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琪亮 李碧娥
[摘要]目的:觀察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療前牙外傷性冠折露髓的術后反應及臨床療效。方法:選擇因外傷致恒前牙冠折露髓的205例患者(520顆患牙),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6O顆。實驗組予以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療,對照組進行常規根管治療,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后7天、6個月、12個月復查,觀察術后反應并評價近期療效。結果:兩組患牙根管充填7天后復查,術后反應發生率無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6個月、12個月后復查,兩組成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與常規根管治療比較,一次性根管充填術后反應發生率及近期療效無差別,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療前牙冠折外傷性露髓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根管治療;前牙外傷;冠折
[中圖分類號]R7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6-0991-03
前牙位于口腔前庭,容易受到如沖撞,跌碰等暴力作用導致急性牙體損傷,包括牙震蕩、牙脫位和牙折。牙折按部位分為冠折、根析和冠根折。冠折露髓在口腔臨床上較多見,由于牙髓暴露,容易導致疼痛和牙髓炎癥,壞死等癥狀,如不及時治療修復,將影響患者的進食、發音和面容等。因此,減少疼痛,及時恢復患牙外形及功能,縮短治療時間,為患者的主要訴求。2O09年1月~2010年1月,筆者對205例(520顆)因外傷導致冠折露髓的恒前牙,分別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及常規根管充填法治療,觀察比較兩種方法的術后反應及近期療效,均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OO9年1月~2010年1月在廣州市花都區胡忠醫院口腔治療中心因外傷導致恒前牙冠折露髓就診的患者205例(520顆),隨機分為實驗組(一次性根管充填組)和對照組(常規根管充填組),各260顆。其中男103例,女102例,年齡18~55歲,平均(35.5±6.2)歲。上頜前牙305顆,下頜前牙215顆,共520顆。納入標準:①前牙外傷露髓在8h以內,按牙外傷WHO標準三類即因外傷致累及牙髓的冠折牙[1];②所有患牙均無明顯松動,牙髓暴露,探診疼痛,叩診無明顯疼痛,牙齦無撕裂、無腫脹、無瘺管,牙周健康,口腔衛生良好;③術前X線片檢查牙根發育完整,無明顯根折,根管無鈣化;④患者無合并頜面部損傷,無昏迷無嘔吐等顱腦損傷癥狀;⑤全身無嚴重系統性疾病,能耐受根管治療術;⑥患者同意治療方案。
1.2 材料:實驗組和對照組使用相同藥物、材料和器械,即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碧蘭公司,法國),3%過氧化氫溶液(廣東恒健制藥公司)及0.9%氯化鈉注射液(貴州科倫藥業公司),MD-Cleanser根管沖洗液(美塔公司,韓國),Glyde凝膠(登士柏公司,瑞士),氫氧化鈣糊劑(泰辰健瑞藥業公司,湖北),牙膠尖(登士柏公司,瑞士),美松根充劑(賽普敦公司,法國),拔髓針,K銼和側方加壓器(MINI公司,日本),PROPEX II根管長度測量儀和X-SMART根管治療用微型馬達(登士柏公司,瑞士),ProTaper鎳鈦根管銼(登士柏公司,瑞士),牙科X光機(柯達公司,美國)。
1.3 方法:所有患牙都在無痛條件下治療,均采用必蘭麻局部浸潤麻醉,常規開髓、去髓頂;修整髓腔,去除牙本質領,建立到根管口的直線通道,拔髓,采用冠向下法預備根管:根據術前X線根尖片用10#根管銼探查根管,根管冠方擴大(ProTaper Sx銼),并確定工作長度(Working Length,WL),順序使用ProTaper S1-S2-F1-F2,F3銼(上頜前牙統一預備到F3銼,其余根管均預備到F2銼),逐步擴大根管冠1/3、根管中1/3和根尖1/3,每換一次銼都使用MD-Cleanser根管沖洗液(主要成分EDTA),并使用Glyde凝膠潤滑根管,過氧化氫、生理鹽水大量交替沖洗根管。實驗組患牙紙尖吸干根管,試尖后用牙膠尖加美松根充糊劑側向加壓法嚴密充填根管。對照組患牙經根管預備后常規封Ca(OH)2糊劑,1周后復診,無臨床癥狀,試尖后行牙膠尖加美松根充糊劑側向加壓法嚴密根管充填。兩組患牙均在充填后再次拍X線片,評定恰填后暫封或予以臨時冠修復,1個月后永久性修復。兩組患牙均在根管充填后7天、6個月、12個月復查,觀察術后反應及近期療效。
1.4 評價標準:術后反應及療效評價術后1周觀察患牙并發癥情況,包括:①無疼痛發生;②可自愈性疼痛:有疼痛發生,但2天內能自行緩解;③非自愈性疼痛:有疼痛發生,且2天內不能自行緩解,或伴有根尖區軟組織腫脹,需提前復診[2]。術后6個月、12個月隨訪患者復查時根據自覺癥狀、臨床檢查和X線照片顯示來確定根管治療的效果。療效標準[1]:患者無自覺癥狀,牙冠修復后牙齒咀嚼功能正常,根尖周粘膜軟組織顏色及結構正常無觸痛,無叩痛,X線檢查顯示牙根完整,根管嚴密充填、恰填,根尖骨質形態、結構正常。
