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月虹
【摘要】學好高中數學,高中教師必須從高一學生的思維及教材特點出發,運用積極的評價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欲望,同時適時滲透數學思想、重視學法指導將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一數學有效性評價數學思想習慣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2)07-0158-02
一 把握學生思維及教材特點,鋪墊良好轉軌期
學生思維特點:由于初中內容較淺顯、容量少,在考試中大部分題目能在課本里找到原型,有的直接利用公式即可解答。受初中學習習慣的影響,高一學生的數學思維方式大多處于“直接、經驗”狀態,對教師或教材依賴感較強,缺乏深入探索知識的意識,“坐”、“等”現象比較嚴重。
教材特點:較初中內容而言,抽象性強、密度增大、獨立性強是高中數學基本特點,考試題目在課本范例基礎上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一般在課本找不到原型,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
針對以上兩個特點,要實現學生在高中階段學好數學,高中教師必須重視高一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特點,努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由“經驗記憶型”向“探索理解型”學習方式轉變。同時,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絡,結合教材差異,把學生理想目標和能力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做好學生從初中到高中學好數學的銜接工作。
二 注重全面評價,激勵學生過渡發展
新課標明確指出:“課堂教學評價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鼓勵和表揚等積極的評價手段為主,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币虼?,教師在課堂中要注重評價的全面性,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用賞識的教育觀點評價學生,對學生綜合學習能力、道德品質、個性與情感進行全面評價。
高一大部分學生保持著初中階段“模仿”的思維定勢,在解題時缺少舉一反三的思考,也缺乏類比加深理解,即使題目較簡單,他們也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有了思路也是憑印象解題,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自主探索的能力。
如,已知函數y=x2+ax+2,若y>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圍。部分學生看到題目,馬上想到判別式大于0。面對學生解題時依靠“直接、經驗”的思維方式,教師首先要傾聽學生的思路,再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呵護學生的自尊,包容學生的“低級”錯誤,從不同角度肯定學生的思維和方法,給學生自信。在點撥學生思路時,要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由易到難、由分散到綜合地推導和演練,讓學生真正掌握思考方向及解答方法。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足夠的尊重和肯定,學生才會在課堂上與教師互動,最終達到教學相長。
三 重視數學思想滲透,發展數學思維
數學思想的運用始終貫穿于高中的數學學習過程,而注重解題思路的分析。在定理、例題的證明與解答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探討其中隱含的數學思維過程,才能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根據高一學生思維有待成熟、可塑性強等特點,教師就要立足全局,有意識的實施數學思想的滲透,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
數形結合是高中數學學習常用的一種重要思想,要實現數學文字語言與圖形語言的互化,需要教師在高一的教學中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才能讓學生在今后的解題中養成良好習慣。在學習了對數和指數函數后,對函數性質的歸納,教師要引導學生常動手畫圖,結合圖形達到理解并識記異同點的目的,從而避免了通過死記硬背達到記憶的被動學習過程。常用數形解答,可有效地形成知識的拓展,有利于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
如,求函數f(x)=lgx與f(x)=sinx的交點個數。由于平時注重數形結合解答,我班大部分學生碰到這種題目首先想到畫圖,但部分同學還是得不到正確答案,原因是學生未深入對兩圖形最值進行比較。在講解時,我首先贊賞學生能在第一時間想到結合圖形來解答,肯定學生重視圖形在解題中的作用。引導學生在同一坐標畫兩個函數的圖像后,我有目標的放手讓學生相互討論、分析交點所在的區域,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幫助、互相補充,最終得到正確選項。學生從畫圖到得出結論的過程,實際上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體驗過程同步發展的過程。因此,要讓學生學好數學,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教師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四 重視學法指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是一種復雜而艱巨的腦力勞動,而腦力勞動講求科學性,只有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和技能。高一學生的大腦已發育完全,具備了發展智力的物質基礎,他們正處于一種可塑性強、各方面力求定型的特殊時期。如果這個階段,在教學中除了傳授知識外,還教給他們科學的方法,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的能力,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便可大大促進智力發展,使他們受益終生。
為了讓高一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中數學教師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引導學生做好課前主動預習、課上專心聽講、勤動手、課后及時復習強化理解記憶、獨立思考完成練習、及時小結系統歸納、遇到問題大膽質疑、學會與同學交流合作等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引導學生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從外圍滲透到焦點攻破的知識學習模式。眾所周知,數學高考以掌握基礎、提高能力為主線。學生要在高中階段學好數學,就必須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由基礎知識的點滴掌握才能上升到綜合體系的形成。高一階段的學習要避免考什么就學什么的學習態度,只有廣泛地掌握知識,才能實現知識點從一般到特殊、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第三,引導學生嚴謹審題,養成手腦并用的好習慣。教學中發現,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普遍存在審題漏字而選錯答案的現象,甚至有些學生屢考屢犯。調查發現,部分學生在平時解題時,眼睛看試題,兩手不動,想了很久才拿起筆,這種行動滯后于思想的不良數學學習習慣,既浪費了時間,也易使學生分心。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在高一階段要求學生在解題時要細心謹慎,做到手不離筆、手腦并用,及時把文字、符號和圖形三種數學語言轉換表達,在動手的同時才可能實現隱含條件的挖掘,找到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提高學習效率。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數學學習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高一師生共同努力夯實基礎,才能實現“數學高樓”萬丈平地起的壯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編.任勇與數學學習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