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局內蒙古廳簽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和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日前在呼和浩特市簽訂《京蒙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更好地發揮各自優勢,雙方達成國土資源管理領域在技術、政策等多方面互惠互助,共同提高,實現共贏。
《協議》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建立人員掛職交流制度。每年度雙方互派干部掛職交流,學習了解雙方在國土資源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加強溝通和協作。二是建立專項問題研究制度。雙方就節約集約用地、征地安置補償、規范礦產資源開發、完善礦業權有形交易市場建設等方面進行調研、座談,形成對工作具有指導意義的意見和建議,為決策服務。三是建立項目技術支持制度。雙方各自發揮自身優勢,在土地和礦產管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具體項目落地等方面給予技術支持、政策交流,優勢互補、達到雙贏。四是建立宣傳配合制度。采取多樣措施和方式,向社會和群眾廣泛宣傳北京和內蒙古各自在保護資源以及項目、融資、人才等方面的成果和政策。
《協議》同時確定,雙方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聯絡員機制,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和面臨的國土資源管理形勢進行交流、探討,定期研究落實需要解決的事項。
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廳長李世镕與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局長魏成林在合作協議書上簽字。自治區黨委組織部、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有關處室負責人、北京市國土資源局有關處室負責同志參加了簽字儀式。
文/李玉恒
鄂托克旗棋盤井
礦區地質環境治理成效明顯
內蒙古西部的鄂托克旗棋盤井礦區是上世紀60年代開發的。由于當時開采工藝落后,環保意識淡薄,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等原因,礦區固體廢棄物隨意堆放,導致采空區地面塌陷嚴重,形成眾多地質災害隱患,既破壞了生態環境,又嚴重威脅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為改變這一狀況,從2004年開始,鄂托克旗積極申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專項資金支持,先后獲批鄂托克旗白云烏素礦區臥龍崗地區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9個項目,爭取中央財政投資1982萬元,自治區財政投資7900萬元,規劃治理面積6.15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4個項目已完成并通過驗收,4個項目正在實施,1個項目準備實施。
幾年來,隨著項目的逐一實施,該地區地質環境壓力得到很大緩解,基本消除了各種地質災害安全隱患,改善了局部生態環境,為實現地區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據了解,鄂托克旗正在根據《國土資源部支持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措施的通知》中專門提到的棋盤井地區地質環境問題,著手編制該地區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總體規劃,預計棋盤井礦區未來地質環境治理面積51.82平方公里,總投資1.2億元。文/唐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