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文媛


經濟走弱 全年堪虞?
今年1~5月份,客車產銷16.17萬輛和15.96萬輛,同比增長10.42%和3.58%,銷量漲幅低于去年同期4個多百分點。而自4月份起,客車銷量已經連續兩月出現約5%的環比降幅。
事實上,在年初,各界人士還一致看好今年的客車市場,主要原因是,去年來利好于公路運輸的政策規劃等不斷出臺,助力今年乃至“十二五”期間的各細分市場快速發展。
去年4月13日,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了《交通運輸“十二五”發展規劃》,計劃到2015年末,國內公路總里程將達到450萬公里,每年以平均10萬公里的速度增長。36個重點城市將打造約40個集公路、鐵路、軌道交通、城市公交、出租車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的綜合客運樞紐。去年9月份又頒布了《關于積極推進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加快建設城鄉道路客運服務保障網絡,加快提升農村客運普遍服務能力。此外,還有各種有利于公交車、天然氣客車等細分市場的政策。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社會各界對校車的關注也讓今年年初的校車市場格外火熱。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分析認為,傳統市場有政策支撐,新興市場有政策拉動,不僅是2012年客車行業發展的利好因素,也有利于客車行業未來5~10年的發展。而且,當前公路客運占全國客運總量的93.3%,鐵路客運在降溫,對客車企業和客運企業而言都是良好的發展機遇。
在這一大背景下,客車銷量雖然仍在增長,但同比增幅不斷縮小,客車市場整體表現低于行業預期。佘振清研究表示,造成這一現象,“經濟大環境是主因”。他進一步分析道,“數據顯示工業增速相對去年同期下滑、利潤下降,制造業相對去年同期小幅萎縮,對商用車來說是利空因素,公路客運和公交市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據他介紹,去年許多運營公司向客車企業提交了訂單;今年實際需求的萎縮導致訂單“難產”。甚至交款也推遲提車日期,加重廠家庫存風險和費用負擔。5月份50家客車企業中有3家停產,23家同比下降,“整體處于弱勢”。
因此他認為:“今年客車市場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而客車行業當前能保持如此增幅“已屬不錯”。
對于2012年下半年的客車市場,佘振清認為:“依舊受經濟大環境的左右;整體面能否走強,很大程度上看“十八大”政策調整能否抬升宏觀經濟。全年可能難現去年的增漲勢頭。”對于年初12%增速的預測,他表示也有可能調為個位數。
除了經濟因素,對各細分市場而言,雖然政策利好成分多,但也有不少“隱憂”。
大客走高 出口助力
今年以來,大型客車的表現非常突出。據統計,一季度大型客車銷量達16811輛,增長11.98%。相比之下,前兩年增速迅猛的輕型客車銷量18879,同比增長僅4.78%。
佘振清分析認為,在宏觀經濟增速趨緩的影響下,大型客車的表現“依然可觀”。即使剔除校車因素,大型客車銷量也在高速增長。他還指出,大型客車的走高,出口功不可沒。在今年的經濟走勢影響下,國內的需求非常有限。
從今年一季度來看,客車出口的確表現不俗。有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客車出口7080輛,比去年同期多銷售2196輛,增幅為44.96%,遠大于行業的整體增幅。出口銷售額為246101.55萬元,增幅達88.10%,利潤空間增大。其中大型客車銷量達4387輛,增幅為95.54%,出口金額194253.42萬元,增幅為133.03%,勢頭最好。大型客車也成為拉動出口的主導力量。
在交通運輸部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提出“鼓勵發展大中型高檔客車”,實現運輸裝備標準化、專業化。業內有分析人士認為“十二五”期間大中型中高端客車的市場份額升至40%,對當前及今后幾年的大中型客車而言都是好事。
但在去年,工信部和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提高大中型客貨車安全技術性能加強車輛〈公告〉管理和注冊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其中“取消臥鋪”、“9米兩開門”、“11米以上全承載”等規定被不少業內及企業人士指為“影響生產秩序及成本,非常不利于行業發展”。佘振清表示,這些規定對上半年的客車市場影響尚不十分明顯,但會在下半年特別是9月份以后顯現出其不利的一面。
公交緩增 校車“退燒”
近年來,公交車在客車市場的比重一直穩步增長。去年起國家推出的“推進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組織開展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等政策都將“對拉動公交客車市場進一步高速發展會有非常積極的效果”,佘振清表示。
但到目前為止國家仍然實行緊縮回收的貨幣政策,存款準備金降低的水平尚不足以真正降低銀行貸款門檻,造成不少公交公司因資金從緊而減少購買。
據統計,前4個月公交車銷量為17479輛,同比增長5.86%,與旅游客車、校車等相比都低于平均漲幅。
佘振清表示,值得擔憂的是農村客車適應車型,今年前5月銷量均有下降,其中5~8米的座位客車銷量同比下降20.33%,5~8米的公交客車下降22.31%,影響了整個公交車市場的漲幅。據他分析:“這與前幾年的汽車下鄉有直接聯系,在汽車下鄉政策的拉動之下,農村的汽車保有量直線上升,本來就不太順暢的農村客運秩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對于近期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出臺的傳言,佘振清表示如果傳言成真,這一細分市場下半年可能真的“扛不住了”。他由衷希望“農村客車別受池魚之災”。
對于從去年年底開始成為焦點的校車市場,有數據表明,1~5月校車的累計銷量為10022輛,占比11.07%,而一季度累計銷量已有6489輛,占比12.54%,比重回落。而經過年初的爆發式增長后,漸有“退燒”之勢。
國家近期相繼出臺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等法律法規,雖一定程度規范了校車市場及運營制度,但對于市場銷售而言,卻并非利好。佘振清解悉說,根據政策精神,校車被劃歸公交車范疇,作為公交車輛的補充,并非獨立市場。因此之前的市場容量、利潤、對整個客車市場拉動作用的判斷都應調低。
事實上,不少企業已經清醒認識到這一點。大金龍副總經理徐向表示,經歷之前的迷茫與狂熱之后,企業對校車市場的認識和行動也趨于理性。這也有助于校車市場回歸常態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