養物質也逐漸減少。此時應給仔豬補充優質飼料,以促進仔豬消化器官的發育和消化機能的完善,補充母乳不足所缺乏的那部分營養,增加斷奶仔豬體重,提高抗病力,此外,還可保持母豬良好的體況,有利于母豬發情配種,提高母豬的繁殖力。仔豬出生后7~10日齡開始出牙,齒齦發癢,這時是訓練仔豬吃料的好時機。但大部分母豬戶都不給仔豬補食,任母畜哺養,結果營養缺乏仔畜瘦小,母畜配種期也推遲。
仔豬斷奶、出欄的早晚,決定母豬養殖經濟效益的高低,所以要提高經濟效益,首先要提高仔豬的出欄率。在母豬生產中,目前各地都廣泛采用仔豬早期斷奶技術。采用仔豬早期誘食斷奶,將直接影響到仔豬以后的增重和出欄時間。因此,養母豬戶應盡可能早斷奶,早誘食,提高仔豬的采食量,從而加速仔豬生長發育速度,提早出欄,提高養殖母豬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