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中國蛟龍與新西蘭毛利龍甫一亮相,就開始了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激烈纏斗,封印護符上印著的小白龍瞬間幻化為中國式的法杖武器,在海底洞穴中楊巫師和龍進行最后的生死決戰……”這不是好萊塢的又一部特效大片,而是未來由中國、美國、新西蘭三國影視創意人聯合制作的一部奇幻動作大片中的場景。
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媒體創意學院坐落在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的鳳凰島旅游度假區內,6月底風景最美的時候,曾獲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的格蘭特·梅杰等4位新西蘭影視創意大師在這兒舉辦了“大師班”。一周的時間里,曾任《指環王》三部曲、《金剛》藝術指導的格蘭特·梅杰向來自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杭州以及青島的影視創意專業人士傳播了他的“魔法”。
影視創意產業的核心是人才
“相對于新西蘭這樣一個小小的島國來說,中國市場大得不可想象。中國文化在世界上影響深遠,但影視創意產業還處在起步階段,潛力巨大,也有大量的資金愿意進入這個領域。所以,我們來中國尋找合作伙伴是必然的。”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格蘭特·梅杰對他到中國的目的毫不諱言。
“這里的設備比我們在新西蘭制作大片使用的設備還要先進,這是我在中國見到的最好的設備,我很羨慕你們。”格蘭特·梅杰對鳳凰島影視動漫創意城投資2000萬美元引進的一套3D影視制作加工設備表示贊許,可隨后他卻話鋒一轉,“影視創意產業最核心的東西,不是設備,不是投資,是人才。”
“因為缺乏好的創意和包裝,中國許多可供影視創意產業使用的歷史文化資源都處于閑置中,甚至為他人所用。”格蘭特·梅杰介紹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功夫熊貓》,它創造性地把“功夫”和“熊貓”這兩個中國文化中最具全球影響力,也最容易在影視動漫作品中實現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國人能想到的,為什么中國人沒有想到?”格蘭特·梅杰指出,中國影視創意產業對傳統文化的挖掘、開發還遠遠不夠,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文化,要善于從自己的文化中找到靈感。“西方的東西你可以觀賞,但身處不同的文化體系,你無法理解它最內在的東西,只有把自己的文化通過很好的創意和靈感介紹出去,才是最有價值的。”
頂尖人才也需要再培訓
格蘭特·梅杰說:“相對于中國龐大的人口來說,創意方面的人才還是太少。”在“創意之都”倫敦,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占所有工作人群的15%,在紐約、洛杉磯、東京乃至奧克蘭也都接近這個數字,而中國只有千分之一。他認為,即使中國內地目前頂尖的3D影視制作人才,也需要6個月到一年的時間來強化培訓,才能達到與他的團隊共同工作的水平。
“說實話,他們的技術都是一流的,但是思路保守陳舊,缺少創新和破壞性的想法。這樣的話,有再好的技術也始終會落在別人后面。像《指環王》這樣的想象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這可能和中國的教育方式有關系,不是短時間內能改變的,需要我們之間更多地進行交流,實現改善。”格蘭特·梅杰說。
中國的一些3D影視制作產品給他的感覺是“很粗糙,情節讓人發笑,有這么好的設備,這么好的技術,卻沒有沉下心來專心去做”。他希望有更多的中國公司、團隊及藝術家能加入到和他們的合作中來,“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中國靈感,你們可以學到我們的經驗和想法,這樣大家都能做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籌拍特效電影將首現毛利龍
格蘭特·梅杰此次來訪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探討籌拍奇幻特效3D電影《雙龍會》的相關事宜。《雙龍會》(Two Dragons)是由新西蘭電影協會會長Pete Rive先生制片,新西蘭奧克蘭電影協會、新西蘭雙龍娛樂有限公司、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鳳凰島影視動漫創意城4家單位共同籌劃的一部三部曲奇幻動作電影,預算6億美元。該影片的攝制及制作團隊將橫跨中國、美國、新西蘭三國,新西蘭維塔數碼工作室擔任視覺特效總負責,《阿凡達》、《指環王》、《金剛》等片中的特效均出自于維塔數碼工作室。
格蘭特·梅杰說“它融合了功夫、尋寶、環境保護、英雄史詩冒險、浪漫愛情等主題,其中有大量電腦三維動畫制作的奇幻生物,如中國飛龍、西方火龍。尤其激動人心的是,我們將首次把新西蘭毛利傳說中的毛利龍形象放到大屏幕上展現。視覺效果將超過以往的任何一部類似作品。”
據格蘭特·梅杰介紹,核心工作人員目前正在對中國式的蛟龍和新西蘭原住民毛利人傳說中的毛利龍等主要角色進行概念設計,“每次有機會參與這樣的鴻篇巨制,我就充滿了創作的激情。《雙龍會》將比《功夫熊貓》、《指環王》、《金剛》等經典大片更具多文化的融合性,必將帶來巨大的轟動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