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紅
北京通州區中心血站,北京 100029
目前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北京街頭流動獻血車所采集的血液,已成為北京保障臨床用血的主要生力軍。在獻血過程中,絕大多數獻血者是沒有任何獻血不良反應的,但是也會有少數獻血者因為種種原因會出現獻血不良反應。如果在處理獻血反應這方面我們做得不夠,將會影響到獻血者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時也會大大打擊無償獻血者的熱情和積極性。為了減少此類不良反應的發生。對此我進行了觀察與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觀察對象2011年1月~2011年12月北京市通州區中心血站流動獻血車采血92004人次,其中發生獻血不良反應共2100例,男性1098人次,女性1002人次。
1.2 方法與標準嚴格按《獻血者健康體檢標準》對獻血者進行病史咨詢、體格檢查和HB、Hbsag快速血液篩選及丙氨酸氨基轉移酶的檢測,如以上檢測合格方能獻血,絕大多數獻血者獻血200ml或400ml無任何獻血不良反應,但是如果其發生不良反應,應該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對獻血反應的分型分為輕、中、重度三型。①輕度反應:血管迷走神經癥狀,獻血者自訴頭暈眼花、心慌氣短、惡心嘔吐,表現為呼吸、心跳加快、面色蒼白、出冷汗、眩暈或連續呵欠。②中度反應:漸進的輕度反應導致瞬間意識恍惚或喪失,四肢冰冷、血壓下降、脈搏減慢。③重度反應:除上述癥狀外還伴有驚厥、抽搐、大小便失禁等。④恢復期:神志清醒,自述全身乏力、面色轉紅,四肢轉暖,血壓脈搏逐漸恢復正常水平。

表2 首次與二次以上獻血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3.1 原因分析 從表1、表2中看出,獻血不良反應率,首次獻血者比二次以上獻血者高2倍之多,精神緊張是誘發獻血不良反應的主要因素,獻血時因其精神過度緊張,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興奮,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而引發不良反應。體質因素,如空腹或饑餓狀態下,獻血者機體處于應急階段,通過迷走神經反射,引起短暫的血管擴張,外周阻力下降,血壓下降,造成腦血流量減少,引起反應。靜脈穿刺時對局部刺激而產生疼痛,因全身神經高度緊張,引起廣泛的小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腦供血不足,發生反應。除上述原因外,暈血、怕針、等候時間過長,采血車環境不理想,空氣污濁。車內溫度過高過低,以及工作人員態度欠佳等也是誘發獻血不良反應的因素。
3.2 預防護理
3.2.1 消除緊張情緒加強無償獻血知識的宣傳提供與之相關的獻血方面的資料 (特別是對于初次獻血者)創造一個溫度適宜,安靜舒適,衛生的良好獻血環境 (如:在采血車上播放一些輕音樂,同時為獻血者準備一些小食品,飲料等)。同時工作人員應做到態度和靄、熱情大方,使獻血者能充分認識到適量獻血對身體無害,以消除緊張情緒。
3.2.2 嚴格體檢 嚴格執行衛生部頒布的《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全面了解獻血者的身體健康狀況,獻血前后注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睡眠,在獻血當日不可進食油膩食物,如:油條等。同時做到不可空腹獻血,要清淡飲食。
3.2.3 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 采血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無菌操作技術,靜脈穿刺準確,使之穿刺率達到99%以上。減少疼痛,消除精神緊張,同時工作人員可用鼓勵性語言,進行心理疏導,做好解釋工作,給予獻血者以心理安慰同時,密切注意觀察獻血情況,做到早發現,早處理。獻血完畢后,告知獻血者原位休息片刻后,慢慢離開,到指定休息區域休息,并按壓針眼5到10分鐘,工作人員查看針眼愈合情況后,告知獻血者可以離開,方可離開。
3.3 護理措施 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不僅使對獻血有反應的同志在最短時間內恢復正常,同時還可以減少了不良情緒的相互感染。當發現獻血者面色蒼白,精神異?;蜃允霾贿m,頭暈、惡心、即停止采血,使其平臥取頭低足高位,以增加腦部供血量。輕度反應,通常片刻后即可恢復正常。若出現意識喪失并伴有抽搐癥狀時,應立即指壓強刺激人中,合谷穴促其能盡快蘇醒,取頭低足高位呈30度,以恢復腦供血量,松解衣領,保持呼吸道暢通。若獻血者出現驚厥時,應視其頭部外向一側,并在上下齒間放入包好紗布的壓舌板,以防在其無自主意識的情況下,咬傷舌頭。必要時,在醫師的指導下,靜脈注射高滲葡萄糖。在一般情況下,暈厥類獻血反應經上述處理1~3分鐘即可恢復正常,測血壓、脈搏、觀察神志情況,一切恢復正常,在觀察15~30分鐘后,方可離開。填寫獻血反應登記表,以備后期回訪,給以指導與關懷,并告知發生此類 (中,重度獻血反應者)不宜再次參加無償獻血。
[1]《獻血者健康體檢標準》《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質量管理培訓輸血服務機構教員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