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鋼
1971年9月12日午后,毛澤東突然提前返京,打亂了林彪的政變陰謀,林彪一伙決定實施南下廣州另立中央的計劃。就在這個緊要關頭,一個電話打來,林彪等人于是放棄第一方案,倉皇決定實施第二方案——外逃。結果,林彪所乘專機在蒙古國的溫都爾汗墜毀。
究竟是誰打的這個電話,長久以來有著不同的說法。有文章指出,這個電話是葉群打給周恩來的。筆者查找各種資料,特別是第一手資料,發現有另一種說法。
紀東是周恩來的秘書,曾親歷“九一三”事件,他在回憶錄中寫道:1971年9月12日下午3時,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有關人員參加的會議,研究修改四屆人大的《政府工作報告》。晚9時20分左右,接到8341部隊在北戴河負責林彪警衛的領導的電話報告,說林彪的女兒林立衡講:“林彪要出走,到哪里去也不知道。情況很緊急。”過了一會兒,又接到報告說:“林彪的兒子林立果乘專機從北京來,這架飛機就停在山海關機場。”這時,會議無法進行下去了,總理開始關注北戴河的事情,查問北京飛去的這架專機的具體情況。8341部隊的領導很快回電話說,已經查問了山海關機場,的確有一架專機,機組人員正在休息。山海關機場隸屬海軍管轄,總理馬上向政治局委員、海軍政委李作鵬查問。
李作鵬了解情況之后,把電話打到了西花廳秘書的值班室,這個電話是我接的。李作鵬說:“請報告總理,他查問的‘256號三叉戟飛機在山海關機場。”我立即通過39局電話總機找跟隨總理去大會堂的衛士張樹迎,結果接電話的是總理。他問我:“什么事?”我報告說:“剛才李作鵬同志來電話,說您查問的‘256號三叉戟飛機在山海關機場。”“知道了。”總理只說了3個字,便放下了電話。……總理知道李作鵬報告的情況后,即打電話問葉群:“是不是調飛機到山海關機場了?”葉群說:“沒有。”
按照紀東的回憶,那個電話是周恩來打給葉群的。
汪東興也是“九一三”事件的親歷者,他證實了紀東的說法。他在回憶錄中寫道:(1971年9月12日)晚上11點半鐘,周總理親自打電話給葉群。周總理問葉群說:“林副主席好不好呀?”葉群說:“林副主席很好。”周總理問葉群知道不知道北戴河有專機,葉群說她不知道。葉群稍微頓了一下后,又改口對周總理說:“有,有一架專機,是我兒子坐著來的。”……周總理還說:“需要的話,我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周總理提出要去北戴河,這一下子葉群警覺了,她慌了,勸周總理不要到北戴河來,對周總理說:“你到北戴河來,林彪就緊張,林彪會更不安。總之,總理不要來。”汪東興還寫道:“這些情況、對話,是周總理后來告訴我的。”金沖及主編的《周恩來傳》也采用了這種說法。
以上的資料都能說明,1971年9月12日夜,確實是周恩來打電話給葉群的。這是一個改寫歷史的電話。第一,周恩來對林彪可能搞陰謀活動的事情有所警覺。紀東在回憶錄中寫道:“九一三”事件后,我聽總理講過,林彪是副主席,調一架飛機是不用誰來批準的,問題是葉群不承認調動了,這就引起了總理的警覺。第二,迫使林彪倉皇外逃。周恩來一再追問三叉戟專機,并提出要“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使葉群感到陰謀已經敗露。一向敏感的林彪更是斷定:中央已經對他南下廣州采取了防范措施,南飛廣州的計劃已經難以實施了,于是決定外逃。
由于太倉促,來不及做必要的準備工作,甚至連副駕駛、領航員都沒有登機,三叉戟專機就起飛了,結果林彪落個“折戟沉沙,喪命異國”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