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美清
隨著即時性、互動性微博的普及,近年來:“網絡暴力”有愈演愈烈之勢。從謾罵、挑釁,到抹黑、惡搞,再到人肉、約架,互聯網的“雙刃劍效應”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知識分子行街頭混混之事
日前,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搜索》在各大影院熱映。片中女主角葉藍秋因為一起公車不讓座事件遭到曝光,被人肉搜索進而遭到網上惡意攻擊,最終選擇了自殺。這部電影使得網絡暴力帶給人們的心理陰影浮出水面。
前不久,大學教授吳法天與記者周燕的微博“約架”事件,將網絡暴力推到了現實的聚光燈下。
吳法天,真名為吳丹紅,與周燕的“約架”起因于一條微博。
7月1日,因不滿四川什邡鉬銅項目可能造成的污染,當地爆發了群體性事件,并導致警民沖突。此事引發了網友的口水戰。7月3日,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法天在其微博上發布了一則有關什邡事件的言論:“請@方舟子科普或辟謠:鉬銅項目會污染環境么,‘鉬與‘銅等微量元素,都是我們人體及植物體內必須的元素?!f銅多金屬資源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冶煉技術和裝備,循環回用處理后將實現‘零排放……”
此言一出,立刻受到圍攻。網民多認為吳是在為污染項目開脫。
兩小時后,吳法天解釋稱,他不相信上述言論,故公開求教方舟子。但網民“聲討”之勢并未停止。
隨著“聲討”者的增加,一些實名認證過的微博用戶,也加入進來。其中,就有四川電視臺記者周燕。
7月4日,吳法天發布一則描述70后、80后和90后現狀的博文。周燕就此事進行微博回應:“反正我看到吳法天就想抽丫大嘴巴”。
吳反唇相譏:“××,你辭職呀,身在體制內反體制的白眼狼”。
周回敬說:“吳法天,你丫別猖狂,你出來一次老娘抽你一次大嘴巴,你敢嗎?!?/p>
幾輪回合之后,周燕率先下了“約架書”。吳表示應承,兩人約定7月6日13時在北京市朝陽公園南門口見面。
7月5日,吳法天發布微博稱,前去赴“約架”是為了開普法課,自己不會動手。周燕在其微博中回應:“嚴重歡迎法大教授吳法天到朝陽公園南門(正門)普法,還是那句話:別慫包,準時到?!?/p>
次日,吳法天趕到朝陽公園后,表示要“辯論”,隨即被包括周燕在內的多人圍攻,吳法天倒地。
此后,吳法天發布微博自述了當時的情況:三四十個人,大部分是男的,有組織地圍毆我一個書生。我沒有還一下手,遍體鱗傷……
事發后,朝陽公安分局麥子店派出所民警將吳法天及周燕等人帶至派出所。
網民對“約架”的評論是:一批自詡知識分子的人在行街頭混混之事。
網上“約架”,這并不是頭一樁,今年,伊力諾依董事長史曉燕“約架”李開復、人大教授張鳴“約架”知名評論員司馬平邦、奇虎360老總周鴻祎“約架”小米科技公司老總雷軍等事件層出不窮。
但吳法天倒地的一幕,卻加劇了關注此事網民群體進一步割裂,實體暴力,衍生了更多的語言暴力。
主持人和天使媽媽的信任危機
吳法天和周燕約架后沒幾天,另一起網絡暴力事件風生水起。
7月11日中午,齊魯電視臺《每日新聞》主持人王羲發布了一則微博:“剛到醫院看望了杜傳旺,這個13歲沒有母親的孩子為了養家,到汽修廠打工,竟被兩工人把高壓充氣槍塞入肛門充氣!孩子腸子幾乎爆炸,兩個陰囊像西瓜一樣大!”
