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 張卓
近年來,化妝品過敏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迅速增加,給廣大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而很多化妝品過敏患者對過敏相關性疾病的了解很少,在很大程度上耽誤了就診和治療。因此,患者自身對過敏知識的掌握和對過敏原的回避對于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目前患者獲取關于化妝品過敏正確知識的渠道非常有限。針對這一現狀,本學科大力開展了針對患者的過敏性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1化妝品過敏患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城市化的進展、環境污染的加重、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等原因,近年來過敏性疾病特別是化妝品過敏嚴重而高發[1-2]。據全國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基地的報告顯示,化妝品不良反應發生比例逐年上升,而且發病人群比較集中、穩定。常見的由化妝品過敏引發的疾病包括:接觸性皮炎、口唇炎、光敏感皮炎、痤瘡等。引起化妝品皮炎的化妝品主要包括:護膚品、染發制品和彩妝類產品,其次還有指甲油、香水、清潔制品、剃須用品和防曬品。這些產品里大多添加有香料和防腐劑,所以化妝品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是香料成分和防腐劑。
然而,目前國內化妝品過敏患者、正常人群甚至很多醫務工作者對化妝品過敏的知識非常匱乏,欠缺過敏性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基本知識;加之國內化妝品過敏的診斷和治療水平較低、方法不規范,導致了很多過敏患者得不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甚至南轅北轍、越治越重。比如,一些人對染發劑過敏,卻長期反復染發;有的人對金屬鎳過敏,卻仍然佩戴和使用鍍鎳飾品,導致皮炎遷延不愈;有的人對光過敏,卻仍然長時間暴露于陽光、看電視用電腦,導致皮炎反復發作。很多基層醫院面對化妝品過敏患者要么無法診斷,要么簡單地做一些“過敏原檢查”,所選擇的方法不科學,所得出的結論不可靠,所治療的患者病情得不到控制。
因此,非常有必要對廣大患者和醫務工作者開展關于化妝品過敏的患者健康教育,以使他們了解關于化妝品過敏的相關知識,懂得如何就醫、如何預防以及如何治療。我們針對這一社會迫切需要,結合本學科特點,在過去一年的實踐中大力開展了化妝品過敏的患者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化妝品過敏患者健康教育的實踐與體會
2.1 建立化妝品過敏診斷、治療的標準化平臺:為了讓廣大化妝品過敏患者得到規范的診斷和治療,本學科在化妝品過敏的診斷和治療的標準化、規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本學科是衛生部首批確立的13家“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基地”之一,建立健全有與國際接軌的各種過敏原檢測技術和方法。我們規范了原有的花粉、塵螨等吸入性過敏原點刺試驗、化妝品等接觸過敏原斑貼試驗、光敏感試驗等檢測方法,新開展了食物過敏原點刺檢測方法、體外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方法、體外食物不耐受檢測方法、慢性蕁麻疹自身抗體檢測方法等新技術,淘汰了學術界廣為詬病的MORA生物共振檢測,建立了Phidia體外過敏原檢測系統,本學科過敏性疾病診療中心已建成國內最好的過敏原檢測標準化平臺。與過敏原檢查同樣重要的是對過敏原檢測結果的判讀和解釋。很多基層醫院醫生因為對化妝品過敏了解不夠而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很多患者因此得不到正確的診斷和治療,而本學科專家在這一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患者在這里可以得到正確的診斷、治療以及患者教育。
2.2 依靠媒體引導患者科學就醫:報紙和電視等媒體信息量大、覆蓋面廣、信譽度高,是非常有效的化妝品過敏知識健康教育的平臺。我們借助報紙和電視臺,結合不同季節化妝品過敏的發病規律和特點,做了大量的化妝品過敏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比如,在3~5月光過敏季,我們針對日光過敏做了題為“春季謹防光過敏”的電視新聞,著重講解了光過敏以及化妝品誘導光過敏的表現、診斷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引導患者正確就醫、規范治療;在7月份,我們利用世界過敏日開展了化妝品過敏大型義診,同時借助電視和報紙等媒體的渠道,向廣大群眾詳細介紹了化妝品過敏的知識,很多患者因此認識了“化妝品過敏”。從事后我科門診接診的患者反饋來看,我們的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很多患者因為我們的教育而認識到了自己的疾病,進而前來就醫。
