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京都,而京都最吸引我的是神秘而又風情萬種的日本藝妓。電影《藝妓回憶錄》讓我對她們的生活好奇萬分。
日本是傳統文化色彩很濃的國家,茶道、花道、相撲都蜚聲海外,而獨特的“藝妓”,更堪稱日本藝術史上的奇跡。現在,日本已將藝妓視為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和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與富士山和金閣寺并稱為日本的“三大名片”。
日本藝妓的世界一直是神秘的,一臉濃妝掩蓋了她們的喜怒哀樂
由八坂神社發展起來的祗園是日本規格最高的繁華地區,也是京都代表性的地區。而花見小路是祗園街正中南北走向的一條保持了京都歷史古老風貌的著名街道。古香古色、竹籬紅墻的茶屋、高級餐館料亭鱗次櫛比,店頭懸掛標有“舞妓”的小紅燈籠示意店內的歌舞陪客服務,在道路的兩旁是縱橫方向能通風的用細細的方材建成的格子窗,大街的格調與舞妓的風采十分相稱,整條街充滿了濃郁的花街柳巷情趣。每到薄暮華燈初上時是最美麗也最熱鬧的時刻,白川和花見小路兩旁的木造房屋紛紛亮起迎客的燈火,低垂的竹簾下傳來酒客的談笑聲,妝扮華麗的藝妓帶著年輕的舞妓穿梭在祇園街頭,忙著趕赴一場又一場的宴席,宛若夜影中艷麗的蝴蝶。
在昂貴的餐廳和茶舍里,那些非富則貴的男人們喜歡請一位藝妓相伴,為他們斟酒、上菜、砌茶,而藝妓伸過來的溫婉手臂一折一回,讓男人們心神搖蕩。這些藝妓都有受過說話訓練,因此健談者不少,表演之余亦會陪客人談天說地,調節氣氛,而這最少也要花費1千美元。顧客給予藝妓的演出費用稱為“線香代”或“玉代”,京都一地特稱“花代”。
通常與藝妓交易的,大都是上層社會有錢有勢的男人。由于其服務對象地位特殊,她們平日深居簡出,很少在大庭廣眾之中拋頭露面。一臉濃妝掩蓋了她們的喜怒哀樂,她們在客人面前也保持著委婉和矜持,使藝妓的世界更加充滿了神秘。
有些水茶屋老板對旗下的茶汲女開始有計劃的訓練這就是藝妓文化的雛形
京都被譽為藝妓文化的發源地,而京都藝妓起源于約17世紀的京都八坂神社所在的東山。八坂神社是京都眾多神社及寺廟中一個非常著名的神社,且歷史悠久。據說,當時參謁八坂神社的人很多,附近聚集了很多商店,形成了一個商業圈。其中有許多讓各地信徒暫時休憩的“水茶屋”,在“水茶屋”工作的女服務生稱為“茶汲女”,有些茶汲女用歌曲、舞蹈來吸引客人,久而久之,這種商業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在這種良性循環下,有的水茶屋生意越來越好,規模開始擴充,服務范圍也不斷擴大,水茶屋開始供應酒、高級料理等。茶汲女的表演成為重要的商業手段,有些水茶屋老板對旗下的茶汲女開始有計劃的訓練,這就是藝妓文化的雛形。但是由于成本的原因,與其每家店都自己供養及訓練藝伎,倒不如集中培訓,有需要時再請來表演,更能發揮經濟效益,隨之被稱為“置屋”的專業培訓中心及從業者應運而生,從此藝妓開始以藝人身份待客作藝。
到了18世紀中葉,藝妓作為一種職業被合法化,其職業規范和習俗也隨之確立,只賣藝不賣身的行規被廣泛接受,表演項目也逐漸增多。
日本舞伎與藝伎聞名世界,到訪日本的外國人自然都想看看舞伎或藝伎的表演,然而京都很多茶屋有一個“不招待生客”的規矩,沒有常客介紹不會接待首次光顧的客人。不過,請不要喪氣,如果僅想觀賞作為傳統藝術的日本舞蹈表演,可以像我們那樣,觀看舞臺公演。舞臺公演一般在茶屋集中的祇園甲部、祗園東、宮川町、先斗町和上七軒等地的花街進行。每條花街都擁有自己的藝妓培養學校和歌舞表演場,表演的舞蹈流派各不相同。
祇園的代表性建筑是祗園甲部歌舞練場,這里有一個用來介紹日本古典文藝傳統劇目的小型祗園劇場。每年4月,藝妓在這里表演“京都舞”,展現藝妓風采和日本古典歌舞藝術。游客可在這里一次性集中地觀賞到古琴、雅樂、狂言、舞妓的京舞、文樂等各種日本古典文化藝術的代表節目,身著藍地和服的20名藝妓和舞妓一登場,全場立刻被華麗的氛圍籠罩,演出分別描繪京都的四季之美。最后一幕以櫻花盛開的清水寺為背景,舞妓們獻上優美舞姿,博得滿堂喝彩。演出時間大約為1小時。
在日本,想做藝妓要求很高,條件苛刻,學費昂貴,并非一般家庭可以承擔的。而且學藝歷程艱辛且漫長,學習的內容繁多,其中包括日本文化、禮儀、語言、裝飾、詩書、古琴,鞠躬、斟酒等,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嚴格的要求,就連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如坐立行走斟酒倒茶也都經過細細斟酌推敲,處處使自己顯得優美雅致、風度翩翩。藝妓天生麗質、氣質脫俗,通過了重重嚴格訓練,其悟性和毅力也絕非常人所及,并有非凡的修養。在日本人的觀念中,女孩子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藝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藝妓的服裝也屬和服,但卻與普通和服有一定的區別。普通和服后領很高,通常能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嚴實實,而藝妓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并且特意向后傾斜,讓藝妓的脖頸全部外露。因為女子的脖子后背脊椎被日本男人認為是性感的標志,而藝妓通常都會在脖子后面畫"三足",刻意露出一些沒涂白,讓人有無限遐想。藝妓的和服華麗,做工、質地和裝飾都十分講究,異常昂貴,一套服裝也要幾十萬甚至上百萬日元。
藝妓化妝也十分講究,用料也以傳統原料為主,她們會用一種液狀的白色顏料均勻涂滿臉部和頸項,看起來猶如雕飾華美的人偶一般。
藝妓生活在幾乎與世隔絕的小天地中,深居簡出,自理能力很差,由專人照顧她們的起居飲食。她們之間形成一個小圈子,一般人很難窺探她們的生活,從而造成了人們對藝妓生活的好奇和興趣。在公開場所通常只能見到藝妓行色匆匆地從住地趕往茶社,或從茶社趕回住地。
編輯劉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