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臘神話作為古希臘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古希臘社會和政治文化方面產生了重大影響,并以其獨特的傳承性與永恒的魅力成為了西方文明的精髓。古希臘神話的人本精神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內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在神話世界為背景的虛幻世界中滲透出對于人類自身活動的理性關注。在希臘神話中閃爍著可貴的人本精神,值得去我們體會與了解。
關鍵詞:古希臘;神話;人本精神;英雄
希臘文明因其特異的風采和傲人的成就在世界文明史上光彩照人。希臘神話作為希臘文明的珍珠,在歷史長河中閃耀著永恒的光芒。馬克思指出:“希臘神話不只是希臘藝術的武庫,而且是它的土壤。” 在古希臘的藝術類型中,最早取得豐富成就的就是文學性的神話創作。神話是原始社會階段的一種產物,它是處于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時期的古希臘人運用想象對于自然界以及周圍社會來進行認識和理解的產物。
神話雖然描述的是超乎人能力以上的神的行為,但神話的實質卻是“人話”。古希臘哲學家克塞諾芬尼早就指出過“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幻想神”。 希臘神話的出發點的對象是人,它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關注人的利益和進步。為了這個目的希臘神話在發現世界的同時也發現人本身,通過一方來知曉另一方,他們雙方彼此對立但又相互照應。普羅泰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這句話體現出了古希臘人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十分看重作為個體的人的價值實現,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說古希臘神話中透露著根深蒂固的人本主義。人本主義強調的是人的價值,尊重個體的獨立人格、正當利益和尊嚴,以個人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作為追求的目的。這種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在希臘神話中有著充分的體現。
一、希臘神話中自然界的人本精神
古希臘人的宗教是多神教,他們把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各種強大的自然力和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和事物斷定為一個精神的東西,使它們人格化。如天變為宙斯,地變成了得彌忒耳,海變成了波塞冬。隨著時間的演化,那些最初的幾個名字孕育成為了有聲有色的故事和特定的人格。自然界變成了有人格的世界:每個山丘和清泉都有仙女經常游戲;海洋中住著涅瑞伊得斯;山上住著俄瑞阿德斯;森林里住著德律阿德斯。對于那個時候的人類來說,自然界無疑是神秘的甚至是恐怖的,但是古希臘人卻將其巧妙的人格化使之令人親近。這種對于自然界的解釋使得這個世界更容易為古希臘人所熟悉,對于未知的恐懼也減少了許多。以前一切無法解釋不可了解的事物,如今被人格化神化了。當人們再遇到類似不可控制和無法了解的現象的時候,其實面對的是與自己情感類似的神或神跡而已,人因為神話而更為熟悉這個世界。
古希臘人對于自然現象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解釋。例如,希臘人把風當作人看待,不把風當作一種現象或者是物體,在荷馬的作品里,阿喀琉斯極想點燃帕特洛克洛斯的火葬柴堆,但因為沒有風所以無法點著。然而只要阿喀琉斯能夠擁有呼風的本領和祈求的誠意的話,那么風自然會聽到他的召喚。
“飛馬腿的阿喀琉斯有一個更深遠的思想:站在柴堆的旁邊,他祈求兩種風——西風和北風,貢以牲畜,獻以美酒,使得尸身能早日在火中燒毀,樹木能立即點著。” 于是當彩虹女神伊里斯聽到了他的祈禱,就立即送信給西北二風。他們正在暴烈的西風家中吃酒作樂。當伊里斯到了西風家中,他們都站起來,個個都招呼她坐在旁邊。但伊里斯拒絕了,她說:“我沒有時候坐下;我必須要回到奧新的川流,回到愛西屋皮亞人的陸地上,那兒他們貢獻了很多的牲禮給眾神,我也可以享受些。但阿喀琉斯現在正祈禱著北風和暴烈的西風,并貢獻以牲畜,要你們把火葬的柴堆燒著,那兒睡著全亞該亞人所悲傷的帕特洛克洛斯。”彩虹女神這樣說后就走開了,于是西風和北風發生出很大的聲音,天上的云霓都滾滾的來到他們的前面。他們立即吹過了大海,波浪在他們銳利的聲音之下掀起了;他們來到了膏腴肥沃的柴堆來,落在上面,猛烈地吹動了大火。一整夜他們使整個柴堆的火焰旺盛,不停地吹動火焰并發出嗚嗚的響聲;而飛馬腿的阿喀琉斯整夜奔波,拿著酒杯,從金瓶中倒出酒來,灑在地上,呼喊著不幸的帕特洛克羅斯的靈魂。