2.3 基于宣傳手冊的化妝品過敏患者教育:書是不說話的老師,宣傳手冊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良好形式。我們針對常見的化妝品過敏設計制作了講解化妝品過敏發病機理、表現、診斷、治療和預防等知識的手冊以及單頁,放置于門診各診室,供就診的患者自行取用和閱讀學習。在等待就診的過程中,很多患者因為閱讀了宣傳冊的知識而了解了相關疾病,即便不是因為化妝品過敏來就診,也會詢問相關的檢測和治療,并提醒自己的家屬前來診治。對進行過敏原檢測的患者的分析發現,基于宣傳手冊而進行過敏原檢測的患者約占過敏原檢測患者的10%左右。
2.4 患者就診過程中化妝品過敏專家的患者教育:醫生在患者就診過程中與患者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渠道。盡管我們專家的門診時間非常緊張,但是面對化妝品過敏的患者,我們的重要工作就是盡可能詳細地向患者講解化妝品過敏發病的可能原因、如何診斷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因為化妝品過敏相關的原因非常復雜,醫生必須用足夠的時間與患者一起分析可能的致敏原因,選出要進行的過敏原檢測試驗,讓患者理解并接受這些檢測。而在這一過程中,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本身就是有效的健康教育。短短的幾分鐘,可以讓患者了解相關的化妝品過敏的基本知識,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進行有效的治療或預防。
2.5 過敏原檢測室的健康教育:過敏原檢測是診斷化妝品過敏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檢測化妝品過敏的方法主要是斑貼試驗和光敏感/斑貼試驗。斑貼試驗是IV型變態反應的檢測方法,是將懷疑過敏的物質貼于患者的正常皮膚,48h后去除檢測物并觀察接觸部位是否有紅斑、水皰等過敏反應,主要目的是鑒定患者對何種接觸物過敏。光敏感試驗也是一種重要的過敏原檢測,用于明確患者是否對長波或短波紫外線過敏,目前應用非常廣泛。我們在過敏原檢測室設置了過敏原檢測的原理和方法的宣傳板,對這些知識的了解非常有助于患者理解其所做的檢查,并有助于其進行預防和治療。一般進行過敏原檢測需要一定時間的等待,這段時間剛好供患者學習這方面的知識,我們在過敏原診室放置了科普知識展板,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2.6 就診后患者的隨訪和跟蹤:對患者的隨訪非常有利于醫生了解患者的治療效果、后續復發情況以及患者所掌握的預防知識情況。我們在實踐工作中定期隨訪在本科室就診的患者,詢問其化妝品過敏復發情況,與患者一起分析可能的致敏原因,向患者進一步講解防治的注意事項,進一步指導其就診,必要時囑其再到本科室就診以進一步診斷和治療。同時,我們充分利用“好醫生網站”這一平臺與患者進行溝通,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向患者講解各種知識,推薦相關的讀物,并將這些信息在互聯網上公開,取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我們已經穩定有上千名患者人群,這些人群進一步輻射,每天我們網站的訪問次數上萬次,大大促進了對化妝品過敏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我們在一年多的患者教育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收獲,到我科門診就診且主動要求做過敏原檢查的患者較2010年同期增長一倍以上,很多前來就診的患者對化妝品過敏的認識大幅度提高,與醫生的溝通較為順暢,對過敏原檢測的依從性大大增加,對化妝品過敏的預防意識明顯提高。但是接下來的路還很漫長,我國過敏人群數量仍在不斷增加,而原因尚不明確。如何引領患者和科研人員找出化妝品過敏發病的原因,以實現有針對性的預防,實現“上醫治未病”,將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Vercelli D.Discovering susceptibility genes for asthma and allergy[J].Nat Rev Immunol,2008,8:169-182.
[2]Decker WW,Campbell RL,Manivannan V,et al.The etiology and incidence of anaphylaxis in Rochester,Minnesota:a report from the Rochester Epidemiology Project[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8,122:1161-1165.
[收稿日期]2012-04-18 [修回日期]2012-05-10
編輯/張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