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征堂
中醫認為,人體組織由血、肉、筋、骨所構成,指為“筋之梢”,舌為“肉之梢”,齒為“骨之梢”,發為“血之梢”,四梢與臟腑功能息息相關。人一過花甲之年,身體機能下降,通過對四梢的養生保健,可改善氣血虧虛,肝腎不足,從而疏通血脈、補益肝腎、延緩衰老。
筋之梢搓手泡腳常按摩。手指和腳趾為筋之梢。老人更容易循環不暢,所以常出現手腳冰冷、發麻等癥狀。為加以改善,老人平日臨睡前,可以先用熱水泡手、泡腳,促進末梢循環。泡完后,兩手互相揉搓,捏揉腳底,不僅讓身體發熱,還能讓老人睡個好覺。平時也可常做這個動作:取立正姿勢,以腳趾立地抬起腳后跟,一上一下重復多次。
肉之梢晨起做套舌頭操。舌頭是大腦的先行器官,經常活動舌頭,還能間接地對大腦進行刺激。早上起床后,將舌頭伸出、縮進10次,然后在嘴外面左右擺動5次。唐代醫圣孫思邈的養生方法之一就是“晨興漱玉津”:每天早上醒來經常運動舌頭,生出滿口津液,再徐徐咽下。
骨之梢常叩齒。腎主骨,齒為骨之梢,補攝腎氣可以壯骨固齒。可以進行叩齒運動,不僅能增強牙齒的彈力和韌性,還能固攝腎氣和促進唾液的分泌,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吃飯時細嚼慢咽,也有助于增強牙齒的力度和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此外,平時提高口腔的清潔意識,每天堅持早晚刷牙,牙齒出現問題后及時修補。
血之梢睡前梳頭,按摩頭皮。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余,氣血足頭發便烏黑亮澤,氣血衰頭發就會發白和稀疏。頭發脫落或發白是人體衰老的標志之一。老人雖然油脂分泌減少,但仍應經常洗頭保持頭發衛生,每日除了早上起床后梳頭,睡前也要梳頭,并用手指加以按摩,以保持頭發彈性,促進頭皮的血液循環。平時注意多吃一些黑色食品,如黑芝麻、核桃、木耳、阿膠、首烏等補腎益血烏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