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蓉
吉林省吉林市兒童醫(yī)院,吉林 吉林 132001
血液中紅細胞總量總是在正常值以下即貧血。以現代科學技術檢測全身循環(huán)血液中紅細胞總量的技術尚不成熟。所以一般情況下診斷依據是外周血中血紅蛋白的濃度低于患者同年齡組、同性別和同地區(qū)的正常標準。兒童的標準即童血色素低于11克/分升即為貧血[1]。本文針對我院收容的40例兒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分析,提高對兒童貧血的重視,先報到如下。
選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進行治療的兒童貧血患者40例,其中男孩21例,女孩19例,平均年齡(4.12±1.51)所有病例均符合貧血的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兒童均進行血常規(guī),網織紅細胞計數,常規(guī)血液生化,骨髓形態(tài)學檢查,貧血血清學檢查,血腫瘤指標檢查,根據患者患病的病情,部分患者選擇進行胃鏡,肝腎功能,甲狀腺功能,溶血方面實驗檢查等。
在40例兒童貧血患者中,均采用相應的治療,首先是診斷病情,找出病因,服用鐵劑,合理膳食等方面的治療方案。要注意給孕母提供含鐵和維生素C豐富的平衡膳食,每日鐵供給量達20mg以上。同時要預防早產和低出生體重。鐵劑的補充和鐵強化食品的選擇均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過量攝入會引起鐵中毒。
本組患者40例中以挑食引起的貧血為主,其中有32例 (占80%);母方本身患有貧血所造成兒童貧血的有1例 (2.5%),疾病引起的有5例 (占12.5%),不明原因造成患病的有1例 (占2.5%)。由表1可見大部分兒童貧血患者是由于挑食所造成的。

表1
血紅蛋白 (Hb)量低于正常參考值95%,一般就是作為為貧血的診斷標準[2]。它只是人體的一種癥狀,而不是具體的某種疾病,我們不能以疾病的心態(tài)對看待兒童貧血。分析發(fā)病機理可見,大部分的兒童貧血是由于挑食造成的,我們在實驗室可以通過檢查得到兒童貧血的程度。如果貧血得不到重視往往造成:①消化系統常出現厭食、舌乳頭萎縮、胃酸減少、胃腸功能弱、消化吸收差;②神經系統貧血可引起煩躁不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由于影響腦細胞發(fā)育還會造成智力落后,這種變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嬰幼兒期腦細胞營養(yǎng)不良引起智力落后,長大后即便提供再好的營養(yǎng)也無法彌補這一階段已造成的落后;③心血管系統較重的貧血當血色素低于7克/分升時會有心率增快、心臟擴大甚至可聽到收縮期雜音;④免疫系統貧血可導致免疫力低下。
總之對于貧血患者,首先進行診斷病因,應及早、及時發(fā)現原發(fā)病,積極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大部分貧血患者呈良性預后。
[1]葉任高,謝毅.內科學[M].第六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553-689.
[2]沈悌.現代臨床醫(yī)學內科進展 (血液病分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