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畢福劍因家里貧困,而學校離家很遠,每次上學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下起大雨,他就會被澆成落湯雞。那時,他特別想要一把傘。有一回,放學的路上,他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醒來的第一句話,就對父親說:“要是有把傘就好了!”父親一字一句地回答他::“沒問題,咱們一定買一把!”后來,父親果真用他一個月的煙錢買了一把黑布傘。1985年,畢福劍考上北京廣播學院。離開家的時候,父親特意把那把黑雨傘裝進了兒子的行囊,并有些感傷地說:“爸爸不能陪你去北京,就讓這把傘為你遮風擋雨吧。北京離大連遠,你看見它,就像看到我一樣。”因為父親的這句話,畢福劍一直珍藏著這把黑布傘。
1991年,32歲的畢福劍與相戀多年的同班同學、一位漂亮的四川姑娘結婚了。妻子當時在北京一家新聞單位當攝影記者,多次獲得攝影大獎。五年后,女兒嬌嬌的出生,為這個幸福的家庭增添了更多樂趣。女兒繼承了爸爸身上的幽默細胞,見父親坐在沙發上看報紙、沒空搭理自己,嬌嬌就在沙發后面喊道:“爸爸,把手給我,給你蘋果。”“畢福劍依言就把手伸過去,猛地,感覺手心濕濕涼涼的,定睛一看:手中竟是一個被女兒啃過的蘋果核兒。看著父親受騙,嬌嬌得意得略略大笑。看著眼前這個逗自己開心的“小淘氣”,畢福劍內心充滿了喜悅。
2003年秋天,畢福劍與妻子因感情不合而和平分手。一年后,妻子辦妥了去加拿大定居的手續。一大早,畢福劍早早就將母女倆送到機場。車停在候機廳外,窗外下起小雨,畢福劍想起他放在車子后備箱里的那把自己帶了多年的黑布大傘。分手時,他珍重地將它輕輕遞給女兒:“這把傘是爺爺給爸買的,爸爸一直帶到了北京。如今,你也帶上吧。以后看到它,就想那是爸爸在給你遮風擋雨。”
陌生的環境和父愛的缺失,會讓幼小的孩子變得敏感、偏激。嬌嬌能理解自己的心思嗎?畢福劍對此很是擔心。女兒走后,畢福劍開始給女兒寫信,一共寫了100多封,在心中,他敞開心扉,講這把傘的親情故事,講和女兒曾經度過的美好時光,講自己拍外景時各地的風土人情和花絮趣事。一言一句,無不滲透著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深情。一次,畢福劍到山區錄制節目,農村貧困小孩的生活狀態讓他非常感慨。那一刻,手頭沒有電腦,他就找出一支筆,伏在小桌上給女兒寫了一封信,希望衣食無憂的女兒能知道這些與她同齡人的經歷,能知道在生活中選擇堅強。
隨著一天天長大,嬌嬌越來越能理解父親的辛勞和不容易。1月16日,是畢福劍的生日,嬌嬌從加拿大給他寄來了一份禮物——一把紅顏色的小洋傘。附帶賀卡上寫著:“老爸,這是我特意給你挑選的禮物,傘就像我一樣,雖然不大,但也愿意給你遮風擋雨。”嬌嬌還告訴爸爸,這把傘是用自己賺的錢買的。為了給爸爸買這個禮物,嬌嬌每天放學后拉著小車在鄰居家的垃圾箱里搜尋瓶子,裝滿一箱就拉到垃圾站去賣。整整攢了一個月,嬌嬌才攢夠了錢,買了這把小洋傘,作為回饋父愛的禮物。
在嬌嬌的一篇獲獎作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家那把有些破舊了的黑布傘伴隨著我的爸爸走南闖北。當我離開中國時,爸爸把它送給了我。雖然它的樣子落伍,但我卻舍不得扔掉它。因為它是我們祖孫三代愛的延續。我愛這把黑布傘,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就藏在里面!用手撫摸著這把小紅傘,女兒的笑臉就在眼前,“老畢”的內心一股暖流涌動:“女兒讓我在社會和自然的來回奔走中感悟到了生命和價值,我謝謝她!”
責編: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