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少開 鄭瀅



摘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快速增長,,汽車在城市里大量使用,城市交通日趨惡化。,為了滿足交通需求,不同級別的城市大力修建快速路,城市快速路迅速成為主要的路網骨架。本文通過分析清遠城西大道快速路的綠化配置特征與功能設計要點,進而而歸納出城市快速路綠化設計的方法要領,以便更好地展現城市快速路獨特的綠化風貌,增強城市景觀特色。
關鍵詞:城市快速路;清遠城西大道;綠化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2)06-0000-00
關鍵詞:城市快速路 清遠城西大道 綠化設計
引言
隨著城市的發展、經濟的繁榮,為了滿足市內和市際交通的交通要求,城市修建了越來越多的城市快速路,從郊外道路交通開始,延伸進入城市中心地帶,快速道路成為城市道路網的主要組成部分。城市快速路發揮重要交通作用的同時也給影響了城市綠化體系帶來新的局面的格局與形式。合理良好的城市快速路綠化設計,不僅滿足了城市快速路綠化對人類市民對綠化環境的需求,而且也是實現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1]。
1. 快速路綠化原則與重要性
1.1 快速路綠化原則
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因段制宜。選擇的植物品種不但應適應當地氣候、土壤條件,還應具有耐寒、耐旱、耐高溫、耐瘠薄、抗污染、病蟲害少、管理粗放等特點[2]。
喬、灌、花、草多層次合理搭配,盡力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綠。
注重色彩變化,達到特色鮮明、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使綠化與美化相結合,綠化與行車安全相結合,防護與觀賞相結合。綠化效果要應體現具有見效快,生命周期長,造價低等特點。
1.2 快速路綠化重要性
城市快速路綠化作為城市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關系到影響了城市的形象,也通過帶狀或者塊狀的“線”性綠帶組合,使城市綠地連為一個整體,成為建筑景觀、自然景觀以及與各種人工景觀之間的“軟”連接。而且城市快速路綠化還可以調節城市小氣候,凈化空氣,減弱噪聲,改善市容景觀,形成綠色保護屏障,因此城市快速路綠化越來越受到重視。
2 清遠城西大道快速路綠化案例分析
2.1 工程概況
清遠城西大道二期綠化景觀工程,為清遠市連接廣清高速公路,而規劃為的城市快速路,本次施工圖設計主要為綠化設計,全長9.66 Kmkm,總綠化面積約247 800平方米。本次設計含清遠大橋立交橋區互通綠化設計及與廣清高速連接處的交通島的綠化設計(圖1)。
2.2 設計范圍
本次設計范圍為側綠化帶(主輔路分車帶)、路邊綠化帶、高架橋下綠地等,根據城市快速路綠化設計要求,對本路段相關區域進行綠化設計。道路紅線寬度70 m,包括中央綠化帶,側綠化帶,人行道綠化,外側綠化帶等。相關區域的綠化設計以規整式和自然式相結合進行搭配種植,形成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現代快速路綠化景觀(圖2)。
2.3 綠化分析
2.3.1 中央綠化帶
中央綠化帶的植物設計:中央綠化帶寬達7~7.5 米m寬,地形作了微地形處理(龜背型),以常綠喬木和觀花觀葉灌木組合形成自然式綠化景觀,主要的品種有: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銀海棗phoenix sylvestris、美麗異木棉Ceiba insignis、大葉棕竹Rhapis excelsa、細葉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等,還種植色彩豐富的地被,如:花葉良姜Alpinia sanderae Hort、金露花Duranta erecta、銀邊草Arrhenatherum elatius等等。
考慮到司機駕駛安全,中央綠化帶的喬、灌木集中在中間搭配種植,兩邊根據透視效果露出適當面積的地被,這樣既可以提高行車安全性,同時也給使中央綠化帶景觀帶來產生強烈整體性的視覺效果(圖3、4)。
