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魚,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同學們也許會爭著告訴我自己見過的魚類呢,比如鯉魚啦、鯽魚啦、泥鰍魚啦……還有帶魚、鰻魚、大鯊魚……可能你還會告訴我很多關于魚類的知識吧?比如魚類是地球上最早長出脊椎的動物,是脊椎動物中最大最古老的一類;還有魚類都是冷血動物,用鰓呼吸,生活在水中;以及魚的種類有2.5萬種之多……大家說得都對,魚的種類真是太豐富了。今天,就讓我們去認識兩種有趣的魚。
下面這些色彩鮮艷的小魚你也許見過,是的,“小丑魚”,其學名叫“眼斑雙鋸魚”。這種小魚可有特殊的本領,它們為了躲避敵害,竟能躲藏在海葵的觸手中生活。大家知道,如果被海葵蜇傷,那可是致命的!它們是如何躲避海葵蜇刺的呢。現在還沒人能解釋清楚。還有一點有趣的是,這些小魚出生時都是雄性,當體型長到一定程度時有一部分才轉變為雌性。現在,我要提問了:躲藏在珊瑚礁和海葵里的小魚有多少呢?其中有三條是一模一樣的,你發現了嗎?
刺魚屯(tún),也是一種魚,生活在熱帶海藻和珊瑚礁附近。刺魚屯,顧名思義,便是當它們受到威魚屯脅時,就會吸進空氣或水,使身體膨脹起來,形成一個遍布釘刺的球,使對手無法靠近,以此自衛。更厲害的是,刺魚屯不只會消極防御,有時它還會“防守反擊”呢!
兇悍的鯊魚一次就能吞進四十多條磨球魚屯(刺魚屯的一種)。它以為自己美餐了一頓,孰不知卻已為自己挖掘了墳墓。磨球魚屯一進入鯊魚的肚子,就像孫悟空進入到鐵扇公主的肚子里一樣,是不會善罷甘休的。它們迅速膨脹,鱗狀的棘刺根根怒張開來,活像一只只刺猬。它們在鯊魚肚子里翻滾撕咬,鯊魚最后就疼死了。當鯊魚疼得狂跳時,附近的磨球魚屯就知道了,這是自己的同類在鯊魚肚里作怪呢,又可以美餐一頓了。于是,紛紛向鯊魚聚攏。很快,鯊魚肚子里的磨球魚屯就會咬破鯊魚的肚皮,游出來與外面的同類一起啄食鯊魚尸體。可想而知,不可一世的鯊魚就這樣只剩下了一堆白骨。
下面是一個刺魚屯迷宮。你可要注意了,只能沿著沒有生氣的刺魚屯走哇,千萬別被刺魚屯鋒利的刺給刺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