希臘人非常巧妙地把自然界中的一切不可了解的事物都加上一層人的外衣,并賦予人性。因此一切的自然現象,諸如地球和太陽、黑暗的夜、瑰麗的晨、四季的更迭、風、河流和海洋都變成了神怪和有意識的人形。這就使得這些現象和事物可以為希臘人所了解并運用。可以說,這種獨特的自然觀念就是一種希臘人本精神的體現。
二、希臘神話中神祇的人本精神
希臘神話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神人同形同性”,每一位神祇都有著各自的生動的故事。古希臘人把神理解為一種類似人的存在,因此古希臘神話中神的神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其特有的神的屬性,二是類似于人的屬性。希臘神話可以說是把神拉到了凡人——公民群眾之中,神只不過是最有智慧、最為健美并永葆青春的人,雖有神力卻也有凡人的七情六欲,會犯錯誤,神性與人性不僅沒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并且是相互輝映的,可以用神的形象體現人的智慧、美質可能達到的最高境界。這種具有獨特特色的希臘神話和古希臘公民政治有著魚水相得的互動關系,在其潛移默化之下,就熔鑄出希臘文明體現民主精神的一種主導思想——古典的人本主義,即認為人是世界之本,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希臘神話盡管神話連篇,卻不失為一種歌頌人的宗教。
希臘人按照人的形象創造神,眾神不僅擁有人的形體特征,并且也具有人所具有的各種情感,神的人格化是古希臘神話的顯著特點。可以說在希臘神話中,神就在人的身邊,而不是高高在上、冷若冰霜的神。希臘眾神是極富人情味的,正如伯恩斯所說;“希臘人的神是為著人的利益而存在,所以他贊美神也就是贊美自己”。 人和神同形同性,神是人的高度典型的提高,神的性格高度地人格化,“在行動上他們是超凡的人,在情感上他們卻是真正的人”。 他們既不是丑陋猙獰的妖精,也不是虛無縹緲的道德概念的化身,而是和人類一樣有著勇敢、勇敢、善良、寬容、樂觀和懦弱、殘忍、嫉妒等品行。例如:被稱為“至美”女神的阿芙洛狄忒是愛與美的化身,但是她卻成為了戰神阿瑞斯的情婦,在與其私通時被丈夫赫菲斯托斯發覺,于是把他們用一張網圍起來,送到眾神那里另他們出盡洋相。之后阿芙洛狄忒又愛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引起了阿瑞斯的嫉妒。一次,當阿多尼斯赤腳在草地上奔跑時,阿瑞斯化身為有毒的草莖,阿多尼斯一踩到便中毒倒下了,阿芙洛狄忒匆忙趕到,可是一切都已經太遲了。心愛的人已經死去,阿芙洛狄忒除了流淚也無可奈何。這一系列的故事使得愛神的形象顯得立體而且可信。在這個虛幻的神話世界中,希臘人將人本主義思想和審美意識完美的結合在了神和英雄們的身上,從而使得這些神和英雄們的故事散發出優美浪漫的人本主義精神。
希臘神話中人類的創造者和恩神普羅米修斯的故事表現出了希臘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普羅米修斯不顧最高主神宙斯的權威,幫助人類打破了宙斯對于火的壟斷,用一枝茴香桿把天火帶到了人間,使得人類從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寒冬中獲得了溫暖。在普羅米修斯身上所體現的意志、力量、智慧和不懼權威的反抗意識,充分體現了人類在征服自然、適應自然,同大自然進行抗爭的偉大精神,同時在這個故事中隱喻著“人”與“神”的對抗。這些都是人本精神的最好體現。
在希臘神話中關于雅典的由來是如此描述的:智慧和戰爭女神雅典娜同海神波塞冬為了占有古希臘諸城中的一座而進行戰爭。這時候,其他眾神裁定該城應該獎賞給能夠給予該城居民以最有用的禮物的那位神祇。作為回應,海神波塞冬用他的三叉戟搗了搗大地,大地被擊出一條裂縫,從裂縫中蹦出了一匹英俊的白色戰馬。波塞冬稱騎上這匹戰馬作戰能夠戰無不勝。雅典娜微笑著投出長矛,長矛落下的地方,長出了一株枝葉繁茂的橄欖樹。雅典娜說這棵樹象征著和平,它的果實甘美,可以榨油、調味也能照明,它能讓人們過得更加幸福。該城的居民更加喜愛橄欖樹,因此這座城就因為雅典娜而命名為雅典。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波塞冬和雅典娜是兩個對立的生動形象。一方好戰、粗魯、野蠻,而另一方則溫柔、善良、聰明。雅典娜的和平實用的禮物勝過了波塞冬的戰爭武器,反映出希臘人對于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對戰爭的厭惡和反感。雅典娜和波塞冬都是人化了的神,他們的思想和人的思想實際上是一樣的。雅典娜的思想正代表了希臘人民對于生活的期盼。
