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生 劉芯邑
公交司機:長安街卅載春秋
□ 實習生 劉芯邑
公交車司機是一個每天與車流、人流為伴的職業,從早到晚,他們不停地穿梭在熟悉的道路上,將真誠的笑容和貼心的服務帶給每一名乘客。自己卻總是披星戴月、不辭辛苦。
3月22日,《民生周刊》記者跟隨北京公交1路車司機馬慶雙師傅一起上下班,實地體驗公交司機的日常工作,走進公交司機的真實生活。
馬慶雙,北京市公交集團第六客運分公司1路車駕駛員。現年54歲的馬慶雙在長安街安全行車已達90萬公里。
從靛廠新村到四惠,再從四惠到靛廠新村,全程21.7公里的線路,馬雙慶一走就是29年,而從未違章,也從未出過安全事故。
凌晨5點,還沒到出車的時間,馬慶雙很早就來到大1路車隊,細心擦拭發動引擎,拿著試油桿測量機油容量,接著,他又用手仔細摸了摸空調皮帶,看有無缺損。
“其實這些是由例檢師來完成的工作。”馬慶雙笑著說,“我再確認只為安心,也成習慣。保證安全行駛,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乘客負責。”
和馬慶雙一同出車的兩名售票人員趙寶紅、肖桂香正在認真地清理車廂,擦凈玻璃,為出車做準備。
長安街被譽為“神州第一街”,其象征意義不言自明。馬慶雙說,“作為1路公交人有很重的使命感,不能出差錯,所有1路司乘人員對自己要求都很高,時刻把安全及服務放在第一位,讓百姓感到舒心、放心、安心。”
談及司乘人員的辛勞,1路車黨支部書記周雨梅難掩心酸:“在一線為乘客服務的這些司乘人員真的很辛苦。有時顧不上一家老小,甚至經常連飯也顧不上吃,特別是遇上國家有重大活動如奧運、兩會時,公交員工始終高度集中精神,加班加點、堅守崗位。”
早晨6點20分,第一班車出發了。上午7點左右,早高峰。四惠站站臺上,乘早班火車抵京的人已經在翹首以待。上車、關門、起步,一路向西,馬慶雙帶著乘客經過東單、天安門、西單、復興門、軍事博物館……
對于公交車司機來說,重復的路線、重復的動作使他們每天的工作枯燥而單調,而每天平均9個多小時的高負荷工作也讓許多司機落下腰肌勞損、肩周炎等病痛。
10點27分,馬慶雙第二次發車。連著跑了兩趟,在他的臉上看不到疲憊,中間只上了趟廁所,連水都喝不上,更不用說吃點飯了。盡管高峰期已過,乘客較少,但是對每名乘客服務卻不能少。馬慶雙說:“現在大部分車都是有助力的,相比以前輕松多了,老公交車方向盤沉,女司機一般是轉不動的,掛檔也不輕松。”
1路車也是北京著名的旅游線路,途中經過很多旅游景點,車上也聚集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乘客。肖桂香和趙寶紅時刻關注著每一位乘客,為老年人找座、為乘客解答問題,體貼入微。
返回始發站,再次結束一個來回,馬慶雙駕駛1路車停進了四惠站。熄火停車,摘下白手套,馬慶雙習慣性地拿起身旁的玻璃杯喝了口水。
1路車總站的食堂有些簡陋,飯菜也是普通的家常菜,紅燒肉、青菜、煎餅等。一些師傅告訴記者,“以往工作忙,吃飯就像打仗,完全是‘吞’下去的。”
時值春天,午后的北京洋溢著暖洋洋的氣息。
馬慶雙帶著我來到他心愛的“座駕”——長長的、干凈的黃海牌公交車里。我們在后車廂尋了座位坐下,聊他的工作、生活及長安街記憶。
高強度的體力付出、以分鐘計算的休息時間、精神和年齡帶來的雙重壓力,并沒有讓馬慶雙多顯疲憊,相比開車時的嚴肅認真,此時的他顯得非常健談。在聊到家人時他的表情尤為幸福,令他欣慰的是,妻女也都是公交系統的一員。
雖然在別人眼中,公交司機的工作枯燥無味,但在馬慶雙的心里卻裝著許多讓他記憶猶新的故事。
記得一次車子行駛到復興門站時,一位拖著行李的女士艱難地追著車跑,盡管車多延時,停車過于危險,但馬慶雙還是為她停下車,并且招手告訴她不要著急,那位女士上來時真誠地說了聲“謝謝您,師傅。”
還有一次,一位下身殘疾的乘客上車時特別不方便,馬慶雙便停好車,下車把他攙扶上來,為他找到座位。那位殘疾人到站時對他說了一句話:“好人有好報,祝您一生平安。”馬慶雙說當時自己的眼睛濕潤了。

馬慶雙將1路汽車緩緩駛入公交總站,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圖/劉芯邑
下午1點30分,馬慶雙繼續出車。每次高峰期行車,長安街上總會有多股車流“絞”在一起,這時他必須要十二分地注意,既不能跟車太緊,也不能變道超車。
馬慶雙有一只大茶杯,每次發車時都加滿熱水,可這一路上只見他雙手緊握方向盤,認真小心地一路駛到終點站,顧不上喝水。熱水變成涼水,只能下車再換成熱水,匆忙喝幾口。
馬慶雙最后一趟車回到了起始站靛廠新村,那里已經有下午班的同事等待交接班了。他收拾了一下車廂衛生,與同事簡單地交代了車況。
出車時間都由調度室經過精密計算統一安排,一個師傅不能長時間連續出車,否則容易疲憊,影響行車安全。馬慶雙說:“其實我們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很多年輕人是受不了的。”
常年操勞,令很多老駕駛員頸椎、腰椎出了問題。在辛苦工作之外,很多司乘人員同時背負著家庭的負擔,有的孩子在念書,有的房貸還沒還清。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后,經常倒頭就睡。
春日的陽光十分耀眼,褪去冬日的寒冷,剩下的只是溫暖,馬慶雙深藍色工作服腰背上深深的褶皺證明了他一天的辛苦。
記者手記
公交司機雖然平凡,但卻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苦,長期經受著精神高度緊張造成的壓力。然而,正如馬慶雙告訴我的一樣,“無論如何,乘客安全是第一,并且對我們的服務也感到滿意才是公交司機們最大的心愿。”
“睡意朦朧的星辰,阻擋不了我的行程。”這句歌詞,是公交車司機的真實寫照。很多時候,陪伴他們的僅有滿天星辰。
孤獨和寂寞,一路隨行,默默不語,這群與城市共同送夜迎晨的公交司機們的背影中透著一份沉重的疲憊和無奈。高強度的體力工作、經常加班,換班靠站休息以分鐘計算,有時候沒時間吃飯……他們身體心理上承受著一般人不可想象的重壓。
對于這些可敬可愛的公交司乘人員,或許,我們應該多一些體諒、多一些關懷,讓他們在為市民服務的同時,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 編輯 陳 萌 □ 美編 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