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
高中英語新教材的使用已有多年,我深深地體會到新課標對學生詞匯以及語言能力的要求在大幅度提高。而初中和高中對學生能力的要求跨度太大,出現了嚴重脫節。在初中,學生雖然學習了一定的語言知識,但能力要求較低。而在高中,雖然話題都貼近生活,學生很有感觸,但由于詞匯運用能力以及思維理解深度的限制,學生往往產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對新教材的學習產生畏懼心理,提不起興趣或敷衍了事,從而極大地限制了他們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為此,我以一節教師賽課為例,談談自己對課堂教學與新課標理念有機結合的嘗試與體會。
一 巧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方式,營造語言習得的最佳狀態
我的參賽課型為語言綜合運用課,話題是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 為了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我在上課伊始播放了一段精選的較緊湊的,與課文有密切關聯的關于global warming(溫室效應)形成原因和危害的短片,加深學生對global warming(溫室效應)的感官印象,促使他們思考What can we do about global warming? 在教學推進過程中,反復設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讀課文,在交流討論中完成任務。最大限度地營造了一個學生進行語言輸入與輸出的平臺,極大地增加了學生接觸語言的頻率和深度。
二 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效拓寬學英語的渠道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全球氣候變暖及其原因,我上網查詢并制作了有關資料如視頻和圖片,利用多媒體技術,極大地充實了教材的內容,化抽象、枯燥的說明為生動、有趣的圖像,變未來可能遭遇的災難為可視的場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環境惡化對人類的危害。高效地推進了教學流程。整堂課師生互動活躍,交際頻繁,營造了一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拓寬了學生學英語的渠道。
三 結合新教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優化學習方式
通過教授該內容,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通過圖片進行提問,使學生參與其中,通過解決問題的不同途徑,培養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做”而學,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任務一:探究學習任務——watch the short film and talk about feelings(看短片談感受)。
通過短片的震撼效果讓學生直接體會到本課的主題: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制止溫室效應,然后過渡到我們本課討論的中心:我們到底能夠做什么?
任務二:自主學習任務——Match the words or phrases(生詞釋義配對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我通過設置單詞釋義配對練習,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索的體驗,加深知識認識理解,而不是由老師直接解釋的灌輸式教學。
任務三:知識運用任務——我們應該怎么做?(What should we do?)
呈現一些環保購物袋、垃圾分類、植樹造林、保護水資源等環保圖片,讓學生有話可說。
What should we use?(我們生活中該用什么?)
為了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我有意識地設計提供一些情景,突顯矛盾,設置對立的觀點。激發學生積極思辨和抗辯的欲望
任務四:分組活動——group work——take action from our daily life(從身邊的小事做起)。eg. individuals can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school; at home; in public place.
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克服班大人多,容易產生“兩極分化”的趨向,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共同討論在身邊能想到的、力所能及的一些環保措施,共同完成group work(分組活動),在小組中學生顧慮較少,敢于開口,獨立思考,互助合作;降低了焦慮,增強了信心;分工負責,有效合作。既熟練運用了交際功能,又有效地合作完成了老師的任務,從而培養了合作學習的能力。
任務五:發散性的練習(任務)——Design a slogan(設計一句環保口號)。
通過發散性的練習(任務)——Design a slogan(設計一句環保口號)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為學生提供了有利于人際溝通與合作的良好空間,也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 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轉變觀念與角色,構建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
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方案時始終堅持“學生是主角,學生是中心”的理念,而不是自己一言堂。按照課文的自然脈絡,構筑本堂課的流程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只是充當著引導者、督促者、設計者和導演的角色。構建高效課堂的同時,我還利用得體的身勢語和鼓勵的微笑關愛每一個學生,適當地運用分層教學法,讓每一個同學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從而達到和諧課堂、教學相長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劉道義.優化高中英語學習方式的途徑[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06
[3]俞紅珍.如何設定教學目標[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
〔責任編輯:李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