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達進
小A是一位進城工作才3年的青年女司機,因為交友不慎,在個人問題上經歷了”閃婚—離婚—再婚”的感情波折,真是一步錯,步步錯。更糟糕的是,她在懷孕6個月的時候感覺下身不適,產檢時竟發現外陰和肛周等處長了許多疣體,即中期妊娠合并尖銳濕疣。為此,夫妻之間還出現了一場非常可怕的家庭暴力。
尖銳濕疣是一種疣狀贅生物,主要通過不潔性行為傳染,與患者發生性接觸是主要傳染方式,當然也有少數患者是通過日常生活用品如浴盆、浴巾、內褲等感染引起的,感染了尖銳濕疣病毒一般經過3周到8個月不等的潛伏期后發病。尖銳濕疣病毒在濕熱的環境下更容易生長,包皮過長的男性和盆腔經常發炎、白帶過多的女性發生不潔性行為更容易被感染。此病多見于流動性較大的人群,如司機、銷售人員、城鄉流動人口,這些人由于衛生意識薄弱,性生活不規范,通常是婚外性行為或多個性伴侶而導致傳染的,尖銳濕疣好發于皮膚黏膜濕潤區域,特別是男女生殖器外部及肛周皺褶處,間或侵犯腋窩、乳房等處,初發為微小淡紅色、暗紅色或污灰色乳頭狀隆起,漸增大融合或相互重疊,根部常有蒂,表面凹凸不平濕潤柔軟,呈乳頭樣、蕈樣或菜花樣突起,初起時無痛苦,至病損逐漸增大時有壓迫及癢感,表面易糜爛,滲出混濁漿液,帶有惡臭且每因搔抓引起繼發感染,若不及時治療任其發展,可演變成雞蛋大或更大的腫物,如果長期不愈可致惡變,應引起警惕。
妊娠合并尖銳濕疣在臨床上比較多見,尖銳濕疣的發病與機體免疫狀態關系密切,孕婦機體免疫功能受抑制,加之陰道分泌物增多和外陰部濕潤、溫暖,容易患尖銳濕疣。妊娠期發現尖銳濕疣即可能是懷孕后接觸到病毒引起發病的,也可能孕前已感染了病毒但沒有出現明顯癥狀,妊娠后疣體生長加快被發現和診斷的。
妊娠中期合并尖銳濕疣,往往疣體的數量較多,常常累及陰道、子宮頸及肛周等處,且多數孕婦對本病的后續發展、傳染程度等疑慮較多,但大部分患者傾向于保胎、生育的。就拿小A司機來說吧,作為一個孕婦她所面臨的意外情況一度使她寢食不安,精神非常緊張。可情緒波動也會嚴重影響胎兒正常發育的啊,通常情況下醫生會說服、要求患者穩定情緒,同時安排相關治療。
尖銳濕疣的治療方法很多,初發較小的皮損既往多用石炭酸、三氯醋酸或雷瑣辛等腐蝕,或用0.5%足葉草毒素酊局部外涂,使疣體壞死脫落,或用10%~25%足葉草酯局部外涂,每天二次,三天為一療程,每個療程用量不超過0.5毫升,用藥時須保護好周圍皮膚,避免藥物對健康皮膚的損害。用物理、化學的方法消除疣體的有二氧化碳激光、液氮冷凍、電干燥法、電烙術和紅外線凝聚,治療時任選一種。這些治療方法有的要反復多次進行才能奏效,而手術治療的適應癥則為較大的尖銳濕疣患者。
尖銳濕疣內治以抗病毒為主,臨床上多選用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調節作用的干擾素治療,其中以α-干擾素、γ-干擾素療效最佳,使用時可在皮損內、肌內或皮下注射,成人每次100萬單位,隔日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但是妊娠期間可能影響胎兒,此外受母體免疫力下降的限制,治療效果多不理想,且容易復發。如對妊娠影響不大的也可等待妊娠結束后治療。
像小A司機這種情況的病人,治療以先易后難分多次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清除疣體為好,較大或有蒂的疣體可行基底直接結扎,特殊部位(如子宮頸)的疣體,可暫時擱置,否則易造成大出血,臨床實踐表明,特殊部位的較大疣體有可能在產后自行消退。
感染尖銳濕疣引起胎兒畸形的概率不大,在病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可以繼續妊娠、生育。但妊娠尖銳濕疣病灶在陰道部位或者外陰部位可生長迅速,病灶大、范圍廣時,分娩時易引起大出血。胎兒在經過產道時,與病毒感染的產道接觸,皮膚、黏膜的破損常可造成新生兒被傳染,為避免傳染給新生兒以剖宮產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