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優
現代大都市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便是垃圾的處理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各國都做出了相當的努力。下面是國外利用垃圾的一些方法和趣聞。
垃圾變佳肴日本“銀座食品”的董事長新保平治差不多天天可以看到人們丟棄不吃的鮭魚頭,覺得實在可惜。于是,他便萌發了一個念頭,對魚頭加以利用。在此念頭之下,經過多次努力嘗試,新保平治終于將鮭魚頭做成了一道令人饞涎欲滴的佳肴。他首先把鮭魚頭泡在酒和醋之中,再加入白糖、檸檬汁和辣椒,去掉腥味,最后用蔬菜調制,瓶裝出售。
這種由毫不起眼的鮭魚頭做成的新食品,讓每個品嘗過它的食客驚訝以至贊不絕口。當“銀座食品”將其推向市場時,即刻成為家喻戶曉、供不應求的暢銷貨,人們爭相購買。
垃圾變燃料 英國新近開發成功一種將各種垃圾變為可燃氣體的新技術。據稱,英國垃圾可燃氣技術公司發明的這一新技術,利用的是高溫熱解原理,只要把諸如廢塑膠、廢輪胎,黃油漿及下水道污物等放進特制的反應爐內,然后在無氧狀態下加以700℃~800℃的高溫,這些垃圾就會分解出可燃氣體。這些可燃氣體能直接用于發電廠發電,或帶動發動機運轉。這一技術能使垃圾中89%的能量轉變到可燃氣中,剩余的能量則以熱的形式用于供暖等。這家公司研制成功的特殊反應爐,每小時可處理垃圾60公斤。如果使用酒樓廢棄的黃油漿作原料生產一天的話,其制造出的可燃氣體發出的電能可供一個普通家庭使用4個月。
垃圾變磚塊日本產業技術研究所開發了一項以廢垃圾為原料生產木結構住房地革塊料的新技術。該技術將粉碎得很小的垃圾與合成樹脂粘合劑混合起來,然后加壓成形。其成本與現行的木材地革塊料相當,而強度則超過后者。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無須像木材那樣,用含有有害物質的防白蟻液體來進行處理,同時又無須焚燒垃圾,故有利于環境保護,可謂是一舉兩得。
垃圾制婚紗 美國印第安納州的迪伊·貝納特的婚紗和面紗只花去她7美元,因為她是用130只白色垃圾袋做了這件婚紗。他的丈夫是垃圾工人,出席婚禮的賓客一律穿著垃圾工人制服,只有主持婚禮的市長穿了禮服。
垃圾換午餐在巴西的庫里蒂巴市,人們用廢棄的瓶罐報紙等可以到市場上換回蔬菜、副食及日常用品。一些超級市場也開辟有廢棄品回收專柜,廢品可當作貨幣換回生活必需品。學生上學背書包的同時也帶著袋裝廢品交給學校,校方則免費為學生提供午餐中的副食。庫里蒂巴目前有70%的家庭把收藏廢品作為每天副食采購的主要支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