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方
在中國貪官背后,基本都隱藏著包括家屬、情人、秘書、司機、下屬,以及交往過密的商人等在內的這么一群“自己人”。這群“自己人”中的相當一部分,要么是助紂為虐,要么是把領導干部本人硬拖下水
近幾個月,兩起開庭審理的案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一是4月7日,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繼續開庭審理賴昌星走私犯罪集團首要犯罪嫌疑人賴昌星涉嫌走私、行賄犯罪一案;二是3月14日,溫州市人民檢察院對女貪官楊秀珠原司機楊勝華提起公訴,指控其涉嫌貪污2700余萬元,挪用資金4300余萬元。
兩起案件有一個共同點:都與貪官密切相連,都涉及權力的腐敗。
貪官身邊的“小兄弟”
總結過往貪腐大案可以發現,貪官身邊的“小兄弟”很多,但最為狐假虎威的莫過于秘書和司機。一些事情,秘書完全可以替領導做主;司機則可以說是領導的腿,領導的事情,幾乎沒有司機不知道的。所以,凡心思不正的官員,無論是秘書,還是司機,必須用自己信得過的人。
楊勝華從司機變成國企官員,再搖身變成企業主,也正因為他是楊秀珠信得過的人。實際上,楊勝華并不是楊秀珠的專職司機,他只是溫州市規劃局下面一個分局的司機。但不知什么原因,楊勝華認識了楊秀珠,并頗得楊秀珠的賞識。楊秀珠的專職司機李某說,他只負責楊秀珠白天公出,至于晚上應酬,楊秀珠從不會讓他接送,而由楊勝華負責。在楊秀珠升任分管城建的副市長、浙江省建設廳副廳長后,楊勝華從一名“受人使喚”的司機,一躍成為“呼風喚雨”的老總,擔任了溫州市現代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和溫州市現代市政基礎設施有限公司這兩家國有企業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3年,楊秀珠胞弟、原溫州鐵路房地產開發公司副總經理楊光榮受賄被查,楊秀珠貪污受賄案發,逃往國外。而后,楊勝華也逃往德國,并滯留不歸。直到2011年6月,楊勝華才回國向溫州市鹿城區檢察院投案自首。
本刊注:2012年8月10日,楊勝華因犯貪污罪、挪用資金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6年,并處沒收個人財產30萬元。
貪官枕邊都有多個女人
夫人、情人也是貪官身邊重要的“危險關系人”,尤其是情人,近年來更是被戲稱為“反腐敗利器”。
先說貪官夫人,那可是名正言順的“權力分享者”,是沒有頭銜的領導。對一些官員來說,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可謂成也配偶、敗也配偶,有的夫人是做官的夫君拒賄的“賢內助”,有的夫人則是幫做官的夫君索賄受賄大肆斂財的“摟錢機器”。
杭州市原副市長許邁永的妻子戚繼秋就是一臺“摟錢機器”。她以“官太太”身份,與多家房地產企業打得火熱,甚至在一些公司握有干股。在戚繼秋的“打理下”,許家宛如一個小金庫,金玉、字畫、名貴石器制品和各種消費卡之多,令人目不暇接。許邁永落馬后,戚繼秋也因利用丈夫的影響力和職權涉嫌受賄、洗錢,被訴犯了“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據查,從2007年4月至2009年1月,戚繼秋明知是許邁永賄賂犯罪所得,仍采用提供資金賬戶、協助將財產轉換為有價證券、轉移資金等方法,先后多次掩飾、隱瞞共計折合人民幣4131萬余元財產的來源和性質。
再說貪官情人。從過往案件可以發現,每個貪官的后面都有一個或更多的情人,且她們很多人都在貪腐大案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就是個典型例子。那些圍著劉志華轉的女人,幾乎沒有一個是因為與劉志華有真情,都是貪圖他的權力,繼而利用他的權力牟利。一旦牟利不成,就會反目成仇。某個紅粉佳人因為獻身給劉志華,卻沒有分到一杯羹,因此非常痛恨劉志華,想報復他。2006年5月,她在香港一家高級酒店里與劉志華瘋狂做愛,并將這一切全部悄悄錄了相。后來,她把這盤長達60分鐘的錄像寄給了北京相關部門。2006年6月10日,劉志華被中紀委“雙規”。
這種事情很多。翻閱媒體報道,經常可以看到“情婦反水”、“情婦反目”、“情婦告狀團”這樣的新聞報道。
貪官子女易“坑爹”
貪官子女近年來也逐漸成為某些官爹的克星,他們借助官爹的權威和人脈關系,上躥下跳招搖撞騙巧取豪奪,直至把自己及官爹拉下馬。
上海市原市委書記陳良宇,是改革開放以來繼陳希同之后,第二個因貪腐落馬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
陳良宇的兒子陳維力在陳良宇的扶持下,在申花俱樂部掛名副總經理,不實際工作,卻獲取“薪酬”總計352萬元。為此,上海市財政支持申花集團4238萬元。這后來被檢方認定為陳良宇所犯的受賄罪中的一項。
玩夠了足球,陳維力又開始到商海遨游。2004年初,陳維力入職華聞控股公司,在其下屬的中體傳媒有限公司任總經理,并掛名香港華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領取高額薪酬。時年33歲的陳維力年薪總計為100萬元,其中從中體公司獲40萬元,從香港公司獲60萬元。后來,陳良宇被檢方指控的兩項濫用職權罪行,其中一項就源于華聞公司違規所獲上海社保的10億元委托貸款。陳維力在這里面是個關鍵人物。
多行不義必自斃,2009年8月,陳維力作為陳良宇案的“特定關系人”被追究受賄罪刑事責任,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高官貪腐大案可以發現,很多貪官的子女也都涉案其中,如北京市原市委書記陳希同的兒子陳小同、廣東省原政協主席陳紹基的兒子陳子翊、云南省原省長李嘉庭的兒子李勃、青島市原市委書記杜世成的兒子杜若飛等,也都受到了國法應有的懲罰。
貪官也愛“傍大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在浦東、井岡山、延安干部學院2009年秋季開學典禮上強調,領導干部一定要對那些懷著個人目的來拉拉扯扯的人保持高度警惕,嚴把“社交圈”,更不能為了貪圖享樂而去“傍大款”。
然而,一些官員仍然熱衷于與某些商人“稱兄道弟”,而一些善于鉆營的商人也樂于成為官員的“好朋友”。因為這種“朋友關系”有很多好處,商人可以從官員那里謀取不正當利益,官員則因有了“商人朋友”而不再缺錢花。
賴昌星案即是最好的例子。他曾經總結,自己之所以發跡,就是因為掌握了一套“賴氏交友術”。凡接觸過賴昌星的人,都說他是一個“非常善于結交朋友的人”。他曾向一位“有潛力的小官”借錢,卻付給20%的高息。通過這一借一還,就委婉地把錢塞到了對方手里,還維護了人家的面子。再比如,賴昌星會借過生日之名,包給“官員朋友”至少10萬元以上的紅包。此外,凡官員的親屬、朋友,都可以到他公司“上班”。
但官員和“商人朋友”的關系又是極為脆弱的,一旦被查處,“商人朋友”基本上會毫不猶豫地出賣自己的“好朋友”官員。因為他們看中的往往只是官員手中的權力,而并非這些官員個人。
(李云貴薦自《讀天下》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