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吉芳
(新疆塔城市環境監測站,新疆 塔城834700)
隨著城市經濟和人口的發展與增加、工業化和城市化建設的發展,城市車輛持續增加,城市環境噪聲污染日益突出,嚴重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必須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改善環境質量。影響塔城市聲環境質量的主要噪聲源是社會生活噪聲、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和建筑施工噪聲,其中社會生活噪聲占50.9%,交通噪聲占39.5%,工業噪聲占1.9%,建筑施工噪聲占7.7%左右。
塔城市位于中國西北部邊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塔額盆地的北緣,西部和北部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接壤,東與額敏縣毗鄰,南與裕民縣相鄰,位于東經82°41′~83°41′,北緯46°21′~47°14′,距中哈邊境僅十幾公里,交通比較方便。市境南北最長90km,東西最寬58km,行政轄區面積為4 356.6km2,邊境線長155km。塔城市是以農業為主、商業服務業比較集中的綜合性城鎮,中心城區面積22.85Km2,2010年城區人口7萬余人,現規劃市區內道路形成為“二橫五縱一環”的路網結構,現有7條主干道,10條次干道,道路主長度14.85km。
塔城市環境噪聲功能區面積約21.62km2,其中,一類區面積10.46km2,占建成區總面積的45.8%;二類區面積5.39km2,占建成區面積的23.6%;三類區面積4.18km2,占市區總面積的18.3%。四類區屬交通干線兩側區域,合計面積1.59km2,占建成區總面積的6.96%。
2.3.1 區域環境噪聲污染現狀
根據GB14623-93《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測量方法》,在塔城市城區采用250m×250m網格布點104個,采用AWA6228型積分聲級計,進行晝夜監測,以10min的連續等效A聲級做為網點測值進行了區域環境噪聲監測,以2010年監測結果對塔城市城區環境噪聲進行分析。

表1 2010年區域環境噪聲數據統計

表2 2010年暴露在不同等效聲級下的面積
表1、表2表明,塔城市大部分人們生活在國家允許的最高噪聲標準以下(按Ⅱ類區,晝間55dB,夜間45dB)。但晝間仍有5.8%面積的人口,夜間有4.8%面積的人口生活在高于該標準的噪聲污染環境中。
2.3.2 城區環境噪聲源構成
城市區域的噪聲主要來源于交通、工業、建筑施工以及社交活動等,從對104個網點的監測數據,原始記錄統計得晝夜噪聲源構成表(表3、表4)。

表3 2010年塔城市城區噪聲源構成

表4 2010年區域環境噪聲普查各功能區噪聲狀況
2010年區域環境噪聲普查結果見表4所示,全市等效聲級晝間平均值為50.2dB(A),夜間為38.6dB(A)。根據城市區域環境質量等級劃分,塔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屬于好。從不同等效聲級下的面積看(表2),晝間低于50dB(A)面積約為3.59km2,約占總網格面積的60.6%;夜間低于50dB(A)面積約為5.31km2,約占總網格面積的81.7%。從各種不同聲源影響來看(表3),大部分屬于生活和交通聲源的影響。生活噪聲與交通噪聲影響測點數分別占全部測點的50.9%和39.4%,從區域內各功能區普查情況來看(表4),全市覆蓋的功能區以居民文教區最多,占網格總數的41.3%;其次是一類混合區占32.7%;交通干線兩側占26.0%。各功能區的平均等效聲級僅有居民文教區超過國家標準2.6dB(A)。
2.3.2 城區交通噪聲污染現狀
按照《聲環境質量常規監測暫行技術規定》,根據噪聲普查結果,2010年,對城區的5條主要交通干線進行了布點監測,共布監測點22個,道路長度共計10.52km。塔城市交通噪聲污染晝夜暴露在各等效聲級下面的面積見表5。

表5 2010年暴露在不同等效聲級不同路段分布情況
從2010年交通噪聲監測結果中可看出,白天監測路段60~70dB(A)的長度為9.74km,占總干線長度的92.6%;夜間監測路段55~65dB(A)的長度為1.94km,占總干線長度的14.2%。55dB(A)以下的長度為7.8km,占總干線長度的47.1%。經統計計算2010年塔城市交通干線噪聲晝間平均值Leq為64.6dB(A),夜間平均值Leq為51.2dB(A)。根據道路交通聲質量等級劃分表,塔城市交通噪聲狀況屬于好類。
2.3.3 功能區噪聲污染現狀
2010年功能區噪聲按功能區分類在全市4個功能區除三類區外布設了監測點位,全市設置了4個監測點。

表6 2010年塔城市功能區24h監測結果 dB(A)
根據表6所示,2010年各功能區噪聲24h定期監測結果,居民文教區晝間為44.6dB(A)未超過國家標準,夜間為40.8dB(A)未超過國家標準;一類混合區噪聲晝間為50.9dB(A)未超過國家標準,夜間為45.8dB(A);未超過國家標準;交通干線兩側晝間噪聲未超標,為64.2dB(A),夜間超標0.2dB(A)。
中心城區人口密集,機動車、學校、商業、居民住宅比較混雜。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不能協調一致。
城區交通干線沒有形成主次網絡,道路狀況差,車輛管理混亂,載重車、拖拉機、摩托等肆意鳴號;機動車發動機噪聲高等,造成了交通噪聲影響面大、持續時間長的局面。
卡拉OK等商業經營中使用高音喇叭等帶來的生活噪聲、愈來愈多的建筑施工噪聲、工業噪聲,也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環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和《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認真按照《塔城市城區噪聲功能區劃分報告》劃定的噪聲功能區,制定出切合市情的噪聲管理實施辦法,對各功能區從嚴管理,加大執法監督頻次和力度,促進各功能區環境質量達標。
由政府協調盡早完善城區路網,改善城區路面結構,搞好城市道路綠化工作,吸聲降噪;嚴格規定各種機動車輛行駛路線,實行客、貨車分流;加強機動車鳴號管理,推廣使用高優質的汽車消聲器。
加強城市配套設施的建設,在道路兩旁設置綠化帶和隔離帶,城區建設必須堅持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堅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發展。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嚴格環境監管和環保執法力度,對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交通噪聲、商業和生活噪聲源要嚴格管理。
[1]邊歸國,高誠鐵.廈門市環境噪聲來源及防治對策研究[J].噪聲與振動控制,2005(1):161~162.
[2]陳春燕,馬艷瓊,彭進瓊.安寧市環境噪聲污染及防治控制措施[J].環境科學導刊,2007(2):96~98.
[3]湛 美,高 峰,馮曉宇.沈陽市環境噪聲狀況及防治措施[J].環境保護科學,2007(6):27~28.
[4]王素萍.城市環境噪聲污染控制途徑探討[J].噪聲與振動控制,2002(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