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康杰
現代外科手術能治療的疾病越來越多,解除病痛、延長壽命,為許許多多的患者帶來福音。當然,手術也會有一定的破壞性,產生各種各樣的副反應,其中之一就是有些老年人說:“我感覺手術后變呆了。”患者常有的主訴如:“手術后我記憶力下降了許多。” “經歷麻醉后我很健忘。”也有的是親屬發現的,如:“我父親麻醉后變樣了”等。上述這些提示病人可能發生了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
POCD:老年人術后“變呆”
POCD是患者在手術、麻醉后出現的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常見于65歲以上的老年患者。POCD臨床表現為記憶力、注意力、語言理解和社會整和能力的降低,精神錯亂、焦慮、人格改變和學習記憶受損等抽象思維及定向力等方面的障礙,同時伴有社會活動能力的減退,即人格、社交能力和技巧的改變。POCD屬于輕度神經認知障礙,其特征是由一般的醫療處理引起而又不屬于譫妄、癡呆、遺忘障礙等臨床類型,其診斷需經神經心理學測試。
根據持續時間長短,把術后1周以內發生的稱為短期POCD,把術后3個月以后依然存在的稱為長期POCD。POCD可以發生于術后幾天或者術后幾個月,大部分患者是暫時的,在術后六周至六個月恢復,但是亦有終生存在的。這種并發癥不僅給患者帶來了各種困擾,還使其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質量下降。臨床診斷POCD主要依靠神經心理學測試,其中以記憶力測試最為敏感。記憶力與計算能力的下降是主要表現。
一項8個國家13個醫學中心的聯合調查,1218名老年人實施全身麻醉非心臟手術后一周內POCD發病率為25.8%,術后3個月發病率為9.9%。
國內北京協和醫院一項研究認為非心臟外科大手術的老年病人術后1周認知功能障礙發生率約為21.2%。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一項研究認為老年病人非心臟手術POCD發病率為29.6%。
POCD發生原因
POCD發病機制還不十分清楚,年齡增加是引起POCD的主要危險因素,目前認為,是在老年人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的基礎上,由于手術和麻醉誘發,多種因素聯合作用所導致的神經功能減退,涉及到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的紊亂。
老年人POCD與麻醉方式無明顯相關性。專家觀察了438例60歲以上的非心臟手術病人,隨機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觀察病人術后1周和3個月認知功能情況,結果發現不同麻醉方式對老年病人術后3個月認知功能的影響沒有差別,而局部麻醉可以減少術后1周POCD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研究表明,應用苯二氮 類藥物后,術后24小時至1周內均出現認知障礙。
許多研究表明心血管手術后認知功能明顯下降。在非心臟手術中,有專家研究了手術大小對老年病人認知功能的影響,認為小手術在術后1周內的發病率低于胸腹部大手術,但在3個月時兩者差別已不明顯。
麻醉時間過長、術中低血壓、過度通氣等與老年人術后POCD有關。術中失血量多于400毫升,手術后發生并發癥都是可能的危險因素。
另外手術創傷、疼痛、饑餓、各種原因導致術后睡眠紊亂,縮短總睡眠時間或睡眠節奏打亂會明顯引起大腦的神經功能障礙,從而影響患者心理和舉止行為。術后感染和呼吸系統并發癥、受教育水平低、二次手術等也是可能的原因。手術前患者精神緊張、焦慮、失眠等情感反應;高齡患者機體適應能力明顯降低,神經系統興奮抑制失調都是容易發生POCD原因。
POCD如何應對
POCD目前病因并不明確,缺乏有效的診治方法和藥物。一旦發現手術后出現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自己或家人應及時向醫生說明情況,配合醫生采取合適的措施促進恢復。通常是立即停用可疑藥物;有些病人需要采取鎮靜治療,或許必要時給予催眠鎮靜藥物,人工干預制造睡眠清醒節律;吸氧以保持正常的血氧飽和度;保持病室安靜舒適,溫度適宜,光線柔和,防止黑暗帶來的恐懼;親屬應給予更多關懷,病人隨時能看到自己的親人及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可減輕孤獨和焦慮;防止POCD帶來意外傷害。
如何預防POCD
術前盡可能保持情緒穩定,消除焦慮,能夠有足夠的睡眠,這也有利于減少有些相關藥物的使用。
配合醫生,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采用創傷小、時間短、恢復快的手術方式,使用對中樞神經系統影響小的藥物。
術后,按醫囑做好術后康復事項,患者調整心態和生活節奏,親屬做好照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