1.5 統計學方法:兩組間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牙根管充填1周術后反應發生情況及6、12個月后療效見表1~3。從表1可見,根管充填治療1周后復查,實驗組患牙260顆,有6顆產生可自愈性疼痛,4顆非自愈性疼痛,3顆根尖區軟組織腫脹,術后反應發生率為5%;對照組患牙260顆,其中6顆產生可自愈性疼痛,3顆非自愈性疼痛,3顆根尖區軟組織腫脹,術后反應發生率為4.62%,術后反應發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從表2可知根管充填治療6個月后復查,實驗組260顆患牙,53顆成功,7顆失敗,成功率97.31%;對照組260顆患牙,250顆成功,10顆失敗,成功率96.16%。兩組患牙治療成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從表3可知根管充填治療12個月后復查,實驗組260顆牙患牙,251顆成功,9顆失敗,成功率96.54%,對照組260顆患牙,248顆成功,12顆失敗,成功率95.38%,兩組患牙治療成功率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3討論
傳統根管治療步驟包括根管預備、根管消毒、根管充填三步,而根管充填是根管治療的最終步驟,其目的在于通過嚴密填塞和封閉根管系統,消除病原體從口腔和根尖周組織進入根管系統的途徑,隔離封閉殘留于根管中病原體,預防根管系統再感染。一次性根管治療是將常規法的預備、消毒、充填在一次就診過程中完成。其理論依據[3]是:根管內細菌不是阻礙病變治愈的決定因素,影響治愈成敗的主要因素是根管充填劑對尖周組織自愈機能的促進作用。Albashaireh[4]等認為,一次性根管治療可減少器械的使用和及時的充填,可隔絕再次感染,避免藥物消毒而致的化學性根尖周炎,減少疼痛發生。一次性根管治療能及時封閉根管,阻止根管內殘留細菌進入根尖周組織,降低了急癥發生率,避免了患者因復診不及時而延誤治療,并及時修復滿足患者的美觀要求。臨床醫生也無需在復診時再重新熟悉根管解剖形態,提高了工作效率。常規法由根管預備消毒充填多步完成,療程長就診次數多,復診期間常因暫封脫落導致繼發感染幾率高[5]。
一次性根管治療之所以未在臨床廣泛開展,主要是因為根管預備費時費力和根充術后發生急性癥狀的頻率相對較高。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筆者采取以下幾點措施:①在操作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無菌原則,準確測量牙齒的工作長度,避免超過根尖孔損傷尖周組織,筆者采取根尖定位儀和拍試尖片相結合的“雙保險”方法,保證所有操作均在根管內進行;②當牙髓有活力時最好采用阿替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局部浸潤麻醉,在確保無痛情況下,有利于徹底清除牙髓,減少根管內滲血,術野清晰;③采用冠向下預備方法,通過完善的機械鎳鈦預備輔以Glyde凝膠潤滑根管,徹底去除根管內感染源,不易發生根管偏移,省時省力;④采用有持續消毒作用的根管充填劑嚴密充填根管,本實驗根管充填劑選擇美松根充劑,其特點是自凝聚合的根充劑,不含丁香油,含有環氧樹脂和氫氧化鈣,阻X射線,硬化時間長,并可促進根尖繼發性牙本質形成,將根尖感染的可能降低到最小,有效消炎止痛和較強的持續殺菌作用,能促進滲出物吸收和炎癥消退,控制感染。
在研究過程中實驗組與對照組7天出現術后反應病例給予調牙合和口服消炎藥后癥狀消除;實驗組與對照組6個月、12個月失敗病例都出現在下前牙,因遺漏一根管造成患牙反復冷熱刺激或牙齦腫痛,出現瘺管。有研究表明,下頜切牙髓腔體積最小,唇舌徑大于近遠中徑,根管多為窄而扁的單根管,分為唇舌2根者約占10%[6]。提醒口腔醫生治療時應熟悉牙齒解剖,并考慮根管系統的復雜性、變異性、特殊性。另外,一次性根充法需嚴格選擇病例,有研究顯示[7]前牙牙髓炎采用一次療法術后并發癥顯著高于多次療法,認為牙髓炎不宜采納一次療法。本研究中患者均在傷后8h內就診,牙體創傷污染輕,所有患牙均為活髓,外傷前無冷熱刺激痛及自發痛史,相應根尖區牙齦無瘺管。因此術前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檢查,選擇合適病例,嚴格遵守無菌治療原則,應用新材料和新技術(如超聲蕩洗,熱牙膠充填等)對于減少術后反應及提高療效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學東,岳松齡.實用牙體牙髓病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0-259.
[2]陳 琛,田慧穎.兩種不同根管充填術的近期疼痛分析[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7,21(2):100-101.
[3]史俊南.現代口腔內科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0:342.
[4]Albashaireh ZS,Alnegrish AS.Postobturation pain after single and multiple visit endodontic therapy.A prospective study[J].J Dent,1998,26(3):227.
[5]凌均綮,樊明文.牙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128.
[6]皮 昕.口腔解剖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杜,2003:55.
[7]洗冬青,田慧穎.前牙牙髓炎一次性根菅治后并發癥療效的臨床觀察[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02,16(1):17-19.
[收稿日期]2012-03-02 [修回日期]2012-04-20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