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濤杰 郝勝利 尚東匯
摘要:境外資源勘查與開發是我國經濟發展和資源利用的必要補充,實施中也面臨著各種問題。
關鍵詞:境外資源 勘查與開發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的基礎工業得到迅猛發展,對資源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一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已經不能滿足國內要求。加強境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工作是緩解我國資源緊缺,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戰略舉措。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形勢下,我國境外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面臨難得的機遇,也存在著諸多挑戰,我們應抓住機遇,樹立全球化理念,研究與探討境外勘查與開發的路子。
一、我國境外資源利用情況
我國的境外資源利用開展于改革開發之后。在計劃經濟年代,國力弱,工業基礎底子薄,為了國家緊俏物資進口,需要出口廉價的資源換取外匯。如秦皇島煤炭港口,一直是我們出口日本的專用港口。我國稀土資源豐富,但是由于我們自己的稀土元素提取技術不好,所以大量的稀土原料未經加工直接出口到日本和歐洲國家。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資源消耗加大,需求量激增。近年來,我國主要短缺礦產品對外依存度日益增高,石油、鐵、銅等許多礦種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50%。鋼鐵行業中,國內企業進口大量的鐵礦石,如寶山鋼鐵公司現代化煉鐵煉鋼生產線需要的原材料為高品位的富鐵礦,而我們國家的鐵礦一般都是貧礦,所以完全需要進口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首都鋼鐵公司在90年代開始在南美投資建礦建設選礦廠,通過開發資源和建設選廠,一方面可以滿足自己特種資源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將鐵礦資源在國際領域中進行貿易。我們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短缺,在進口的同時,也在中東及非洲地區,加大了油氣資源的勘查力度。
二、我區境外資源勘查與開發的實施
我區境外資源勘查與開發近幾年來發展很快。勘查工作的實施主體有國家和自治區國外礦產資源勘查風險勘查專項資金、地勘單位自有礦權的勘查、社會法人的礦權和合作勘查等,取得了不少成績。每年通過我區的口岸進口大量的煤炭和鐵礦、多金屬資源。
內蒙古地勘局在境外資源勘查與開發方面工作開展較早,合作的首選目標主要為近鄰蒙古國與資源大國俄羅斯,在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也開展了不少工作。
三、境外資源勘查開發也存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境外資源勘查與開發的目標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如非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的一些共同特征是國家經濟較為落后,工業不發達,主要依賴廉價的初級礦產資源出口來換取外匯。這些國家的地質工作程度低,許多地方都沒有開展地質工作,國家地質技術力量薄弱,資金短缺,因此需要我國投入大量的地質技術力量和資金,帶動當地礦業水平整體提高。
2.境外資源勘查與開發會遇到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首先是政治因素。政局不穩定、政策不透明、國家缺乏信譽等。第二是基礎地質資料匱乏。第三是社會問題,如地方雇工的素質、社會治安、地方風俗等。第四是勞務糾紛,近年來在南部非洲的南非及贊比亞等國家爆發了勞資雙方的矛盾糾紛,出現了罷工、打砸搶甚至暴亂,出現了人員傷亡,個別地方排華情緒嚴重影響了中國企業在當地的工作安排。第四是國內企業的無序競爭及政府扶持力度弱。
3.另外,我國“走出去”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能力較弱,導致了很多企業經營失敗或是資產大量流失。
四、境外資源勘查與開發的對策
1.認清形勢、因地制宜,制定可行的勘查與開發策略,調整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國際化指導理念。
2.內練隊伍,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化競爭能力。
3.依靠政府的政策導向,同時也要借助政府的監管。
4.加強國外礦產資源的綜合研究,加大專項資金的支持力度。
5.建全境外勘查開發投資的配套體系,加強監督力度,改善投資環境。
礦產資源國際化戰略是我國國際化戰略的組成部分,更是礦產資源戰略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礦業企業境外勘查開發投資規模在不斷擴大,取得了積極成效。隨著我國境外勘查力度的不斷加大,將大力提高我國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保障能力,為我國礦業的科學發展,經濟社會科學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使我們真正得享受境外資源勘查帶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