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龍,王朝元,劉 介
(中南民族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骨包括有機相(非膠原蛋白和膠原)和無機相,羥基磷灰石(HA)是骨無機相的主要成分,約占干骨組織的45%。用HA來做骨植入材料不僅生物相容性高、機械性能好、化學性能穩定,還能明顯的促進骨的生長,故長期以來作為生物活性材料。但純HA因脆性大、抗疲勞性強度不高、難以降解[1]等缺點限制了臨床應用。聚已內酯(PCL)是線性的脂肪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2],但其強度低難以滿足骨植入材料的要求。因此,我們制成納米羥基磷灰石/聚已內酯(nHA/PCL)復合材料,它結合了兩種材料的優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3],有望成為一種具有臨床前景的新穎骨替換材料。李家峰,萬美蓉[4]等的研究顯示人骨髓間質干細胞經nHA/PCL過納米羥基磷灰石/聚已內酯復合物誘導后其骨相關基因mRNA的表達上調。說明HA的加入可以提高惰性材料的生物活性,nHA/PCL可以預期,納米羥基磷灰石/聚已內酯復合物具有良好的體內成骨作用。
本文集中探討不同配比納米羥基磷灰石/聚已內酯(nHA∶PCL=0∶100、nHA∶PCL1=40∶60、nHA∶PCL2=60∶40)對成骨細胞骨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能從分子水平了解HA在復合材料中的作用和影響成骨細胞的分子機理,為其臨床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nHA/PCL復合材料(華東理工大學生物材料研究所),小鼠成骨細胞株(MC3T3-E1,上海細胞生物研究所),DMEM培養基(Hyclone),新生牛血清(杭州四季清)、青霉素(BIOSHARP)、鏈霉素(BIOSHARP),反轉錄試劑盒(Fermentas),胰蛋白酶(Amresco),二甲基亞砜(Amresco),ALP試劑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公司),Trizol(Invitrogen),PCR 引物(武漢 博越 技術 有限 公司),反轉錄試劑盒(Fermentas)。CO2培養箱(HF90/240型,利康生物醫療科技控股集團),倒置顯微鏡(Motic AE21型,重慶光學儀器),普通PCR儀(Biometra,德國),凝膠成像分析儀 (JS-380A,上海培清科技)。
將新生昆明種小鼠頭顱剪碎,0.25%胰酶消化后,加入5mL培養基(含10%新生牛血清、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鏈霉素),1500r/min離心5min沉淀細胞,棄上清,加培養基,轉入培養瓶中于37℃、5%CO2飽和度條件下培養。
nHA和PCL按0∶100;40∶60;60∶40不同比例混勻,PCL在15MPa壓力下3min形成片狀。用砂紙打磨材料片表面并漂洗干凈,濕熱滅菌后備用。
將細胞以2×105個/cm2濃度接種于培養皿中的nHA/PCL片上,并以同樣濃度的細胞接種于普通玻璃培養瓶中作為空白對照。靜置2h,讓細胞貼壁。每皿加入含10%新生牛血清的DMEM培養基將材料片浸沒,置培養皿于37℃、5%CO2培養箱中繼續培養,每3~4d換1次培養基,收集培養2、6、12d的細胞。Trizol法提取總RNA,用反轉錄試劑盒將RNA反轉成為cDNA,以cDNA為模板,用骨相關基因引物(表1)進行普通PCR。PCR反應條件:94℃,3min;94℃,30s,60℃,30s,68℃,90s,30個循環;68℃,5min。以 GAPDH 為內參基因,通過2%瓊脂糖凝膠電泳來確定骨相關基因的表達差異。用SensiAnsys軟件對目標基因與GAPDH灰度比來計算表達量。

表1 骨相關基因PCR擴增的引物序列
3.1.1 不同材料對成骨細胞OP基因表達的影響
不同材料片對成骨細胞OP基因mRNA表達的影響見圖1。由圖1可見,經2、6、12d,nHA/PCL1和nHA/PCL2材料片在PMO細胞的上生長的成骨細胞的OP基因表達量高于對照和PCL材料片上的OP基因表達量或者接近,而PCL材料片上生長的細胞OP基因表達量要低于對照組(圖1a)。在 MC3T3-E1細胞的OP基因系中也有相同趨勢(圖1b)。

圖1 nHA/PCL and PCL對PMO和MC3T3-E1細胞OP表達的影響
3.1.2 不同材料對成骨細胞ON基因表達的影響
不同材料片對成骨細胞ON基因表達的影響見圖2。由圖2可見,nHA/PCL1和nHA/PCL2材料片在PMO細胞ON基因表達量均高于對照和PCL材料片上的ON基因表達量,而PCL材料片上生長的細胞ON基因表達量要低于對照組(圖2a)。在MC3T3-E1細胞的ON基因系中也有相同也出現了相似的趨勢(圖2b)。

