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姝


持續幾天的陰雨天氣,宜昌市一直被霧氣籠罩,然而城市里卻并不沉悶,一群公益人正在熱火朝天地張羅著即將舉行的公益戰略合作共建簽約儀式。 5月25日下午,宜昌市人民政府、湖北省總工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合作共建簽約暨捐贈儀式準時舉行,儀式上,宜昌市政府與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簽訂了公益戰略合作協議。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向宜昌市總工會“12351驛站”捐贈300臺聯想電腦、1100輛自行車、1100件工作服裝、2臺彩超設備,捐贈價值達數百萬元。
據宜昌市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樂成表示,此次政府與基金會達成戰略合作,兩者已不再只是捐贈與受贈的單向關系,而是演變成了合作伙伴,是循環互助的的雙向關系。基金會的捐贈和支持,將對推進宜昌市的社會民生建設、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近幾年宜昌市在社會管理工作上不斷創新,通過建立職工(農民工)信息服務平臺,及時傳遞各類信息,收集匯兌職工訴求,實現“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全程化服務”,并從建立四種機制開始逐一展開。一是建立綜合服務資源對接機制,掌握職工(農民工)實際需求和就業崗位、就業培訓、家政服務等信息資源,實現兩者對接;二是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在企業和職工(農民工)發生勞動爭議糾紛時,工會通過與人社等部門聯動式調解,及時將勞資糾紛調處在基層;三是建立困難職工、勞模管理機制。掌握并全程跟蹤服務困難職工、困難勞模;四是建立職工法律援助長效機制,工會與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網絡實行有效對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為困難職工提供法律援助。
與此同時,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也在積極探索新的公益發展模式,一方面延續傳統募集捐贈運營模式,另一方面跳出這種單一方式,不斷拓展多元化的公益形式,從提供各種物資捐贈,到利用電視、雜志、圖書等多種媒介傳播新知識,再到與政府戰略合作推出創業講堂,不斷涌現新的思路、新的模式,促進了公益事業的發展。據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資源協作部主任婁垂新介紹,此次戰略合作,基金會首先向宜昌市捐贈數百萬元物資,之后還將繼續支持宜昌市困難職工(農民工)幫扶、救助、公益培訓等多個項目,為促進社會公益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據悉,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還將陸續對宜昌市總工會“工會12351驛站”建設、困難職工幫扶與救助、困難職工公益培訓等項目給予支持,并將宜昌作為基金會圖書、物資、現金、股權捐贈等公益項目的示范推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