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信
(山西省陽城縣畜牧局,山西 陽城 048100)
5月下旬以來,全國雞蛋價格出現快速上漲趨勢,不少地方批發價10天漲了1元多,讓老百姓感到“不可思議”,甚至有網友戲稱其為“火箭蛋”。專家認為,受前期蛋市低迷、蛋雞養殖虧損、天氣轉熱產蛋量減少、消費需求增加等影響,短期供應不足是導致此輪蛋價猛漲的直接原因。后市由于傳統節日增多,消費需求有所增加,預計蛋價仍將高位運行,但因目前價格已接近高峰值,后期再度上漲動力有限,將逐漸趨于平穩。
今年春季,全國雞蛋市場低迷不振,3月份蛋價更是跌至谷底,各大主產區普遍跌至6.0元/千克以下,令廣大養殖場戶苦不堪言。
據悉,由于去年二、三季度雞蛋價格持續走高,許多養殖戶受高蛋價的利潤所驅使,盲目擴大養殖規模,大量補欄雛雞,導致今春雞蛋產量增加,特別是年初春節過后,市場對雞蛋的需求進一步減弱,造成供大于求,使雞蛋價格一路大跌。
而5月下旬以來,全國雞蛋市場突然出現大逆轉,驟然直線攀升,有的地方甚至一天兩次漲價,短短數日迅速逼近去年同期水平。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顯示,5月下旬以來,全國雞蛋價格出現較為明顯的漲勢。截至5月31日,雞蛋全國日均價連續10天上漲,累計漲幅為7.0%。其中,河南、天津漲幅居前,漲幅分別為20.5%、19.2%。據調查了解,6月上旬全國不少地方雞蛋市場批發價格達到8.0元/千克以上,有的地方零售價已經突破10.0元/千克,蛋價上漲幅度普遍超過30%以上。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蛋價迅速上漲呢?業內人士認為,虧損所導致的蛋雞存欄數量減少、夏季高溫來臨蛋雞產蛋能力下降、節日臨近消費需求集中、養殖戶惜售等,都成為近期蛋價飛漲的原因。
2.1 蛋雞存欄減少,市場供不應求。據了解,雞蛋價格從去年年底開始逐步走低,影響了養殖戶的補欄熱情,直接導致今春雛雞補欄減少。進入3月份,蛋價更是跌至谷底,造成養殖場戶普遍虧損,而被迫大量提前淘汰蛋雞,使得蛋雞存欄總量明顯下降。同時,由于今春部分地區發生嚴重雞病,不少散養戶退出,致使產蛋量在5月中下旬迅速減少,雞蛋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進一步促使價格飛漲。
2.2 飼養成本上升,拉動蛋價快速走出低迷期。據農業部6月5日發布的定點監測結果顯示,5月份第4周全國玉米平均價格 2.46元/千克,同比上漲9.8%。全國豆粕平均價格3.68元/千克,同比上漲4.5%。蛋雞配合飼料和肉雞配合飼料平均價格分別為3.20元/千克和2.95元/千克,同比分別上漲5.6%和6.5%。養殖成本的大幅上升,成為拉動雞蛋價格快速走出低迷期的動力。這也導致了近年畜產品價格頻繁波動,市場周期越來越不明顯。
2.3 夏季來臨,產蛋下降,消費增加。目前,已逐漸進入暑期,在高溫天氣的影響下,蛋雞產蛋能力自然下降。
2.4 傳統節日來臨,消費需求旺盛,促使雞蛋價格維持一定的漲勢。另外,近期還出現了南方客商在北方主產區搶購雞蛋的現象,更加劇了市場供求短期嚴重失衡,造成蛋價出現大逆轉而迅速上揚。
每年上半年,蛋價前抑后揚已成自然規律,但近期異乎尋常地猛漲,不僅使供求雙方倍覺突然,而且令業內人士頗感意外。而后市行情走勢究竟如何,才是大家更為關注的問題。
有關人士分析認為,當前“火箭蛋”的形成,很有可能存在“搗蛋部隊”,否則某些地區雞蛋一天漲兩次價,而且漲幅大,不排除人為炒作因素。其實,市場是只無形的手,風云變幻,捉摸不定,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其中是否有游資在幕后抄作“搗蛋”,目前尚無確切證據。因此,今年后市走勢如何發展,尚難準確預料。
不過,業界專家指出,由于雞蛋行情隨季節變化上下波動十分明顯。根據常規,雞蛋價格每年上半年只有在春節期間會出現階段性上漲,春節過后2、3月份蛋價會回落,以后一直會在低價位徘徊,直到6月份左右行情的低谷期才能結束。但今年在3月份跌至谷底,5月下旬就掉頭急速上揚,漲幅之大出人意料。而6月后隨著高溫暑期來臨,蛋雞養殖將進入一年一度的產蛋淡季,而此時隨著居民對肉類消費的習慣性減少,對蛋類產品需求的增加,加之新補欄蛋雞尚未進入產蛋高峰,因此,雞蛋價格受制于供求關系變化,將會一直保持上行走勢,預計近期蛋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至于蛋價后期走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于目前價格已近高峰值,價格上漲也是有限度的,當價格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高價格必然會抑制消費量,因此蛋價不會再大幅上漲。預計到中秋節后雞蛋價格或將進入震蕩回調區間,即使中秋節前后月餅生產對雞蛋需求增加,但秋后隨著夏季補欄蛋雞逐漸進入產蛋高峰,以及天氣轉涼后老母雞產蛋率上升,加之肉類消費將部分替代蛋類消費,屆時雞蛋市場供求關系將逐漸趨于平衡,因此蛋價總體將呈現平穩運行態勢,后市不會再度出現暴漲暴跌的局面。
不過,受飼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增加、消費需求拉動、國家政策引導、農產品市場通漲等多種因素影響,今后蛋雞行情總體將保持上升走勢。對于不可避免的短期低價位徘徊波動,廣大養殖場戶要勇于面對,通過強化管理,戰勝困難,維持經營,逐步走出低谷,這樣對穩定市場也是至關重要的。否則,盲目追漲殺跌,必將跌入惡性循環的怪圈而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