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淘
二人轉又叫東北地方戲,最早叫“蹦蹦”。它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又吸收百戲雜藝,發展變化而來,有著近三百年歷史。二人轉是東北黑土地上的民間瑰寶,三百多年來,像山花像野草,帶有土香野趣,充滿鄉音鄉情,開遍村村寨寨。二人轉已被推選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可稱為東北民間語言、文學、表演、音樂、舞蹈、美術的寶庫。是東北地理、歷史、文化、風物、民俗、美學的百科全書。在東北農村流傳著一句諺語:“關東(東北)一寶二人轉,看它寧可不吃飯!”
一、表演真奇妙
二人轉靠一旦一丑兩個演員,在舞臺上唱故事、說笑話、演人物、扭秧歌、模仿秀、耍雜技。演員一轉身,扮一個人物;再一轉身,又扮另一個人物,因此叫二人轉。兩個演員人少,炕頭上也能唱戲;二人扮多角時,能演千軍萬馬。二人轉又像一棵樹,二人表演是主干,還有分枝,如一人表演的單出頭,多人表演的拉場戲,民歌加舞蹈的秧歌帽等。是劇種中最多變的精靈!
二、叫你樂翻天
二人轉是丑角藝術,又稱喜劇藝術。藝人說:“寧唱歡了,別唱蔫了?!背3J钦齽∪こ?,悲劇喜唱,寓莊于諧,有理取鬧?!俺蟆笨刹皇钦娉螅宿D要求丑中見美,笨中求巧,傻中見乖,呆中求俏。多利用相聲般的說口和五官移位變形、形體動作滑稽等,逗觀眾開心。人們欣賞二人轉,常常被逗得樂翻天,一天疲勞全消失。
三、繁花似錦節目多
二人轉有優秀節目五百多個。代表作品有《大西廂》、《包公賠情》、《楊八姐游春》、《豬八戒拱地》、《三只雞》、《摔三弦》等。
二人轉《大西廂》是二人轉藝班的看家戲。唱的是“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長達3600句唱詞,可唱一天一夜。唱詞中有人物贊、觀路景、觀花篇、聽琴篇等,優美動情、有趣好玩兒!
拉場戲《摔三弦》唱的是盲人張志懷抱三弦,到處唱曲算命騙錢。巧遇未過門的兒媳愛華。聰明的愛華反給張志“算命”,把張志家譜說的分毫不差,巧妙地幫助張志破除迷信。
四、走出黑土地
從前,二人轉演出在莊稼院、大車店、茶館等地。如今,二人轉已登上大雅之堂,進入城市大劇場。在東北一些省市縣,都設有專業藝術團,業余演出隊遍布民間。遼吉黑三省及一些市的藝術研究所,都有專家學者從事二人轉藝術研究。二人轉的一些相關知識和理論還進入大學課堂,進入到國際學術會議,登上了國際演出的領獎臺。
五、新星燦爛耀人眼
進入21世紀,二人轉如一顆新星騰空而起,格外耀眼。二人轉還進入熒屏,成為電視節目的一道靚麗風景線。二人轉這一民族民間藝術瑰寶,必將更加絢麗多彩,給人們帶來無盡的歡樂!
(責任編輯徐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