2.3.2 側綠化帶
側綠化帶的主要作用是分隔車行道和輔助車道,使車輛按照規定方式行駛,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在寬7 米的側綠化帶和中央綠化帶上種植的種植方法一致,以常綠喬木和觀花觀葉灌木形成自然式整體設計,主要的品種有:秋楓Bischofia javanica BL、銀海棗、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四季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紅花繼木等,還種植色彩豐富的地被,如:美蕊花 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金露花、銀邊草、紅花繼木等等。
2.3.3 人行道綠化
人行道綠化是街道綠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對美化市容,豐富城市街景和改善街道生態環境具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將市政原設計的3.5 米m寬的人行道后調整為1.5 米寬的人行道,余下2 米作為人行道綠化種植帶。人行道綠化主要以規則式種植為主,以高大的香樟作為行道樹,每間隔8 米一株,樹下種植不同品種的開花灌木和地被,每50 米交替互換,達到適合的綠化要求和遮萌效果。
2.3.4 外側綠化帶
外側綠化帶是在除道路用地范圍外的邊緣綠化種植帶。在樹木光影不影響行車安全的情況前提下,可采用喬灌結合,形成垂直方向上郁閉度較高的植物景觀,這樣配植不僅增大可以提高種植帶的綠化覆蓋率,同時可使周邊空間環境獲得更良好的生態效果。城西大道寬3.25 米m的外側綠化帶,與綠道相結合,形成城市生態廊道。較高層中每間隔20 米m配植置一株細葉榕,中層配植置大量常綠、開花喬灌木,如:紅花紫荊Bauhinia variegate、大葉紫薇queen's crape myrtle、黃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白蘭michelia alba、尖葉杜英、四季桂花、灰莉fagraea ceilanica、紅花繼木等。使植物色彩更豐富多姿。
3 快速路綠化設計要點與方法探究
3.1 快速路綠化設計要點
3.1.1兼并功能與美觀
城市快速路綠化設計的前提是保證行車交通安全,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滿足道路各種使用要求的同時更多注重設計美學特征的嵌入感,通過改變不同元素特征,如尺度,色彩,質感,紋理等,豐富空間的美學效果,形成多彩多姿富有美感的道路景觀環境。
3.1.2統一中整合變化
城市快速路是不同運行行駛速度的交通工具的共存空間,應打造整體綠化是統一的整體線性綠化景觀,要注意過多的綠化細部與枝節容易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但過度單一的綠化景觀又容易使駕駛員、乘客和周邊行人產生視線視覺疲勞感。因此,在統一的前提下,每段路要有各自的主題特色,增添涵蘊各具風味,塑造一個富有韻律感與節奏感的視覺動感綠化環境,給道路使用者和觀賞者以優美、舒適、多姿的感覺。
3.1.3協調視覺比例
由于城市快速路具有的動態性,道路使用者在道路上以一定的速度行駛時,他們的視點會比人正常站立時的視點高一些或者低一些,所以,他們所看到綠化景觀是不斷變換和的,跟一般靜止常態狀態時所看到的景觀有所差別不同,當中,道路使用者很容易產生視覺感知模糊的心理效應,同時圖像也可能會產生因圖像高速變化而產生變形扭曲的視覺效果。因此,注意配置植物的比例尺度,以一個“大尺度,大整體”的概念總控全局是十分必要的。且盡量能夠明確和加強路線的視覺邏輯性,避免減少給道路使用者帶來的困擾。
3.2 快速路綠化設計方法探究
在總體規劃中,必須對所在區域、城市、道路進行整體全盤的了解分析,通過收集不同的背景資料,綜合分析城市快速路在整個城市中所處的地理位置、道路兩側用地性質、功能需求、實際用地情況、存在問題等,確定整條快速路的綠化風景特征景觀風格,推斷分析不同路段的主要使用人群,根據不同的使用人群來并確定綠化景觀的設計主題,在遵循大原則的前提下創造出豐富多樣的綠化景觀。
