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營養
2001年,法國政府制定了新的學校午餐營養指南,規定學校午餐必須健康衛生營養均衡,脂肪應非常少,每餐必須包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很多學校自己聘請營養師,營養師會與家長委員會合作確保午餐健康衛生營養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法國,小學和初中都禁止設立出售快餐食品和軟飲料的自動售賣機;而且,學校也從不會迎合學生的喜好,提供漢堡包等垃圾食品。
英國公立學校的午餐通常承包出去,出售的是油炸快餐,比如薯條、炸雞塊、披薩餅和餡餅等垃圾食品。在很多英國人看來,他們的學生午餐簡直就是丑聞。
在美國,政府制定了專門的飲食標準,學生午餐必須達到這一標準。該標準規定,每份午餐中,來自脂肪的熱量不能超過30%,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不能超過10%。不過,有美國營養專家稱,美國農業部為學生午餐所采購的原料從營養角度來說都是最差的。
在日本,某一天的學生午餐品種在全日本所有學校都是一樣的,菜單由營養9幣制定,每天變化。如今,在日本,學校午餐主食為面包或面包卷,主菜既有冷面、麻婆豆腐等各種亞洲美味,也有意粉、海鮮濃湯等西式風味。
關鍵詞衛生
學校午餐的衛生安全問題一直是各國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在美國、日本這些推行學校午餐半個多世紀的發達國家,學校午餐的安全事件也常常是媒體熱點。
2011年2月,日本北海道一所高中的一道西蘭花沙拉放倒了超過1500名學生、老師和教職人員。調查發現,這道沙拉在制作過程中被污染。同年,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之后,神奈川縣一所學校的午餐牛肉中發現了放射性物質,讓學生家長憂心忡忡。在東京,許多日本家長向政府提交聯名請愿書,要求學校對學生午餐進行特別安全檢查。
在美國,有媒體在暗訪一些學校食堂后發現,死老鼠就在廚臺下,蟑螂在骯臟的地面來來去去,孩子們吃飯用的餐具沒有清洗干凈。有統計顯示,美國學校曾發生300起食物安全事件,涉及1.6萬名學生。這些報道和事件促使美國政府采取措施,提高了學校午餐的安全標準,加強了對學校午餐的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在鐵路安全等領域事故頻發,但就學校午餐的安全性而言,印度的紀錄卻非常良好。
關鍵詞費用
學校午餐是否免費因國家而異,不過,即使同是發達國家,有的國家提供免費學校午餐,有的提供低價午餐,有的則干脆不提供學校午餐。
美國從1946年起向全國公立及部分私立學校的中小學生提供免費或低價午餐,如今,每天有超過3000萬美國學生食用學校午餐以及早餐。法國學生要為午餐支付半價,另外一半費用由學校承擔。
日本1952年起推行小學免費午餐,1954年將初中生納入。如今,日本90%的小學生和82%的初中生都吃學校午餐,每人需支付250日元-300日元的材料費。
印度是最早向學生提供免費午餐的發展中國家中之一,免費午餐計劃1925年就開始推行。如今,在印度公立學校,特別是受資助學校,學生都可以吃到免費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