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金火
網絡導報記者日前接到網友投訴,稱有一家企業在沒有獲得直銷牌照及國家藥字批準文號的情況下,宣稱其由秘方研制的系列產品和火療技術能“包治百病”;其銷售過程既沒有店鋪,也沒有常規的銷售代理,而是通過人拉人、口傳親授的方式秘密開展的。在利益的誘惑下,不少人加盟其中,致使沒有經過科學驗證的“配方”產品不斷流入市場。
上述企業就是座落于天津武清區的權健(天津)自然醫學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經過幾番努力,最終體會到了其超強的“影響力”。
能“包治百病”卻沒有國家批準文號
在知情人的安排下,記者進入到該公司進行了一次內部“體驗”。
在一間兩居室里,經銷商王彬向記者展示了該公司的主打產品——權健火療和正骨基產品。
王彬一邊向記者介紹一邊演示說:“所謂火療,就是先在患者皮膚上貼上一層薄膜,然后再敷上兩層濕毛巾。”記者只見他在濕毛巾上面撒上酒精,點著火后,再拿起另一條濕毛巾重復蓋上、拿起的動作,如此循環往復多次。
“這兩層濕毛巾的邊緣要擰到不會出水,不能讓水和酒精溢出毛巾,最上面再蓋上一層濕毛巾即可。這是公司的主打產品,療效好、操作也很簡單,只要反復做上幾次就可以完全學會,做完后涂抹上我們配套的火療精油便可以了。”王彬對記者說,“這個產品治療癌癥、糖尿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疑難疾病,都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他還向記者列舉了權健的中藥飲劑、火療用品、保健鞋墊、本草女人香等其它產品,以此證明公司的實力和前景。談論過程中,王彬表示這些產品技術都是來自原公司老總——束昱輝。束昱輝通過挖掘中醫藥文化,研究出這些產品的配方,極大地推動了中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然而,就在記者查看產品時發現,其產品外包裝和說明書里均沒有任何藥字和醫療器械批號的體現。對此,王彬表示,相關批件正在審批中。上述說法,記者在該公司總部的工作人員口中也得到了一致的認同。之后,記者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網站,也未查到相關產品的批號。記者在武清區藥監局與藥監局副局長王聿旺的交談時,王副局長表示:“這家企業沒有藥品批號,是食品企業。”
那么,使用沒有藥品審批文號的藥品,會不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危害呢?對此,記者聯系到了中醫專家高益民,他表示,中醫民間配方雖有一定的療效,但未經科學臨床試驗成為治病處方,使用不好會引起一些負作用,建議普通患者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使用,不要偏聽偏信,盲目跟風。
令人頭暈的多層報酬分配制度
如果說產品的神奇功效能夠引起消費者的興趣,那么該公司的報酬分配方式更讓消費者心潮澎湃。
與王彬一起的講師張強向記者介紹:“購買公司產品達到960元就可以成為會員,成為會員后就可以發展自己的下線,從而達到還本賺錢的效果,這也是公司的懶人致富計劃。如果是經銷商級別的話,獲得的報酬會更多。”
消費達到960元,在網上注冊開通后,以后買產品的時候就可以享受打折優惠。如果想把權健作為事業來做的話,就可以開3份單,就是投資3個960元,在網上注冊3個號。只需要用自己的賬號(加入時獲得的ID)建立A、B兩個業務區,即當A、B區各發展一位健康代表時,A、B兩區就達到平衡,按1:1的比例對碰,這時就可獲取100元推廣獎,每周最高達10000元。當首次累積獲得推廣獎200元時,即累積產生兩次對碰后,公司于次周將返還本金1000元。
當個人零售業績累積達到了1000元時,需要向公司交納800元,剩下的200元就是自己獲得的零售利潤。如此一來,才可以獲取上面第二層和下屬第二層、第四層,共計11人每人每周推廣獎的10%,如果是兩個區發展平衡的時候,就是21人的10%,即推廣分紅獎,發展的團隊越大,可以得到的提成就越高。小組銷售業績積累達到3000元,兩邊都是10:10的時候,就上升為星級健康代表,之后可以獲得小組分紅,還可以獲得小組8%的零售管理獎。當組建的星級小組越多,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管理獎,還可以升級,直至升為鉆石健康專員、雙鉆健康專員,甚至皇冠健康專員。成為皇冠后,可以成為董事,獲得10%董事分紅。
……
“公司現在是多樣化的計酬模式,集合了雙軌、級差、矩陣、電子商務、單區分紅,非常適合普通人的發展,也非常容易推廣。”王彬向記者表示。
最后,按記者要求,他提供了公司內部的一份詳細的分配制度文字資料。資料內容復雜得讓人看著發昏,難以從中看出通過這種分配制度到底能分配到多少錢。
相關部門稱取證難難查處
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這種銷售方式,不禁讓人聯想起國家一直都在嚴厲打擊的傳銷模式。那么,權健公司的這種銷售方式到底算不算是傳銷呢?
天津市武清區工商局副局長周新生向記者作出了解釋,他表示,查處傳銷是非常困難的,主要難在取證上,傳銷公司人員警惕性非常強,一些有力證據是不會讓外人輕易發現的,除非有內部人掌握核心資料向外界舉報,工商人員在辦案中很難掌握到有力的證據,因此也就定不了性,對發現有傳銷嫌疑的大規模聚會活動,只能是采取驅散的方式。
周副局長在作了上面解釋后,又繼續對記者說:“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接到舉報權健公司涉嫌傳銷的相關信件或材料。但是,武清區政府一直非常重視對于傳銷案件的查處,到目前還沒有出現過傳銷案件。”周副局長告訴記者,若要舉報傳銷案件,最好能取得案發經過的證據并得到當地工商部門的認定。對于記者提供的該公司的產品的宣傳資料,周副局長表示可以部分采納,但仍需繼續提供能夠證明資料真實性的材料,那樣有關部門才可以查處企業的虛假宣傳行為。
武清區藥監局副局長王聿旺也向記者表示,權健公司以食品代替藥品宣傳的行為,曾在2011年受到過384萬元的處罰,藥監部門已責令其更改產品包裝說明。但是,由于不是藥品,企業的虛假宣傳查處不屬藥監局管理,所以只能由工商局查處。
衛生局辦公室沈浩主任則表示:“該企業我不知道,應該不歸衛生局管,企業工作人員沒有醫師資格。具體情況等了解后再作解釋。”
此外,記者還從相關資料上了解到,權健公司的銷售頭目歐陽某某(又名汪某)曾因組織傳銷于去年4月被山東省聊城公安局東昌府經偵察大隊立案查處。
(注:文中王彬、張強為化名)
相關鏈接
何為傳銷?
根據2005年8月10日國務院第101次常務會議通過的《禁止傳銷條例》(第444號國務院令),傳銷是這樣定義的: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對于組織領導傳銷罪的界定
為了更有效地打擊傳銷違法犯罪活動,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2009年2月28日)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七)增設了“組織領導傳銷罪”。
近年來,以“拉人頭”、收取“入門費”等方式組織傳銷的違法犯罪活動時有發生,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對這類案件主要是根據實施傳銷行為的不同情況,分別按照非法經營罪、詐騙罪、集資詐騙等犯罪追究刑事責任,并沒作出專門的規定。為此,刑法修正案(七)新增了相關條款:組織、領導以推銷商品、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為名,要求參加者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等方式獲得加入資格,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展人員的數量作為計酬或者返利依據,引誘、脅迫參加者繼續發展他人參加,騙取財物,擾亂經濟社會秩序的傳銷活動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