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秀琳
古代羅馬人認為在一天工作結束后坐到餐桌邊享用美食是最愜意的事,所以相對于他們較為簡單的早餐和中餐而言,古羅馬人的晚餐更為豐盛,這是一天中最能放松用餐的美好時刻。一般來說,古羅馬人早餐和中餐的用餐時間較短,通常不需要擺放桌子和餐后洗手,而晚餐食物不僅種類繁多,還相當考究,尤其到了共和國末期,受古希臘人以及外來食物種類不斷增多的影響,古羅馬很多富人開始組織較大規模的私人晚宴,在享用美食的同時,達到了社交的目的。
古羅馬歷史上有名的饕餮維泰利烏斯和尼祿在中午就開始晚宴,一般羅馬人晚宴的時間基本從下午二三點開始,而何時結束則要看這是一次普通的餐宴還是一場聲勢浩大的宴會,晚宴的主人是節制的飲食者還是貪食者。夏天的時候一般晚宴結束時天還未黑,而尼祿的晚宴則到了午夜才散場。
晚宴通常在一個特定房間或是能夠安放躺椅的餐室(triclinium)內舉行。古羅馬人就餐時一般斜靠在躺椅上,這種姿勢不僅舒服,也是社會高貴身份的一種標志。從共和國后期開始,古羅馬婦女在男人旁邊也有一席之地,而孩子一般是坐在父母躺椅前的凳子上吃飯,奴隸也是坐著吃飯,只有在節日時才被允許躺著用餐。
晚宴的餐桌一般為正方形,周圍環放三張鋪有軟墊和套子的躺椅,躺椅的邊緣要正好高過桌子,這樣便于用餐。賓客落座有嚴格的禮節規定:上首是與桌子空著的一邊相對的躺椅,次座是左邊躺椅,下首為右邊躺椅。主人一般位于左邊躺椅的上首位置,這樣他的頭可以與中間躺椅上尊貴客人的頭靠在一起,既方便交流,又可監管全局。一般每個躺椅上有三個人,一個餐桌可以供九人用餐。
賓客進屋后要脫鞋或提前洗好腳,然后斜靠在躺椅上,仆人會為其提供各種餐具,有刀、牙簽和各式不同的調羹,包括長柄勺、超過一厘升容量的調羹,小的有尖角的調羹以及可用來食用蛋或貝類的調羹等。有時主人也會向每位客人提供一塊餐巾,通常鋪在用餐者面前,防止弄臟躺椅罩。用餐結束后,客人可以帶走自己的餐巾,有的主人甚至允許客人用餐巾包走那些未來得及享用的食物。宴會開始后,奴隸們一般手持水罐、臂搭毛巾在躺椅周圍來回走動,因為古羅馬人一般用手進食,因此要不斷地洗手、擦手。
豐盛的晚宴菜品通常包括餐前小吃、三道主菜、兩道燒烤和餐后甜點。餐前小吃通常是由萵苣和洋蔥制成的沙拉,同時配有蛋或魚,有時還有橄欖和奶酪。主菜包括肉和魚,品種新穎別致、豐富多樣,有用蘆筍裝飾的大龍蝦、科西嘉的鯔魚、西西里海峽最好的七鰓鰻、火烈鳥的舌頭、孔雀和野雞的腦髓,還有睡鼠或整頭乳豬等。據說有一道菜曾吸引了每一位客人凝神觀看,即一圓盤配有黃道十二宮,每一宮都放有與之相配的食物:白羊宮放鷹嘴豆,公牛宮放一塊牛肉,雙子宮放睪丸和腎臟,巨蟹宮放圓面包,獅子宮放阿非利加無花果,處女宮放被閹割母豬的卵巢和子宮,天秤宮放裝有松餅和蛋糕的天平,天蝎宮放一條小海魚,人馬宮放雞冠鳥,摩羯宮放一只龍蝦,寶瓶宮放一只天鵝,雙魚宮放兩條鯔魚。而餐后甜點一般為水果,或是涂有蜂蜜或點綴干果的糕點。用餐中,古羅馬人要不停地推杯換盞。因為飲用烈性純酒被視為無禮、野蠻的行為,因此一般古羅馬人會將酒與水混合,水的比例不小于三分之一,有時竟高達五分之四,因此這種酒的濃度很低,很多賓客在大塊朵頤的同時也毫無節制地暢懷痛飲,所以暴飲暴食的現象在晚宴中非常普遍。
為防止飲食過量,古羅馬的醫生曾建議胃口較小的食客使用催吐劑,將吃下的食物吐掉,然后再繼續享用美食。很多主人也會在晚宴期間穿插各種活動,以延長時間,幫助用餐者消化,如主菜之后安排一場音樂會;燒烤后,安排雜技和舞蹈;甜點前安排猜謎游戲、抽獎及一些令人驚喜的活動(比如打開天花板,一個裝滿香水的籃子徐徐降落,然后仆人將籃中的禮物分與客人);有些晚宴中也會有小丑表演、荒誕惡作劇或挑逗的舞蹈,這樣晚宴會持續八至十個小時。有時晚宴后也會進行飲酒比賽,主人有權對所有人規定酒量,決定飲酒的方式:從在場最顯貴者開始輪流,每人依次舉杯飲盡并以祝福之語傳遞給下一位,或各自為一位選定的客人的健康而干杯,而干杯的數量是要與所選客人名字的字母數相符。這種豪飲導致晚宴中酩酊大醉者甚眾,大理石地面被嘔吐物污穢的情況隨處可見。
事實上,在古羅馬,并非所有的晚宴都是縱酒狂歡,有的晚宴人們會在其中交流思想,愉悅身心,比如圖拉真在森圖塞勒(Centumcellae)維拉中召開的晚宴,參加者會整晚暢談,發表真知灼見。另外,也并非所有的晚宴主人都慷慨大方地為客人提供美味佳肴,有些主人自私吝嗇,在就餐中用劣酒代替好酒,或根據參加者的社會地位將酒分為不同的等級,按地位進行分配;還有的主人將精致的菜肴放在自己及一些同僚面前,其他人面前擺放的卻是廉價變質的食物。這些現象在古羅馬晚宴中較為普遍,但似乎并沒有影響人們從晚宴中帶來的快樂,古羅馬人對大規模的晚宴仍表現出趨之若鶩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