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歷史性的移動互聯產業轉折期,中文專業和大學教師出身的韓穎又一次成為標志性人物。此前,他曾受邀加盟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企業——亞信,為亞信在中國電信骨干網的建設中開拓市場;隨后,又加盟中國網通的創始團隊,到力于中國的寬帶網絡建設。
按照韓穎的說法,中國的互聯網發展經過了“窄帶十年”、“寬帶十年”之后,如今已進入“移動互聯網十年”,每一個十年,都釋放出大量的互聯網創新企業。而韓穎本人的幸運之處,就在于他每一次都及時出現在“行業初創時期“。
行業初創時期市場空白多,機會更多,但只有能夠堅持并果斷抉擇的人或許才有望勝出。在2007年創業之后,韓穎曾經抓住中國移動雙向收費改為單向收費的關鍵時期,開發了一個電話小軟件,一年賺了900多萬。奧運期間,又為央視網(現在的CNTV)進行手機視頻、WAP等核心內容的技術支持,成功打造了“手機看奧運”的技術平臺,但隨后,他果斷砍掉了手機視頻和WAP業務,集中所有人力資源專注于手機雜志的核心產業鏈運營中去。
盡管在IT及通信行業有著赫赫戰績,但韓穎覺得VIVA的未來還在于通過更具創新性的信息重組產品和更規范的標準化服務贏得市場、用戶與合作伙伴的認可。這種理念體現在VIVA的日常運營氛圍中。采訪韓穎的哪一天,由于約見的時間還有幾分鐘,剛好韓穎辦公室還有客人在談事,于是VIVA市場部的李總建議我參觀一下她們的辦公區。
跟很多大型互聯網企業一樣,VIVA占據了整整一層樓,其中是密密麻麻的電腦和員工。每個辦公區承擔一個工序,第一個辦公區有幾十號人,負責來自雜志社的當期電子版拆分,另一個區重新進行手機電子雜志制作,接下來一個區,有數十號技術人員解決其在各個平臺上的實現問題。最后一個辦公區,則有數十號內容、渠道、市場、營銷等人員負責推廣VIVA并產生收入。
參觀了一圈,我們來到了韓穎的辦公室,赫然在目的是一些明清式的家具,讓人有些意外。我們就在這個明清家俱的世界里暢談關于IT產業的事情。
這種感覺,實在有點“穿越”。更令人意外的是,韓穎居然還是一位晉商。就在這樣的一連串意外中,韓穎用他的平板電腦展示VIVA的個性化閱讀平臺—VivaMe維我。他幫我找到了我感興趣的汽車圖片,關于汽車的視頻,甚至還找出來海量的車模。
“搜索只能做到我把這些關鍵詞都搜上來,然后你再點開看和關鍵詞直接相關的內容。而我們的VivaMe則是以用戶興趣為中心,將信息控制的權利和自由交給用戶,讓每個用戶成為自己的主編,創造出只屬于自己的信息日報。和VivaMe的互動越多,它為你遞送的內容越精準,VivaMe代表了下一代興趣發現和個性化閱讀趨勢。”
古典情懷、時尚眼光、IT與通信產業中的風云縱橫……這一切構成了韓穎人生歷程中的背景色。
當我們回想到明清之際晉商由傳統產業進而開創中國現代金融產業的一幕時,又不能不從這位晉商的淡定和智慧中,發現其勃勃雄心和欲望:“你知道一家公司叫思科,這家公司前前后后一共完成120多次收購,它變成一家超級公司,思科有一年公司的市值曾經超過波音公司。這真是了不起,互聯網其實有很大的想象空間,我對中國互聯網將來最大的呼吁就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