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研究稱每頓飯吃六分飽可使人多活20年
2012年英國皇家學會夏季科學展會上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稱,少吃點有助于延年益壽,進食量減少40%,也就是每頓飯都吃六分飽,可以使人的壽命延長20年。
倫敦大學的科學家正在研究遺傳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對壽命的影響,尋找抗衰老的新方法。他們發現,將實驗鼠的食物減少40%,其壽命會延長20%~30%,這一理論也適用于寵物狗等其它生物。而放在人類身上,延長20%~30%的壽命就相當于多活20年。
科學家已經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和飲食調節延長果蠅和實驗鼠的壽命,這種方法有望幫助人類延長壽命。
無償獻血者年齡放寬至60歲
“到底多大年齡段的人可以無償獻血”,由衛生部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并自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明確規定:國家提倡獻血年齡為18周歲~55周歲;既往無獻血反應、符合健康檢查要求的多次獻血者主動要求再次獻血的,年齡可放寬至60周歲。
《要求》指出,采集血液前應征得獻血者的知情同意,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健康征詢、一般檢查和血液檢測。獻血前的一般檢查和血液檢測應以血站結果為準,對經健康檢查不適宜獻血的獻血者,應給予適當解釋,并注意保護其個人信息。獻血前健康檢查結果只用于判斷獻血者是否適宜獻血,不適用于對獻血者健康狀態或疾病的診斷。
《要求》明確,具有高危行為的獻血者不應獻血,如靜脈藥癮史、男男性行為或具有經血傳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風險的。同時,患有呼吸系統等22類疾病的患者不應獻血、有洗牙后未滿3天等16種行為的人群應暫緩獻血。
《要求》規定,男獻血者體重應大于等于50公斤、女獻血者應大于等于45公斤。全血獻血者每次可獻全血400毫升、300毫升或200毫升,獻血間隔不少于6個月。單采血小板獻血者每次可獻1~2個治療單位,或者1個治療單位及不超過200毫升血漿,間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醫生批準,最短間隔時間不少于1周。單采血小板后與全血獻血間隔不少于4周。全血獻血后與單采血小板獻血間隔不少于3個月。全年血小板和血漿采集總量不超過10升。
兒童用抗生素或增加過敏性哮喘風險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兒童使用抗生素可能會增加他們過敏性哮喘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
研究人員在新生和成年小鼠身上分別使用鏈霉素和萬古霉素這兩種抗生素。他們觀察后發現,鏈霉素對新生小鼠沒有太大的副作用,但萬古霉素卻導致它們出現腸道菌群失調并患上嚴重的哮喘。相比而言,成年小鼠沒有任何癥狀。
研究者解釋說,這顯示生命早期階段對建立健康的免疫系統至關重要,如果這一過程被干擾,腸道中有益的細菌被破壞,就會降低免疫系統的運作效率,讓人體更容易患上哮喘這樣的疾病。據介紹,人體腸道中大約有1000種細菌,數量達10萬億。雖然其功能還沒被完全了解,但這些被稱為腸道菌群的微生物對人體免疫機能有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