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廷
本周大盤繼續上攻,上證指數從2132點反彈以來,已經收出了六根陽線,市場強勢特征明顯。本周地產股,券商股都有不錯的表現,從底部反彈以來的超額收益明顯。我們統計了一下,從2132點以來,漲幅超過20%的個股是1130個,不到總數的一半,投資者年初以來的收益情況也各不相同,有的投資者已經收益20%,甚至30%以上,而有的投資者只有不到10%。
我們拿兩個股票來比較,一個是海通證券,一個是中國聯通,假設有兩個投資者分別滿倉買了這兩個股票,那么前者的收益是25%,后者的收益是-1%,相差26%。很明顯,同樣是操作一波反彈行情,收益差距卻如此之大,這就需要我們去分析歷史上反彈行情中漲的比較好的行業和個股,爭取在以后的反彈中取得超過平均數的收益。
在分析行業的彈性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技術分析上對反彈的定義。其實無論將技術分析如何包裝演繹,其本質在于需要回答一個問題:趨勢是否會延續?道氏理論一直在論述的就是趨勢與反轉,間有中間態的震蕩,被認為最神秘的波浪理論也都是在總結趨勢與反轉,只不過我們的絕大多數都最終迷失在大浪、中浪甚至細浪、微浪之中。所以,我們對于技術分析的反彈就是一個從相對低點到一個相對高點的運動過程,只有等低點和高點出來之后,才知道這是一個波段。
以上證指數為例,去年從2661到3067點是一個反彈波段,從2307到2536點也是一個反彈波段。那么,在統計行業超額收益的時候,我們會把時間節點就選在這兩個波段的起始點和終點。投資者可以在股票軟件上,將各個行業的漲跌幅按照這個區間來排序,于是我們發現了下面的規律。行業彈性較高、適于短期靈活調整、市場上漲時應超配、市場下跌時應低配的行業主要有:化學纖維、證券、金屬制品、房地產開發、有色金屬冶煉與加工、光學光電子、園區開發、化學原料、石油化工、建筑建材、環保工程及服務等。行業彈性較低、適于中長期持有、市場上漲時應低配、市場下跌時應超配的行業主要有:食品加工制造、機場、飲料制造、高速公路、鐵路運輸、通信運營、化學制藥、港口、中藥、醫藥商業等。很明顯,我們前面提到的兩個個股海通證券和中國聯通分別屬于彈性高的和彈性差的,而這波反彈行情漲幅第一的羅平鋅電也屬于彈性高的行業。而從行業的角度看,從1月6日至今漲幅前兩名的分別是有色金屬和煤炭行業。所以,以后在操作階段性的反彈行情中,從選股的角度看,一定要在高彈性行業中選,才能取得跑贏指數的收益。
上周六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很多投資者都理解成是利好,但仔細分析目前市場的流動性、供求關系等,依然不容樂觀。今年2月前兩周,四大行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300多億,截至上周日也僅為700億,而1月前3個交易日就達到500億之多。加之1月存款創紀錄的流出8000億,降準或許更多是為了對沖流動性基數的減少,其邊際效應遠小于市場預期。從供給端而言,隨著市場的反彈,融資壓力也隨之上行,截至上周共有410家企業IPO待審,這些潛在融資壓力不容忽視。
另一個隱患就是基本面,雖然2月匯豐PMI由1月的48.8回升至49.7,但2月新出口訂單驟降至47.4,創8個月新低,結合1月進出口同比雙下滑的走勢,歐債危機的沖擊已經開始顯現。目前歐債危機遠未解決,僅得到暫時緩解。以希臘為例,在第二輪援金用完后,其很可能馬上需要規模約為2450億歐元的第三輪援助,依靠將問題延后的辦法治標不治本,其對我國出口的沖擊也不會輕易消退。
證監會近來一直都在倡導藍籌投資,價值投資,解決新股發行定價過高的問題。因此,在行情從底部起來一定幅度后,投資者更應該從公司的價值角度出發選股,根據統計,滬深300股票過去三年的平均分紅率是1.4%,遠高于整體市場水平,價值股的春天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