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榨果汁果然有“詐”
炎炎夏日,飲料銷售進入高峰期,鮮榨果汁由于口感好、營養價值高更是受到人們青睞。
當路邊小攤的鮮榨橙汁受到很多人追捧時,當椰子汁、木瓜汁、西瓜汁等誘人的鮮榨果汁被端上餐桌時,很多消費者并沒有看清它的真面目。 業內人士揭露,市場上的鮮榨果汁大多不是用新鮮水果現場榨取,而是由多種添加劑炮制而成的“雜交產品”。
據調查,市面上很多所謂的鮮榨果蔬汁就是使用濃縮果汁、果醬、果汁伴侶或者果汁粉之類的復合添加劑勾兌而成,鮮果蔬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也就是說,這些“鮮榨果汁”基本上是由糖、酸、香精、色素、增稠劑等成分構成的。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飯店和飲品店里銷售的各種果蔬汁飲品,幾乎都屬于這種勾兌產品。
用很少的水果加水后榨汁,榨出來的果汁味道一般都比較淡。而且不同批次的水果、蔬菜的品質會有不同,不能完全滿足消費者的口味。所以很多商家會在甜味不足時加甜味劑,香味不足加香精,或者加濃縮果汁。
另外,果汁伴侶之類復合添加劑的一個重要配料,實際上就是果膠等增稠劑,能讓飲料中的各種成分均勻地懸浮,口感更細膩也更濃稠。如果沒有增稠劑,水果中的各種成分必然會很快分層,喝起來口感也不太令人滿意。
一位曾從事鮮榨果汁行業的人士稱,為獲取利益最大化,一些商家想方設法用最少的原材料榨取最多的果汁,通過勾兌酸度調節劑、安賽蜜、苯甲酸鈉、食用膠、檸檬黃、日落黃、誘惑紅、香精等10多種添加劑,一個西瓜可以榨出20扎鮮汁,一個木瓜可以榨出4扎鮮汁。
有專家稱,部分酒店所售鮮榨果汁使用各種色素、酸味劑、甜味劑,已經超出食品添加劑正常使用范疇,有摻假嫌疑。而且,如果榨汁水果本身腐爛,通過添加劑進行掩蓋,就會存在食品安全隱患。

市面上鮮“詐”果汁橫行,消費者可以用以下幾種方法鑒別其是否為鮮榨果汁。
看顏色:真正的鮮榨果汁色澤自然,放置一段時間后,很容易變色、分層。而勾兌飲料往往顏色十分鮮艷。如果用餐巾紙擦拭盛裝果汁的器皿內壁,發現餐巾紙上會留下鮮艷顏色,并且長時間不褪色,則十之八九是人造產品。
聞氣味:勾兌果汁往往含有豐富的香精,聞起來香味會比較濃郁;而鮮榨果汁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水果香味或者沒有味道。
品味道:勾兌果汁在口感上會甜得有點發膩;鮮榨果汁甜味一般很淡,有的需要添加白砂糖來增加口感。比如木瓜這種本身含糖量不高的水果,制作成鮮榨果汁后基本上沒有甜味,而勾兌的產品往往甜味十足。
觀質感:勾兌果汁清澈、透亮;鮮榨果汁有果肉的沉渣,黏稠度都比較高。
現在市場上的果汁大都是勾兌而成,那么是否自己榨一杯純天然的果汁就萬無一失呢?
有專家表示,消費者在榨蔬果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原料的選擇,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用來榨汁。真正可以用來榨汁的水果有西瓜、草莓、柑橘、獼猴桃、菠蘿、芒果、甜瓜等。這些水果中的汁液比較豐富,比較容易榨成果汁。而像蘋果、梨、桃、杏等纖維較多的水果都很難榨出汁來,只能加水打成漿。
很多人喜歡在果汁中添加一些蔬菜,認為這樣既能增加營養,還能調和果汁的甜味。其實,蔬菜的選擇也是一門學問。專家表示,除了番茄、大白菜等幾種蔬菜外,其他蔬菜大部分都有點發澀發苦,或者質地比較堅硬,不容易被榨成汁。
另外,一杯沒有添加劑的天然果汁,其中的高活性物質很容易被氧化而變色。所以鮮榨果汁做好以后應該盡快喝掉,避免營養成分的流失。
(本刊記者李貝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