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瑜 胡永璐 余靜

多毛癥和毛發過多常會影響容貌,隨著激光技術及其臨床應用的發展,目前激光脫毛因為其方便快速,安全高效的特點成為去除多余毛發的主要手段,而半導體激光更以其操作方便、療效好、副作用小等優點受到越來越多人群的歡迎。2005年5月~2011年12月,筆者科室采用Lightsheer半導體激光脫毛機共治療248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組患者248例,其中男29例,女219例。年齡15~49歲,平均27.6歲。治療部位483個,其中有114例治療2個以上部位。脫毛部位包括:發際13例、面頰19例、鬢角12例、下頜13例、唇部81例、頦部18例、頸部16例、腋下167例、前胸部6例、腹部4例、背部6例、會陰部14例、上臂8例、前臂25例、手部19例、大腿19例、小腿38例、腳趾5例,所有部位毛發均為黑色或黑棕色。
1.2 設備及參數:采用美國科醫人公司生產的Lightsheer半導體激光脫毛機,波長800nm,光斑直徑9mm×9mm,脈沖寬度30ms、100ms、400ms及自動,能量密度10~100J/cm2,頻率2Hz。操作手柄前端配有 ChillTip接觸式藍寶石冷卻系統,可使局部溫度快速下降至4℃,從而吸收治療時黑素細胞所釋放的剩余熱量。
1.3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建立檔案,詳細記錄病史,每次治療前對治療區域拍照存檔,并盡量采用同一相機、同一環境及同樣角度。治療前需將局部毛發剃除干凈,盡量不留毛茬。激光治療頭及治療區常規消毒,通常無需麻醉。治療區適當外涂冷凝膠,治療頭垂直皮膚并輕輕下壓,確保與皮膚緊密接觸。治療能量密度一般選為30J/cm2,經過數次治療后,待毛發較為稀疏細軟后每次治療的能量密度可增加1~2J/cm2。治療脈寬一般選30ms或100ms,對毛發濃密的部位前1~3次治療采用100ms或400ms,以后可以調整為30ms或100ms。采用打點式手法或滑動式手法進行治療,治療時相鄰兩個光斑間要略微重疊。治療后即刻用冰袋或者冰毛巾局部冷敷30min,外涂蘆薈凝膠3天,48h內避免局部熱水浴,不能用力摩擦。治療間隔4~8周,有較多毛發長出時進行治療。
1.4 療效評價及標準[1]:每次治療前記錄治療部位的毛發顏色、粗細并拍照留檔,經過多次治療后毛發減少到患者滿意即停止治療。治愈:毛發減少80%以上,剩余的毛發變細,顏色變淺;有效:毛發減少50%~80%,剩余的毛發變細,顏色變淺;無效:毛發減少50%以下,剩余的毛發粗細和顏色改變不明顯。總有效率以治愈加有效計。
2結果
2.1 脫毛療效評價見表1。每次治療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毛發再生延遲、毛發變細、變淡的現象。
2.2 不良反應:治療后皮損部位大多出現局部紅斑、毛囊性水腫及皮膚灼痛感,經冰敷后約1h消失;4例患者出現色素沉著,均為男性,出現在頸頦胡須部位,沒有進行特殊處理,1~3月后完全消退;有2例男性患者下頜緣處出現表皮灼傷,經外涂抗生素軟膏預防感染,1周后脫痂愈合。隨訪1年,未見瘢痕形成及永久性的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典型病例治療前后照片見圖1。
3討論
Lightsheer 半導體激光系統的原理為“選擇性光熱作用理論” [2],波長為800nm,能穿透皮膚達到真皮層毛囊組織,可同時破壞毛囊及毛球,達到永久脫毛的目的[3],而光熱作用僅局限于靶目標內,防止了毛發吸收激光能量后所產生的熱能對其周圍組織的損傷,故無瘢痕形成的可能。
毛發的生長分三個期:生長期、退化期和靜止期,只有生長期毛發的毛囊才富含黑素,此期的毛發對激光治療有效,因此在治療前應向患者說明只有多次治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每次治療間隔4~8周,此時治療可以使更多的毛發處于生長期內而脫毛效果增加。毛發直徑越粗脫毛效果越好,如腋毛、鬢角、發際、陰部、男性胡須等部位經4~6次治療即可獲得滿意療效,而女性上唇、面頰、四肢等毛發細軟部位治療次數明顯增多,大多需要治療8~10次才能取得很好療效,這可能與毛發較粗的毛囊所含黑素比細軟毛發多,因而吸收激光的能量多有關。
在治療中我們發現激光能量密度低于30J/cm2時,治療效果會較差,因此我們把初始能量設為30J/cm2,中國人的皮膚幾乎都是Fitzpatrick III型或Ⅳ型,在這個能量密度下治療安全、有效,患者也基本能耐受治療時的不適感,在以后的治療中可以固定使用此能量或者在毛發變細軟時適當增加。對膚色偏白、毛發細軟的部位,使用30ms的脈寬,對較深膚色、毛發濃密的部位則選100ms或400ms,治療時相鄰兩個光斑間要略微重疊以免遺漏。
激光脫毛治療常見不良反應[4]:①皮膚灼痛感:輕度的刺痛為治療時的正常反應,如果疼痛明顯不能耐受,可試著降低能量或者調大脈寬。治療前局部毛發完全剃除,治療后采用足夠時間的冰敷及外捈濕潤燒傷膏可明顯減輕治療后皮膚灼痛感;②色素沉著:在本組病例中,這種現象均發生在男性胡須部位,而女性患者均未發生,可能與男性患者此區域的毛發直徑粗分布密集有關,出現色素沉著的4例患者在1~3月后均完全消退,未見永久性的色素沉著;③表皮灼傷:出現的2例患者均發生在男性下頜緣部位,給予外涂抗生素軟膏預防感染,待結痂后自行脫落,沒有瘢痕形成。因此,在治療關節區、男性患者的下頜部位時,治療頭不容易保持與皮膚的緊密接觸,應盡量采取打點式手法,以免灼傷皮膚。進行多部位或者大面積治療時,對體力的消耗較大,應注意不要疲勞操作,以免精力不集中,不能保持激光頭一直緊貼皮膚而引起灼傷。治療過程中要注意及時清除粘在激光頭上焦化的毛發,否則容易灼傷表皮,也可能導致激光頭的損壞。治療前應向患者交代激光脫毛并非一次性而是需要多次治療,不是治療后一根毛發都不存在,而是指顯著和穩定的毛發缺失超過一個完整的毛發生長周期(通常是1年)[5]。因為是接觸性治療,要注意激光頭和治療區的清潔消毒,治療時要避開皮膚癤腫部位,以減少交叉性感染的機會。
[參考文獻]
[1]顧建英,亓發芝.半導體激光脫毛388例的臨床體會[J].中國臨床醫學,2005,12(4):660-662.
[2]Anderson RR,Parrish JA.Selective photothermolysis,precise micro surgery by selective absorption of pulsed radiation[J].Science,1983,220(4596):524.
[3]邵建霞,任秋實,馬晶波.800nm、810nm半導體激光的脫毛機理及臨床應用[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06,43(3):52-55.
[4]黃欣,麥 慧,傅麗清,等.LIGHTSHEER半導體激光脫毛的不良反應[J].微創醫學,2010,5(6):616-618.
[5]DiBernardo BE,Perez J,Usal H, et al.Laser hair removal:where are we now[J]?Plast Reconstr Surg,1999,104:247-258.
[收稿日期]2012-02-27[修回日期]2012-04-13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