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基金項目】該論文屬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課題,編號:FJCGJJ11-197,課題名稱: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學備課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6-0021-02
數學作為高中一門必修課程,在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首先要備課,查閱資料,這繁瑣而龐大的工作會消耗許多時間。但隨著網絡的出現,多媒體的廣泛應用,這方面的工作量不僅減輕,還讓枯燥的數學學習更加形象化、生動化,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不能喧賓奪主,如何客觀合理地利用它們,建設網絡環境下數學教學備課資源正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方向。通過為期一年的工作累積,關于網絡環境下數學教學備課資源建設我有以下一些想法。
一、網絡環境下數學教學備課資源建設的研究變量
1.自變量:搭建資源管理平臺,引進、開發和利用數學教學備課資源,以應用促發展,加強培訓。
2.因變量:建設一個內容豐富、操作方便的數學教學備課資源庫。不斷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課堂教學效果。
3.相關變量:實現數學教師和學生素質共同提高。
二、網絡環境下數學教學備課資源建設的硬件及軟件環境
1.硬件環境
網絡環境下數學教學備課資源的建設可采用校園網為依托,網絡中心有專用的服務器來存放和管理各類資源;創建校園網,擁有網絡教學平臺的管理功能,為資源庫的建設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
2.軟件環境
(1)教學備課資源庫的內容形式
網絡備課資源庫由課件庫、視頻庫、教學案例庫、習題庫等部分構成。豐富的素材使教師的備課更加省時省力,教學內容更加充實。
同時還可創建高中數學虛擬實驗室,含有在線課堂、輔助工具、在線問答等模塊供教師和學生使用。
(2)教學備課資源庫的運用模式
A.教師備課信息化
利用資源庫,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需要,充分調用素材,甚至可以實現多個教師共同完成,這樣不僅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生動,也充分利用了師資力量,還提高了備課的質量和效率。
B.課堂教學多樣化
在教學過程中直接調用資源庫上的各類資源,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枯燥、抽象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研究和探索問題的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C.學生學習個性化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及進度,在一定的權限范圍內調用資源庫中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如果遇到問題,還可以借助在線問答來解決。
(3)教學備課資源庫的持續發展
A.立足實際,有選擇的建設
備課資源庫的建設不是將教案、課件、試題等大量素材簡單的堆積起來,而應該立足該校教學的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學習者現在的學習能力、學習類型和學習方式等狀況,以有利于形成學習者的良好探索行為、促進學習者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創建,以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B.設計簡明,保證網絡運行速度
在資源的建設中要考慮到網絡的傳輸速度,采用簡潔明快的設計并注意資源的存儲格式要有利于網絡傳輸,資源的下載和查詢。如:圖片不要太大,音頻與視頻要壓縮等。
C.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資源庫的建設,決非“一次性”工程,而是一個持續、長久的發展過程。隨著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不斷更新與變化,教學資源質量監控體系的不斷完善,資源也要進行不斷補充。只有高質量的教學備課資源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教學。
D.以激勵手段促資源庫建設的落實
建立一套考核機制,對教師在建設資源上所作的工作進行評估,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資源庫應用管理方法。提高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強化多媒體教學意識,充分發揮資源庫在教學中實際作用。
三、網絡環境下數學教學備課資源建設的基本構想
四、充分發揮本校教師與學生的能力,豐富資源庫的建設
1.教師備課講課數字化
(1)數學組教師實現電子備課
電子是技術,備課是實質。電子備課不僅是文本的電子化,更是基于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下的一種新穎的備課方式。電子備課可以提高教師的備課效率和質量,便于教師組建個人及備課組教學資源庫,并通過網上交流來達到資源共享。
(2)有選擇性地實現數學課的數字化
高中數學與多媒體整合教學可將一些深奧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形象生動的數字化環境。但過多的多媒體教學往往也會使得學生產生視覺和精神疲憊。因此有選擇性的對一些抽象課程如解幾、立幾、三角、函數圖象性質等課程合理使用多媒體,如“幾何畫板”、“Flash”、“圖形計算器”、“高中數學虛擬實驗室”等,實現數學課教學的數字化。
(3)充分調動教師制作多媒體的積極性
以鼓勵的手段充分調動數學教師的制作熱情,鼓勵積極參加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競賽,并制定相應的獎勵方案,充分調動教師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的積極性。充分實現數字化空間教學,資源共享,突破傳統教學的枯燥無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更和諧。
2.鼓勵教師利用網絡資源開展教研活動,設立個人主頁
除教學備課資源庫的建設外,充分鼓勵教師設立個人主頁,并實現在線答疑,這樣在網絡環境下,每位教師能充分表達自己關于數學教學方面的心得、反思及研究理論,在探討的過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進一步豐富網絡環境下的數學教學備課資源的建設。
3.讓學生充分參與資源庫的建設
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充分調動學習的自主性參與到資源庫的建設。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某些數學難點,通過信息技術、教學軟件資源以及全球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可將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的結果用Word制作電子作業、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形式幫助完成資源庫建設,實現師生素質和諧同步發展。
綜上所述,網絡環境下數學教學備課資源庫的建設需要依據“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要求,立足本校的實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進行。這對實現網絡化教學對于推動教學模式的改革、促進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提高學校教育的整體質量和效益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