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身體的警報器

打嗝在中醫上被稱為“逆呃”。這種由橫膈膜痙攣收縮引起的生理現象,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有時打嗝發出怪異的響聲也讓人略為尷尬。
其實,打嗝也是身體的“警報器”,如果長時期打嗝不消退,就說明身體的部分器官已經亮起了紅燈,需要引起重視了。
引起打嗝的原因分為生理性和頑固性兩種。生理性打嗝多數與吃干的食物、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關,主要因為進食后胃排空障礙、胃動力不足等,這種屬于“暖氣”打嗝。打嗝時,橫膈肌不由自主的收縮,空氣被迅速吸進肺內,兩條聲帶之中的裂隙驟然收窄,因而引起奇怪的聲響。
頑固性打嗝的持續時間比較長,多與胃、食管功能或器質性改變有關,因此多發生在中老年人群。并且,胃腸神經官能癥、胃腸道慢性疾病引起胃蠕動減弱所致的打嗝發病率頻繁,治療時不易改善。目前西醫臨床上無法準確判斷打嗝的具體病因,亦無好的治療方法,而中醫辨證時可分為胃中寒冷、胃氣上逆、氣逆痰阻、脾胃陽虛等。
大多數的打嗝都是偶發事件,但是如果經常打嗝,甚至不吃飯都會不自覺地打嗝,就有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胃部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這種細菌能引起胃炎,也可能會出現上腹部隱痛、胃痛、食后飽脹、食欲不振等表現。如果打嗝頑固存在,則是在警示腸胃神經官能癥、胃腸道慢性疾病等消化系統疾病。
另一種可能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賁門癌。賁門位于食管和胃的連接處,進食時打開,吃完后關閉,以保證胃內食物不會反流到食管。如果在食物通過時會有疼痛、梗塞感,像有東西永遠咽不完,而吞較硬的食物時覺得像直接掉進胃里時,就要警惕這種腫瘤的發生了。
對于老年人來說,反復打嗝而又止不住時就比較危險了,這可能是腦中風的前兆。一是因為在中風發生后,顱內病變直接或間接影響著呼吸中樞和腦干迷走神經核,調控呼吸心跳的眼腦血管發生阻塞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二是中風后,常會發生應激性潰瘍而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后刺激胃黏膜,致使膈肌痙攣而出現打嗝。
打嗝是人類進化的產物,停止打嗝非常困難,原因之一是這個過程由我們大腦的一部分控制,而這個部分早在我們產生意識之前就進化出來了,所以無論你怎么努力,都不能靠意志力把嗝打發走。但是,經過前人經驗的積累,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制止打嗝。
藥物制止打嗝:應對暖氣打嗝,可服用增強胃動力的藥物,如莫沙比利。還要注意每頓飯不要吃得過飽、過甜,忌食辛辣、韭菜及豆類等產氣過多的食物。應對頑固性打嗝,可以采用中醫方劑“嗝愈散”進行調治。該方為中醫經典方劑,對頑固性打嗝有很好的療效,并且沒有副作用,可以避免濫用西藥對人體造成的二次傷害。
喝冰可樂:偶發性打嗝喝冰可樂有立竿見影之效,因為打嗝是胃液中胃酸嚴重不足引起的,胃液缺失越多,打呃越嚴重,這也是為什么人總是在飯后才引起打呃的原因。可樂是接近于胃液(稍弱于胃酸)的強酸,可作為胃液中鹽酸的代替品對胃液進行稀釋,對抑制打嗝十分有效。
往塑料袋里呼氣: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打嗝是由于體內的二氧化碳太少引起的,所以可以通過提高體內的二氧化碳濃度來止住打嗝。方法也很簡單,只需找一個不漏氣的塑料袋,把塑料袋緊緊扣在口和鼻子上,然后往里面呼氣吸氣,這樣呼氣吸氣幾次,過一會兒就不會打嗝了。
應對嬰兒打嗝:如果寶貝是受涼引起的打嗝,則應先抱起寶貝,輕輕拍打后背,喂一點溫熱水,再給胸脯或肚子蓋上保暖衣被。如果寶貝是因吃奶過急、過多或奶水涼而引起的打嗝,則可刺激寶貝的腳底,促使寶貝啼哭。這樣可以使寶貝的膈肌收縮突然停止,從而止住打嗝。
(實習生翟小雨綜合整理)
□ 編輯 張子琦 □ 美編 徐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