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祿,趙文婷,王松吉
(青島水文水資源勘測局,山東 青島 266000)
目前,我國正處在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時期,從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到中小流域治理無不體現了中央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重大決策。其中,加強水文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覆蓋范圍、優化水文站網布局、全面提高服務水平等一系列措施,為水文水資源監測站網建設和發展,為防汛抗旱調度、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平度市位于膠東半島西部,總面積3 166.54 km2,東以小沽河、大沽河為界,與萊西市和即墨市相鄰;西及西南以膠萊河為界,與昌邑市和高密市相望;南與膠州市毗鄰;北與萊州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69 km,南北最大縱距65 km,是山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平度市境內現有國家基本水文站3處(分別設立于1951、1960 和1966年)、專用水文站3處、中型水庫水文站4處、雨量站25處、水環境監測站3處、水土保持監測站1處、墑情監測站14處、水情報汛站7處、蒸發站1處、取水口實時監測站4處。這些站點承擔著搜集全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水質及墑情和雨水情等水文要素以及水環境監測、水土保持監測、用水總量監測的任務,為各級政府防汛抗旱決策指揮、水資源管理和保護、供水安全、工程建設及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發揮了重要作用。
平度市河流、水庫較多,尤其100 km2以上河流和中型水庫、小(1)型水庫和引黃灌區以及取水口、灌溉區等缺少水文水資源實時監測站。另外,雨量站點分布不均,水質監測站較少,不能完全滿足水文防汛、用水總量監測管理和突發水事件應急處理的需要。
大多河流水文監測站設施設備落后、老化,巡測車輛較少,部分雨量觀測站仍然采用人工觀測方式,墑情監測全部是人工取土、烘干監測模式,缺少自動監測站點和水環境監測設備,達不到防汛抗旱、農業排澇抗旱和水事件信息及時快捷的應急處理需要。
平度市水文點多面廣,技術人員短缺,無論是外業還是內業都遠不能滿足水文防汛抗旱監測工作需要,科技服務能力更是遠不能滿足水利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經費不足制約了水文事業的發展。
近幾年,平度水文事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傳統水文的監測模式和手段依然存在。尤其在信息傳輸處理方面,遠不能滿足防汛抗旱信息的及時傳遞和社會需求,與水利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不相適應。進一步加強防汛抗旱應急能力建設是當前從中央到地方正在積極開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水文應急能力建設是防汛抗旱及社會突發公共水事件等應急處理的關鍵,如何發揮水文水資源站網的優勢,切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今后應當重點建設的一項長期任務。
平度市境內流域面積100 km2以上河流有15條,100 km2以下河流14條,大型水庫1座、中型水庫6座、小型水庫100余座。目前只有10處水文監測站,大部分水文站監測條件、設施設備不配套,水土保持站點和水環境監測站點較少,不能滿足防汛抗旱和水資源監測、管理的需要。因此,增加完善水文水資源監測站網建設和配備完善水文水資源監測功能十分必要,優化的水文站網結構將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該灌區在平度范圍內灌溉面積較大,利用率較高。按照水利規劃的目標,在灌區出境處擬修建水庫1座,并設立水文監測站。可見,建設水文水資源監測站,既能夠滿足防汛抗旱需求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又能夠滿足水環境安全和社會經濟發展對水文水資源信息的需求。
目前該市除將常規水文站用于用水總量監測外,又增設了1處河道站和6處中型水庫站作為用水總量監測站,但在灌溉區和多處取水口未設立監測點。目前在灌溉等用水方面主要采取監測和調查統計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監測手段落后。由此可見,建立健全用水總量監測站網是更好地完成區域用水總量監測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按照水文水資源監測工作服務于國民經濟發展和水利、農業發展生產的目標,優化水文站網結構、完善水文站網布局并加快建設取水口、灌溉區實時監測站,滿足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的要求。提高水文水資源監測設備水平、實現信息采集傳輸處理自動化、加強人才引進和培養、提高水文工作的技術含量和監測能力,是實現防汛抗旱救災決策指揮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也是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監測、管理和調度的科學性、合理性措施。
平度市水文監測站網最早建設于上世紀50年代,大部分設施設備老化嚴重,傳統的水文設備依然在使用,專用站網配備不完善、資金投入不足。因此,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加強站網改造,同時提高水文工作的科技水平,必將為防汛抗旱測報預報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真正實現由傳統水文向現代水文信息自動化的轉變。
平度市河流水庫較多,大多河流、水庫未設立水文監測站。按照防汛抗旱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要求,優化水文站網結構、完善水文站網布局,一是要落實好工程帶水文,在中小型河流、水庫建設水文監測站,設置取水口、灌溉區水文實時監測站;二是要積極爭取地方立項投入,確保站網建設資金保障,積極采用先進技術設備,實現水文信息采集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為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提供及時、完善的科學依據,為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準確的水文水資源信息,滿足社會需求。
平度市水文站多面廣,技術力量薄弱,多年來,一些重要的測報設施老化、落后,專業人才稀缺。應急測報處理能力建設是社會發展、水環境安全監測預警的需要。要提高應急測報處理能力,一是加強技術裝備,建立健全有效聯動、反應迅速、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以切實滿足防汛抗旱救災和水資源開發利用需要;二是加快引進專業人才,提高水文預測預報預警信息的效率和應急處理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的問題日益突出。暴雨和水事件、水隱患時有發生,這是城市水文防汛面臨的一個新的課題。城市水源緊缺、水質污染、洪水控制等問題,為水文的監測服務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由于資金的原因,平度市的城市水文站網極不完善,缺少預測預報預警信息。加強城市水文監測系統建設、水資源監測、水土保持監測和水環境監測,既是為科學調度防汛、水資源管理和保護、提高城市防汛能力提供技術支撐,也是社會賦予水文的責任和水文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
平度市水文的監測功能雖然比較齊全,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水的信息需求越來越廣泛。水文站網功能還遠不能適應自然條件變化、流域特性和社會的需求,尤其是水環境和流域納污能力監測還很不完善,對水污染事件的應急監測缺乏必需的監測設備,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監測功能,建立水環境預警信息系統,加強水環境監測預警能力建設,以提高水文預測預報預警水平,全面服務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