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愛華
前幾天,已上初中的兒子,家里的超級帥哥,酷酷地對我說:“老媽,我想戴耳環。”我問:“你是非洲土著?”他答:“不,老土,這是時尚。”回答時一臉不屑,倒仿佛我是非洲土著。讓時尚見鬼去吧,我心想。不過當著帥哥的面,我沒敢說出來。
走一回曲線吧,我委婉地問他:“你想逛街時增加回頭率?”
帥哥吐吐舌頭,朝我做個鬼臉:“嗯,答對了,加十分。”
“帥哥,提醒你一句,弄不好感染了、發炎了,自己遭罪。”
“沒事兒,我只打一邊,戴一個耳環。”
“只打一邊?”
“這叫隱蔽美,時隱時現,閃閃爍爍,多帥啊。”
我心說:那也不行。
前些天看電視節目,女主持巧笑嫣然,耳畔生花,耳環美麗得像蝴蝶展翅,翩翩欲飛,極富動感。我感嘆:“這耳環真漂亮。”兒子一旁指點迷津:“那是她每邊打了兩個耳洞,各戴兩只耳環,所以看上去像蝴蝶振翅。”
我知道何潔戴過精致的鼻環,挺漂亮的。范曉宣戴過唇環,真新潮。其實,這不算什么。兒子說,現如今,還有人戴舌環呢。有的人,下巴上戴一個環,小小的,亮亮的。還有人戴臍環、臂環、腕環、腳環,還有……反正,全身上下都是環兒,叮叮當當地當街走過,這是時尚。我心說:這時尚我注定是趕不上了,我也不想兒子趕。
但如何說服兒子不趕這趟時尚列車呢?我打算采取冷處理的方式,不接他的話茬。如果他提到這個事兒,我就巧妙地把話岔開,不呵斥他,但也不表示支持。
幾天后,兒子告訴我,班上的一個男同學在校外偷偷打耳洞,因為消毒問題引發感染,兩個耳洞算是白打了。他說,發炎了,流膿不止。疼且不說,為了健康只好忍痛讓耳洞重新長好,那男生說再也不打了。我說:“那你呢?”帥哥聳聳肩,朝我做個鬼臉,說:“你猜。”
我轉過臉,悄然微笑。事實勝過雄辯。現實面前,兒子理智地后退,非常好。至此,這場因追趕時尚而引發的生活中的小小危機,就這樣平靜地化解了。我感謝自己的做法,沒有強制他不打耳洞,也沒有用大道理去綁架他。成長路上,兒子學會了思考,他在很多選擇的過程中進步,才是真正的好事。
責編:王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