設計符合不同視覺速度觀賞性質的多樣化綠化景觀,快速路是汽車、自行車和步行者等各種運行速度的共存空間,機動車車速達到6 0 k m/h以上,自行車的平均速度為 l O k m/h~155 k m/h ,而人的步行平均速度為5 k m/h~7 k m/h [3]。不同的交通方式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坐在對于高速行駛車中的觀察者人們他們只能留意看到大尺寸的景物要素,例如地形、大片的植被與道路本身;而以人的步行或騎自行車的速度來觀察觀賞景物時,人們可以看到精致的路面紋理。彩繽紛的花灌木,甚至參與到街頭小游園的活動中。因此不同的分隔綠帶需根據不同道路使用者的視覺特性來設計。
3.2.1中央分車綠帶設計———“有線,存點,共面”的有機結合
中央分車綠帶設計中,綠帶處于兩條快速車道中間,車速達到6 0 k m/h以上,一秒鐘的時間將即行駛速度在1 7 m/s以上,人類大約每隔3~5 秒鐘s眨一次眼,如果需要要在人一次眨眼的過程能過中看清一個段距離內的內容,至少需要5 0 m[4] 。因此,設計中央分車綠帶變化尺度至少需5 0 m以上,而且不應設計過于復雜多變的圖案,以免擾亂駕駛者視線。此外,中央分車綠帶若種植枝濃葉密的喬木和高大灌木,便會嚴重遮擋視線,容易引起因交通事故。設計時應盡量采用規則的幾何形體植物或大尺度流暢的曲線形修剪灌木叢,構成強烈整體的線性景觀,也可以搭配結合各種灌木球進行簡單變化,做到取得“有線、存點、共面”的簡潔綠化景觀效果,從而形成有層次、有序列、有韻律、有節奏的大尺度、大塊面的綠化景觀。
3.2.2側分車綠帶設計———形成色彩豐富,層次分明的效果。
側分車綠帶設計中,綠帶處于快速車道與輔道之間,喬木和灌木巧搭配層次要分明,色彩要豐富,設計時可采用依照少量簡單圖案修剪少量灌木叢,結合種植分支點比較高、枝葉疏散的喬木或開花的喬木小喬木和變化豐富的灌木,形成視線上既有一定的阻隔作用,又有通透感的綠化景觀。
3.2.3行道樹綠帶設計———力求種植具有濃蔭效果、枝繁葉茂的樹木。
種植成排的行道樹要根據樹冠大小定出間距。種植過密會造成出現樹種整體形象不完整的視覺效果,同時影響地下營養吸收,造成形成競爭,容易使樹木老化。此外,會降低空間環境的通風率,使造成汽車排出的有害氣體不易擴散的現象。因此,其株距一般不應小于樹冠直徑的2 倍。這樣觀賞者不僅使觀賞者可以觀賞到兩側的建筑物,也能欣賞到各樣各種樹叢的風姿美態。
3.2.4外側綠帶設計———要注意林緣線的起伏變化,合理混植林木。
可以根據當地周邊生活區的城市快速路環境,結合少量鋪裝場地、景觀小品等,使營造道路更具自然活潑的氣氛。以通過多變的自然式植物帶遮擋不協調、不美觀的工業廢棄建筑、供電高塔等,屏蔽道路使用者的視線,減少污染,吸收噪音,補充城市綠化量。
4. 結語
城市快速路綠化景觀是城市景觀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合理的城市快速路綠化系統不僅對形成良好的城市綠化格局、完善的景觀生態、宜人的城市外部空間有著重要作用;, 而且這也是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可持續發展城市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朱國慶.淺析城市道路綠化設計【J】[J].技術與市場.,2010,,(5):55-56.
【2】包宗華.中國城市化道路與城市建設【M】[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198-200.
【3】賈建中.城市綠地規劃設計【M】[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年,01月:201-203.
【4】陳秀梅.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探討【J】[J].中國園林,1997,13(4):90-92.
作者簡介:
高少開(1984 - ),女,1984年12月生,廣州花都人,廣東科貿職業學院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從事園林景觀規劃設計
E-mail:6631753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