很快,這條微博被轉發達近40萬次,此新聞也隨之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
小傳旺是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人,2012年春天退學后,到一家汽修店當學徒。6月30日,兩名修車工用高壓充氣泵(氣槍),從其肛門注入強大氣流,導致其大小腸及內臟20多處破損、穿孔,生命垂危。
幾日后,當地警方發布初步調查結論顯示,高壓氣泵只是對著小傳旺的肛門充氣,并未直接塞入肛門。王羲由此遭到強烈質疑。
王羲曾被評為山東“雙十佳節目主持人”,其擔任主持和制片人曾幫助過不少困難的群眾,頗有口碑。但這次,一些同行指出,作為資深新聞工作者,其“幾乎爆炸”的表述和“陰囊像西瓜一樣大”的比喻均缺乏理性,有故意放大和炒作之嫌。
于是,王羲成了第一個被人肉的對象。有網民發布人肉成果,稱王羲曾代言不孕不育醫院廣告,甚至還曾“當小三”。其同為新聞工作者的丈夫出面辟謠,同樣遭到謾罵,憤慨之下,他將自己的微博名字改為了“造謠者都下地獄”。
此后,不堪網絡壓力的王羲刪除微博中的所有內容,并嘆息“網絡太可怕了”。
事情到此并未結束,7月11日,公益組織“天使媽媽基金”對小傳旺伸出了援助之手?!拔覀円押彤數蒯t院取得聯系:孩子已做造瘺和腸道修補,休克昏迷達8天,后出現多臟器功能損傷,現已醒來3天。出現面部皮膚壞死、耳前皮膚壞死,意識清醒。氣管已切開,沒上呼吸機。醫生擔心皮膚感染后出現敗血癥?,F正在聯系家人轉北京救治。”
短短數小時,這條微博轉發量高達4.7萬多次。
次日,小傳旺被送入北京軍區總醫院附屬八一兒童醫院。截至7月14日,小傳旺的父親收到26萬元捐款,“天使媽媽基金”收到的捐款突破60萬元,人們在網上祈禱孩子盡快脫離生命危險。
原本是一次愛心救助。但事情很快急轉直下。
事情起因于北京金融業投資人夏薩沙發出的一條微博:“我怒得全身發抖了……杜傳旺家人從昨天下午到北京開始就沒再見到過孩子,也沒見到任何基金會的人,不知道該怎么辦,也不敢惹基金會,不敢轉院怕不給醫藥費,只好在醫院門口坐著。一開始公布的杜爸銀行賬號根本不在家人手里,而是基金會辦的。杜爸是智障人士,是站在我右邊的舅爺在跑……天使媽媽,你們算完了?!?/p>
這條微博頓時引爆了網民的質疑,轉發量是4.3萬多次,評論1.2萬多條。網民幾乎一邊倒地表示震驚,立刻指責公益機構是“騙錢的人渣”、“畜生”、“該死”、“必遭天譴”……
在中國慈善事業公信力遭遇空前質疑,捐款,尤其是刻意發起而非自發的捐款,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敏感”詞匯,許多人對其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質疑。
迫于無奈,捐款叫停,與此同時接踵而來的是令“天使媽媽”措手不及的信任危機。
人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葉藍秋”
互聯網給公眾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越來越多的人們置身其中,每個人在生活中不經意的舉動,都有可能被捕捉、放大、解讀。
從2001年的微軟陳自瑤事件,到2006年的“女子虐貓事件”、“銅須門事件”、“功夫少女色情照片事件”,到2007年的“史上最毒后媽”、“流氓外教案”、“華南虎事件”、“很黃很暴力”,再到2008年的“天價理發事件”、“遼寧女張某事件”,2009年的“虐嬰女”、“暈機女”、“賈君鵬”……“人肉搜索”已成為中國特有的社會現象。
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雷靂教授指出,網絡表達“不友善”,而匿名性更是網絡暴力的催化劑。這使得網民在本身就“有點緊張”的網絡環境中,肆無忌憚地發表評論,甚至惡意攻擊。因為在網絡上,由于匿名和虛擬空間,都使得人們的自我約束能力被“繳械”,現實中不敢或不能表達的思想都能體現出來。
網絡時代,人人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葉藍秋”。近年來人肉搜索事件頻發,專家建議,必須依法規范人肉搜索,完善保護個人信息的法律法規,通過明確人肉搜索的標準、范圍及原則,為其畫出一條法律警戒線。此外,媒體應進一步強化職業操守和倫理道德,加強對網絡信息的“把關”能力,嚴格審查與核實程序,把握輿論引導的正確方向。而對于既是人肉搜索事件發起者,也是事件推動者的網民來說,學會辨別信息,不隨波逐流,才能在不確定事實真相的情況下,防止情緒走向偏激。
雷靂教授說,網絡的匿名性和虛擬性,使人們的自我約束能力被“繳械”,現實中不敢或不能表達的思想,都會顯現出來。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強調說:“需要注意的是,你可以通過網絡傾訴緩解現實壓力,但這種傾訴本身,同樣不能騷擾、打擾別人,特別是與你的情緒無關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