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腋臭是一種以腋窩發出特殊臭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皮膚病,該病具有遺傳傾向,與多汗癥常同時存在,青年女性尤為多見。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會交往,給其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治療心理迫切。傳統治療主要是外科手術,激光,高頻電離子等方法為主,通過去除腋毛區皮下脂肪及大汗腺組織達到治療目的,普通外科手術效果確切,但并發癥較多,且術后易遺留瘢痕,患者不易接受。激光,高頻電離子等由于方法繁瑣及方法局限,使得治療不徹底而療效欠佳,為了尋找一種更加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2009年2月~2011年10月,我科采用超脈沖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32例腋臭患者,取得了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腋臭患者共32例(男4例,女28例),年齡18~44歲,平均31歲,病程1~25年,既往均未接受過手術或激光治療。所有治療患者均為非瘢痕體質。
1.2治療儀器和方法
1.2.1儀器設備:采用超脈沖二氧化碳點陣激光治療儀(北京華普領航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波長1060μm,輸出功率30W,脈寬0.1~10ms連續可調。光斑0.12~2cm,點間距0.1~5mm,脈沖重復1~5次。使用脈寬調節能量大小。
1.2.2治療方法:患者取仰臥位,雙臂上舉屈肘置于頭下,充分暴露腋窩,剃除腋毛并常規消毒,用2%利多卡因約10ml+0.9%氯化鈉10ml作雙側腋窩浸潤麻醉。將超脈沖CQ點陣激光治療儀調至點陣模式,功率30W,脈寬10ms,點陣圖像為正方形,圖像直徑1cm,點間距1~1.2mm,脈沖重復2次。手術方式為蓋章式,治療范圍超出腋毛覆蓋范圍約1cm。雙側手術時間約20min。術中可見腋下皮膚組織迅速呈點陣狀氣化,孔深約4~5mm,并有黃色混濁液溢出,并散發出刺鼻性臭味。術中及術后未見明顯滲血。
1.2.3術后處理:術后使用無菌紗布包裹冰塊冰敷局部30min,百多幫軟膏涂抹患處,每天2~3次,共7天。平時盡量上肢外展,避免肩關節劇烈運動及上肢負重,保持局部干燥。系統使用抗生素5~7天。
1.3療效判定標準Ⅲ: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即以感覺無氣味為0分,以想象中氣味最嚴重為10分,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半年讓每位患者根據自己腋部氣味嚴重程度打分,改善率=(術前評分一術后6個月評分)/術前評分×100%。改善率980%為治愈;80%>改善率≥50%為顯效:50%>改善率≥20%為有效;改善率<20%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
2結果
2.1治療效果:32例患者,隨訪6個月,其中治愈25例(78.1%),顯效4例(12.5%),有效3例(9.3%),無效O例,總有效率為90.6%。
2.2不良反應:絕大部分患者創面在7~12天后愈合。術后6例患者發生腋部皮膚淺表感染,給予系統抗生素結合局部換藥1周,均痊愈,無1例愈合后出現點狀瘢痕。
3討論
腋臭是人體大汗腺的過度分泌,其產物在皮膚細菌分解下產生的難聞的臭味。腋下大汗腺主要位于真皮與皮下脂肪交接層和皮下脂肪淺層,部分患者真皮淺層也有,真皮淺層和皮下脂肪深層沒有大汗腺分布,大汗腺分布平面以毛發外0.5~1.0cm基本消失,越接近中央密集越大。激光治療腋臭主要是通過激光的熱效應,使大汗腺、毛囊及附屬組織脫水、蛋白變性、凝固達到消除臭味目的。以往普通二氧化碳激光或高頻電針的治療方式是對準每個毛囊進行燒灼,不僅費時(約1h),同時治療深淺不易控制,而且毛囊皮脂腺開口處容易遺漏,特別對于腋毛稀少的患者由于毛囊辨認困難使得治療盲目,是造成腋臭患者術后療效不佳的主要原因。點陣激光治療原理是,每個微損傷區周圍形成環形組織凝固帶或熱損傷帶,在外圍為未損傷的正常組織,從而使治療后皮膚迅速恢復,無需休假,無傳統剝脫性治療風險。超脈沖二氧化碳點陣激光采用點陣模式治療腋臭,其優點是治療密度大,覆蓋廣,毛囊及皮脂腺開口不易遺漏,治療深度可控,可達4~5mm,提高了術后治愈率;同時操作簡單,縮短了手術時間,極大方便了手術者。由于腋下皮膚及皮下脂肪較厚,大汗腺分布較深,筆者術中采用了功率30W,脈寬10ms,點間距1~1.2mm,脈沖重復2次,治療能量和治療密度相對較大,但術中局部未見明顯滲血,術后患者自覺疼痛輕微,均可耐受。部分患者術后局部皮膚出現輕微感染,通過對癥處理后均獲得痊愈。通過術后6個月的回訪,32例患者總有效率達90.6%,局部無1例留下瘢痕,患者滿意度高,不良反應低,不失為治療腋臭的又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