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偉
我是一名老年男性,今年73歲。去年體檢查血壓為160~170/80~90毫米汞柱,遵醫囑服用降壓藥比索洛爾、氫氯噻嗪,后在社區醫院檢查心電圖,診斷為頻發早博、竇性心率不齊,滴注丹參酮并口服中成藥步長穩心顆粒進行治療,血壓基本正常,但自我感覺有時心臟不舒服,胸悶、心慌、氣短,去醫院檢查心電圖又沒發現問題。我想請教專家,服降壓藥會有哪些不良反應?早博與服降壓藥有關嗎?
湖北 連讀者
連讀者: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現在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高血壓的毛病。中、重度高血壓如不及時治療,5年之后約有一半左右的患者會發生心腦血管并發癥,年齡越大越易發生。輕型高血壓如不治療,7~10年后約10%的患者發生左室肥大、視網膜病變、腦血管疾病、心臟以及腎功能障礙甚至衰竭。
因此, 高血壓需要積極治療。治療原則是早期、長期(終生)、積極治療。治療目標是降低血壓,減少并發癥。高血壓的治療分為一般治療和藥物治療。
一般治療主要指生活方面的調整。要求患者從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入手。飲食方面,包括減少鈉鹽、減少膳食脂肪并補充適量優質蛋白,注意補充鈣和鉀,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煙戒酒、科學飲水,多吃降壓類食物,比如芹菜、茼蒿、莧萊等。起居方面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肥胖者適當控制食量和總熱量,適當減輕體重,不吸煙。
藥物治療就是指降壓藥物治療。根據病情合理使用降壓藥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對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以及防止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都有作用。降壓藥物種類很多,各有其特點。藥物治療應該根據高血壓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程度及合并癥等情況選擇藥物,進行個體化藥物治療。目前常用的降壓藥物有:利尿降壓劑如氫氯噻嗪、β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等;α受體阻滯劑如苯芐胺、酶抑制劑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等、鈣離子拮抗劑如硝苯地平等、血管擴張劑如肼苯噠嗪等,此外還有一些復方制劑如復方降壓片、復方羅布麻片、安達血平片等。降壓藥物選用時要注意:①高血壓需長期服藥,因此,宜選用降壓作用溫和、緩慢、持久、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壓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②用降壓藥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達到降壓目的后,可改用維持量以鞏固療效,盡可能用最小的維持量以減少不良反應。建議聯合應用幾種降壓藥物治療,其優點是:藥物的協同作用可提高療效;幾種藥物共同發揮作用,可減少各藥的單劑量;減少每種藥物的不良反應,或使一些不良反應互相抵消;使血壓下降較為平穩。
您在體檢中發現血壓高(160~170/80~90毫米汞柱),目前服用2種降壓藥治療,比索洛爾屬于選擇性較高的β受體阻滯劑,一般來說,不會引起頻發早搏,但劑量過大時可引起心動過緩。有時臨床上還用β受體阻滯劑來治療早搏。氫氯噻嗪屬利尿降壓藥,小劑量(高血壓一般用12.5~25mg/日)一般不會引起水、電解質紊亂,但長期使用有可能引起低血鉀,而導致心律失常。因此,長期使用時應定期檢查血鉀、鈉、氯等電解質,一旦有低鉀要及時補充,以避免心律失常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