三、希臘神話中英雄的人本精神
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傳說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是反映人類征服自然和社會的斗爭,其中也寄予著古希臘人的人本精神。
關于神人結合產生的英雄傳說,反映了原始社會末期希臘人征服自然的偉大斗爭,也反映了希臘人自尊、正義、剛強、勇敢地精神和集體的力量與智慧。這些傳說故事深刻地表現出童年時期人類向自然和異族斗爭的英雄主義精神,同時也是人們對于自身價值的自我發現和肯定,是從自然神性向人本主義的轉變,是人本意識的萌發和體現。
著名的金羊毛的故事就是這些精神完美的體現。科林斯的英雄伊阿宋率領一群希臘英雄到高加索的科爾喀斯尋去傳說中的金羊毛。英雄們乘坐著一艘名為“阿耳戈”的大船,為了尋找金羊毛,歷盡艱難險阻。他們擺脫了雷諾斯島女人國的誘惑,戰勝了佛律癸亞島上的六臂巨人,通過了歐克賽諾斯海峽的撞巖。撞巖是兩座浮動的巨大山巖,擋在通往高加索的航道上,平日里時分時合,一旦有任何東西從兩巖之間穿過,它們就立即猛烈相撞,然后又分開。英雄們面對這一險關,想出了一個妙計。他們先放出一只鴿子,穿過撞巖,結果鴿子折斷了尾巴。撞巖相撞之后正向兩邊分開,英雄們趁機迅速穿過。到達目的地之后,在科爾喀斯國王女兒美狄亞的幫助下,伊阿宋排除險情,取得了金羊毛。在英雄們返航途中,路過一個長滿長草的海島。島上一群女妖常用令人銷魂的歌聲誘惑過往的航海者,將他們騙到島上害死。這一次她們又故技重施,但英雄俄爾普斯彈動豎琴,放開歌喉,以優美的樂聲壓倒了女妖的淫歌,女妖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阿耳戈”號離開。
這個英雄故事反映了經過神話幻想加工的自然現象、古代人類的活動和對于自然地斗爭。各種妖怪、仙女、神牛、毒龍等都是各種自然力量的人格化。與這些力量相比,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人們能夠依靠勇敢、智慧和毅力來戰勝他們。險惡的撞巖、強壯的銅蹄神牛和毒龍都被阿耳戈英雄們戰勝,誘人的女妖也無法阻擋英雄們勝利歸來的腳步。在這個故事中體現出的早期希臘人在高加索地區的活動更是十分珍貴的旁證。神話故事對于這些希臘英雄們的歌頌,對于人的智慧和勇敢地贊揚就是人本精神和對于人自身價值的發現和肯定。
希臘神話是古代希臘人所創造,以藝術形式加工的對于自然和社會理解的瑰寶,具有永恒的魅力。法國社會學家杜爾克姆說過“不是自然,而是社會才是神話的原型,神話的所有基本主旨都是人的社會生活的投影”。 希臘神話表現了古希臘人最早時期對于世界的理解,蘊涵著濃厚的人本精神,深深地吸引著人們。優美而浪漫的希臘神話為后世留下了一份豐厚的文化遺產,可貴的人本精神也影響著之后的世界。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頁。
[2]《古代希臘:人與神》,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第19頁。
[3]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2003年,第86頁。
[4]狄金森:《希臘人的生活觀》,彭基相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5頁
[5] E.M.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第一卷,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248頁。
[6]朱光潛:《朱光潛美學文學論文選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61頁。
作者簡介:
吳寶巖,漢族,1987年生,福建廈門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世界史方向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