圖2 nHA/PCL and PCL對PMO和MC3T3-E1細胞ON表達的影響
3.1.3 不同材料對成骨細胞OC基因表達的影響
不同材料片對成骨細胞OC基因表達的影響見圖3。經2、6、12d,OC基因的表達變化不大。2、6、12d,nHA/PCL1和nHA/PCL2材料片上生長的成骨細胞的OC基因表達量高于對照和PCL材料片上的成骨細胞OC基因表達量。PCL材料片上生長的細胞OC基因表達量要低于或近似于對照組。

圖3 nHA/PCL and PCL對PMO和MC3T3-E1細胞OC表達的影響
3.1.4 不同材料對成骨細胞ALP基因表達的影響
不同材料對成骨細胞ALP基因表達的影響見圖4。由圖4可見,經2、6、12d,ALP基因的表達量逐步降低。12d,nHA/PCL1和nHA/PCL2材料片上生長的細胞的ALP基因表達量比對照的ALP基因表達量要低于或近似于對照組。

圖4 nHA/PCL and PCL對PMO和MC3T3-E1細胞ALP基因表達的影響
本文以成骨細胞樣細胞系(MC3T3-E1)和原代小鼠成骨細胞(PMO)這兩種成骨細胞作為材料研究的模式細胞,前者具有成骨細胞的基本生物學特性,包括堿性磷酸酶活性、Ⅰ-型膠原合成和基質礦化等;后者則更接近體內細胞活性,以此對比相同材料對不同成骨細胞的影響差異。
成骨細胞在骨形成過程中經歷分裂增殖、分化成熟和基質鈣化3個階段[5]。其中堿性磷酸酶(ALP)是一種膜結合蛋白,可水解有機磷酸酯為基質提供足夠的磷酸濃度使鈣鹽沉積于基質上,它在分化早期大量表達,在骨基質成熟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是成骨細胞分化的早期標志。骨鈣素(OC)是由成骨細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種非膠原蛋白,它是構成成骨細胞胞外基質成分之一,能維持礦化速度,抑制異常羥基磷灰石的形成。骨連蛋白(ON)能促進細胞外基質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骨橋蛋白(OPN)廣泛分布于多種組織和細胞,是一種非膠原骨基質糖蛋白,介導細胞與細胞、細胞與基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同時調節細胞的粘附、遷移、增殖、分化等過程。這些蛋白在成骨細胞分化成熟和基質鈣化過程中均有重要作用,其對應的基因統稱為骨相關基因。
實驗結果表明:nHA/PCL1、nHA/PCL2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OC、ON、OPN的表達,而對ALP的表達有較低的抑制作用,在MC3T3-E1和PMO細胞上表現無差別。說明nHA/PCL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細胞相容性和促成骨細胞活性,在惰性材料中加入一定比例的HA等材料,可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與前人研究結果[5]一致。以此材料為基礎,可進一步優化設計,開發出新型的具有臨床應用前景的骨修復材料。
[1]唐文勝,蔣電明.羥基磷灰石及其復合材料在骨修復中的作用及研究進展[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3,5(4):370~373.
[2]Causa F,Netti P A,Ambrosio L,et al.Poly-epsiloncaprolactone/hydroxyapatite composites for bone regeneration: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and human osteoblast response[J].J Biomed Mater Res A,2006(76):51~62.
[3]王朝元,李 俊,劉 介.nHA/PCL復合材料對成骨細胞增殖的影響[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0(2):51~53.
[4]李家鋒,萬美蓉,管海虹,等.不同配比納米羥基磷灰石/聚己內酯復合材料細胞相容性的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2):243~246.
[5]Owen T A,Aronow M,Shalhoub V,et al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the rat osteoblast phenotype in vitro:reciprocal relationships in express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during formation of the bone extra cellular matrix[J].J Cell Physio,11990,143(3):420.
[6]葉 玲,蘇 勤,周學東.納米羥磷灰石/聚酰胺66對成骨細胞生物學作用的實驗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5,23(2):142~144.
[7]蘇佳燦,李 明,禹寶慶,等.納米羥基磷灰石/聚己內酯復合生物活性多孑L支架研究[J].無機材料學報.2009,24(3):485~490.
[8]陳建海,黃春霞,陳志良.聚已內酯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于毒理學研究[J].生物醫學工程學雜志.2000,17(4):380~382.
[9]Hsw F Y,Chueh S C,Wang Y J.Microshperes of hydroxyapatite/reconstitutend collagc as supports for osteoblast cell growth[J].Biomaterials,1999(20):1931~1936.
[10]Wang X J,Li Y B.Development of biomineticnano-hydroxyapatite/poly(hexamethylethyleneadipamide)composites[J].Biomaterials,2002(23):4787~4791.
[12]Rohner D,Hutmaeher DW,See P,et al.Individually CAD 一CAM technique designedbioresorbable 3-dimensional Polycaprolactone frame work for experimental reconstruction of craniofacial defeets in the pig[J].M KG,2002,6(3):162~167
[13]Jayarama Reddy Venugopal,Sharon Low,Aw Tar Choon.Nanobioengineered Electrospun Composite Nanofibers and Osteoblasts for Bone Regenera[J].Artif Organs,2008,32(5):38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