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峰 楊麗
摘要:從構造、巖漿活動、區域變質和礦源層,論述了烏拉山—大青山地區金礦的成礦環境、礦床成因、成礦作用,提示了金礦沿斷裂帶成礦的規律性,指出了金礦的找礦方向。
關鍵詞:構造 斷裂帶 找礦標志 成礦規律 內蒙古
烏拉山—大青山地區位于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內,包括烏拉山、色爾騰山、渣爾泰山、大青山。其范圍西起烏拉特前旗,東至豐鎮市,位于內蒙古高原中段南緣。南部為高山區與土默川平原接壤;北部為中低山丘陵地貌,西鄰河套平原。山區海拔在1,017—2,324m,相對高差200—800m,露巖條件中等。
1.區域地質背景
區域大地構造位于華北地臺(Ⅰ)內蒙古臺?。á?)陰山斷?。á?2),由于受天山—陰山緯向構造帶所控制,以近東西向構造帶控制了整個區域的構造格局。主體構造形式為烏拉山—大青山復背斜,呈東西向展布,核心以太古界烏拉山群片麻巖為主,由于受巖漿巖侵入和斷裂破壞,復背斜的形態很不完整。南翼多為斷陷盆地,北翼依次為二道洼群,色爾騰群,在最北側出露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渣爾泰群。復背斜西南部烏拉山群構成一系列東西向背向形構造,東部以古老褶曲和燕山期斷裂為主。區內出露地層有太古界、元古界、中新生界等,巖漿活動頻繁,構造復雜。詳見下圖內蒙古烏拉山—大青山地區地質略圖。
1.1地層
1.1.1太古界(Ar)
1.1.2元古界(Pt)
二道洼群(Pt1er)以各類片巖、大理巖、夾含鐵石英巖、片麻巖等為主,主要分布在大青山中部一帶;三合明群(Pt1Sh)主要為片麻巖、片巖、變粒巖,夾大理巖和磁鐵石英巖,主要分布在大青山中段以北地區;白云鄂博群(Pt2b)為一套碎屑巖—泥質巖—碳酸鹽巖經淺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組合,主要為碳質板巖、硅質板巖、石英巖、變質石英砂巖,主要分布在大青山北部;馬家店群(Pt2mj)為板巖、石英砂巖、大理巖,夾變質砂巖、變質礫巖、片麻巖,主要分布在大青山的中南部。
1.1.3中生界
侏羅統石拐群(J1-1sh)下部巖組為礫巖、砂巖、頁巖夾煤層,上部為一套基性、中性至中酸性火山巖,巖性為玄武巖、安山巖、流紋巖,局部夾凝灰巖和砂礫巖,主要分布在大青山西部一帶;上侏羅統大青山組(J3d)下部以紫紅、灰綠色、黃綠色砂巖夾礫巖、泥灰巖,上部為砂礫巖、砂巖、粉砂巖夾頁巖等,分布在大青山中部一帶;白堊系下統固陽組(K1g)以黃綠色礫巖、砂礫巖、灰黑色紙狀頁巖為主,分布在武川、固陽一帶;二迭系(P)、石炭系上統(C3s)、奧陶系(O1-2)和寒武系分布在山前土左、土右旗一帶。
1.1.4新生界
以粘土巖、砂巖、砂質泥巖、泥灰巖及玄武巖松散、堆積物等為主,分布廣泛。第三系(N):主要分布有上新統紫紅色、磚紅色砂質泥巖、砂巖、砂礫巖,還見油頁巖、玄武巖;第四系(Q4):廣泛分布在山前平原、低洼溝谷及低緩山區,巖性以洪沖積、風積、殘坡積物、黃土、砂質粘土為主。
1.2構造
區內構造以烏拉山—大青山復背斜、烏拉山—大青山山前斷裂帶、臨河—武川—集寧斷裂帶為主體,其他次一級的褶皺斷裂構造基本上是依此而派生的。其次北西和北東向兩組斷裂構造也較發育,但規模比較小。從地質力學觀點來看,本區屬典型的“巨厚緯向構造體系”,地貌表現為山岳和大川的走向均系東西,主要的地質構造線的走向近東西,其他構造體系都是后來疊加在其上的,或是東西向構造體系派生的次一級構造。東部豐鎮—陽高以古老褶曲和燕山期斷裂為主,有葛胡窯—守口堡復背斜,軸向北東—南西向,特別是大同—陽高弧形構造對這一地區影響較大。
1.3巖漿巖
1.4區域變質作用
區內已知礦床及礦點均賦存于太古界和中下元古界地層及古老巖體中,這些古老的地層、巖漿巖經長期的區域變質作用形成了原始的含金礦源層,由于褶皺、斷裂構造發育,在斷裂構造的兩側形成不同規模、強度的角礫巖化蝕變帶和糜棱巖化蝕變帶,同時巖漿的侵入,脈巖的充填,圍巖的強烈蝕變為成礦起到直接或間接的促進作用,從而導致金礦床的生成。
中東部區斷續大面積分布的加里東期以前形成的巖漿巖,經后期的區域及動力變質作用和巖漿熱液、混合巖化作用的疊加使其原巖形成片麻狀、條帶狀及巨斑狀構造。北部大面積出露的元古界碎屑巖—泥質巖—碳酸鹽巖建造巖石經長期大范圍的區域變質作用形成了不同變質程度的變質砂巖、板巖、石英巖、片巖、大理巖等,上述變質巖系多有金礦床(點)分布。
b.察右中旗—卓資縣地區
該區的礦石類型以蝕變巖型為主,石英脈型次之。蝕變巖型一般品位較低,但規模較大,石英脈型品位較富,但規模有限。
構造標志:金礦化絕大部分產于蝕變破碎帶內或破碎帶內的石英脈中,如紅道巷金礦與東西向的斷裂有關。因此本區金成礦作用與構造的關系較為密切,而蒙古寺—新地溝逆沖推覆構造及其次級的東西向構造是最為有利的地段。
巖漿巖標志:區內的已知礦點均與巖漿活動有關,尤其與新太古代糜棱巖化二長花崗巖和糜棱巖化石英閃長巖關系密切。
地層標志:根據統計,區內60%以上的已知礦點與烏拉山巖群哈得門溝組和桃兒灣巖組、色爾滕山巖群柳樹溝巖組、渣爾泰山群增隆昌組關系密切,在這些地層中化探異常分布較多,尤其是新地溝一帶的柳樹溝巖組中,異常集中。上述巖層可作為金礦化的礦源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