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 李立云
通過幾年的英語寫作教學,我們意識到英語寫作課首先要解決的是學生構思問題,而后才是寫作問題。培養學生想像力、創造力和評判性思維十分重要。所以本項研究試圖從童話體裁入手,因為童話擁有豐富的想像、強烈的夸張,并饒有社會和文化特征,各民族的經典童話從遠古到現今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可以用來提高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體裁分析可揭示不同體裁語篇所具有不同的語言表現形式和體裁結構,能夠通過語篇構建過程,理解語篇的語義內涵。體裁教學法是建立在語篇體裁分析基礎上,即把體裁和體裁分析理論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圍繞語篇的體裁研究開展教學活動,其目的是:引導學生掌握屬于不同體裁的語篇所具有的不同交際目的和篇章結構;讓學生意識到語篇不僅是一種語言建構,而且是一種意義建構;引導學生既掌握語篇的體裁結構,又了解語篇的建構過程,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或撰寫屬于某一體裁的語篇。
一、體裁分析框架
體裁理論中,主要有系統功能語言學流派,特殊用途英語流派和新修辭學派。這三種理論在體裁分析時各有側重。斯威爾斯(John Swales)是體裁理論中特殊用途英語流派的代表人物,該流派認為體裁分析是語言技能學習和教學的一種有效途徑。斯威爾斯所做的體裁分析主要涉及的是學術文本,并將重點放在了體裁結構和語言特點的分析上。他在1990年分析學術文本中介紹部分時提出“建立一個研究空間模型”(CARS model),在用該模型對介紹部分分析時,斯威爾斯將一個學術文本的介紹部分劃分成不同語步,語步下面是不同的步驟,語步是一個意義單位,有其明確的目的和功能,而步驟是實現這個意義而使用的語言策略。
米勒(Carolyn Miller)是新修辭學派的代表人物,她認為體裁是一種社會行為,是動態的,發展的,所以體裁研究的重點應該放在體裁所出現的社會文化語境上,而不是體裁本身。
二、體裁結構分析
按照斯威爾斯的語步分析法,對童話語料進行語步和步驟劃分,找出每篇童話的體裁結構。通過將每一篇童話的體裁結構進行交叉對比分析,我們歸納總結出三種通適性的體裁結構。
(一)線性童話體裁結構
語步1:開端。步驟1:時間;步驟2:主要角色;步驟3:背景。
語步2:行為。步驟1:角色完成第一個任務;步驟2:角色完成第二個任務;步驟3:角色完成第三個任務。
語步3:結尾。步驟1:提供主要角色的結果;步驟2:提供主要角色的將來的生活。
該體裁結構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童話體裁結構,通常只有一個主要的角色,該角色借助外力或是自身的智慧和勇氣完成一系列有挑戰的任務。
(二)對比童話體裁結構
語步1:開端。步驟1:時間;步驟2:主要角色;步驟3:背景。
語步2:行動。步驟1A:一個角色做了善事;步驟1B:一個角色做了惡事;步驟2A:做善事角色得到了善報;步驟2B:做惡事角色得到了惡報。
語步3:結尾。步驟1:做善事角色的結果;步驟2:做惡事角色的結果。
對比童話體裁結構是各國童話常用的敘事結構,學者格萊森(Grayson)通過對韓國童話結構分析,得出結論:“對比敘事結構在東亞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童話作品中有很廣泛的應用”。
(三)混合童話體裁結構
語步1:開端。步驟1:時間;步驟2:主要角色;步驟3:背景。
語步2:行動。步驟1:角色完成第一個任務;步驟1a:一個角色做善事;步驟1b:一個角色做惡事;步驟2:角色完成第二個任務;步驟2a:一個角色做善事;步驟2b:一個角色做惡事;步驟3:角色完成第三個任務;步驟3a:一個角色做善事;步驟3b:一個角色做惡事。
語步3:結尾。步驟1:做善事角色的結果;步驟2:做惡事角色的結果。
該結構是結構1和結構2的結合,通常有兩個或更多角色,在完成一系列任務過程中,角色之間有鮮明的對比。
三、體裁寫作教學實驗
本項研究在北京郵電大學英語專業三年級二班和三班進行,兩個班級均有18名學生,其中二班為實驗班,三班為對照班。在實驗班進行了為時一年的體裁寫作教學訓練,具體步驟包括:吸引學生注意力;足夠信息輸入量;體裁分析;介紹可套用的結構模式;學生獨立撰寫或改寫童話;小組、教師評議;修改、校訂,成文。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寫作課堂上,我們會選一部優秀的迪斯尼童話電影放映幾分鐘,喚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當學生的熱情被調動起來時,我們發給學生兩篇英文童話進行閱讀。但在課下,我們會發多部童話電子版語料,學生可以自主的選擇性的進行閱讀。學生閱讀完兩篇童話之后,我們將學生分成小組,幾個同學一起討論剛剛閱讀過的童話結構上、語言上的相同之處,討論好之后,每組選出一個學生代表匯報他們的發現,這時候教師起一個記錄員和歸納員的作用。在總結完學生歸納的童話特點之后,我們把童話體裁三個通適性的結構介紹給學生,同時通過一個具體的童話實例,給學生示范體裁分析的過程,這樣學生不僅了解了童話的體裁結構而且掌握的體裁分析的過程。在了解的童話結構基礎上,讓學生試著自己獨立的寫一篇童話,為了降低學生的焦慮感,允許學生選擇改寫一篇經典的童話,課上沒有完成可以利用課下一周的時間來做。再次上課的時候,組織學生分成小組,對小組內成員的童話作文進行交互評議,小組互評是寫作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小組成員面對面的討論,學生可以更放松更有效地交流,小組評議也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教師評閱由我和項目組另外一位老師共同進行,最后取平均分。教師評閱之后,學生根據小組和教師評閱的意見,對作文做相應的修改,最后成文。
我們在一學年的時間內對實驗班進行了12次授課,共6次作業,通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比較,第一學期成績沒有顯著提高,但到了第二學期,實驗班的成績有顯著提升。
四、結語
總之,用童話體裁寫作教學具有以下優勢:寓教于樂;豐富想象力,提高創新能力;可操作性。以上是童話寫作教學在課堂上具體應用的討論,而事實上,體裁寫作教學不僅僅限于童話寫作,還適用于其他體裁。
注:北京郵電大學青年科研創新課題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1RC1105。
(作者單位:楊慧、李立云,北京郵電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