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金特
過去幾十年,中國為什么會發展的如此迅速?過去一個世紀,美國為什么增長這么快?如果仔細思考一下,是什么因素促進了產出?我們可以看到,勞動力的增長,使更多的工人就業,促進了更多的資金資本,可以說勞動力的進步是經濟增長的基礎。
中國從1995年開始,日本、韓國從1980年開始,GDP一直在持續增長。其中人均生產總值,中國高于其他國家,比美國發展地更加迅速。這真的是一個奇跡:中國單位產量的增量并不是很高,但是生產力的提高非常驚人。
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勞動力和人均生產是怎樣增長的呢?
推動力之一就是教育,教育其實是生產人力資本最重要的一個渠道,他在經濟活動中可以體現為創造力的形式,他可以激活人的思想,讓企業的管理更加靈活。通過創新,企業可以找到更合適的方法,來節約成本和提高生產率,以達到很好的執行力和管理效果,這是推動生產力的一個驅動力,而這些創新的想法和觀點是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分
對于美國等發達國家,及中國這種高速發展的國家,這些好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些方法是值得別的國家模仿的。其實,現在很多新興的發展中國家都會以效仿的模式進行發展,他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而作為世界經濟最強的美國也需要放下身段來思考或者效仿,比如它的金融中介和銀行監管,也需要借鑒別國好的方法,來促進金融收費合理化、監督有效化。
如今,那些比較貧窮的國家模仿其他國家,我認為是一個非常合理的選擇,通過學習效仿,可以改善本國的經濟。比如當前,中國有很多企業、創業家甚至中國政府,正在向非洲邁進,開拓非洲市場,而中國為貧困的非洲國家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后者從中國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益的東西。
從稅收方面來講,美國在過去12年當中,稅收都不足。美國稅收規模無法支持政府的支出,美國對居民個人的貸款,超過了中國、韓國和日本等其他任何國家,這種狀況是不可持續的。但是中國與歐洲不一樣,與美國也不一樣,其相當平衡的預算,充足的財政收入,使中國避免了外債危機。
從勞動力方面來講,喬布斯和奧巴馬總統之前也提到過這類問題,但他們討論更多的是如何進行管理,而美國的勞工技術工種無法與中國相媲美。勞動力工人其實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因素,特別是勞工技術創新對經濟的貢獻。
以上因素促成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可以說中國取得的成績是史無前例的。美國經濟的年增長率是1%—2%,但是看看中國的增長,每年高達8%—10%。追究原因,勇于突破,對外非常開放,同時能夠利用起國外的優勢,這些都是重要的因素。
世界經濟發展到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其實是創新,創新是驅動當下美國經濟的動力,而這不僅是中國和美國的問題,也是全球面臨的難題。如何通過新的思路和方法,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是值得全人類思考的問題。
最后,中國和其他的那些通過模仿發展起來的國家,一旦成為領導之后,創新的重要性將會逐漸顯露。而創新的源泉是建立優秀的大學和培養優秀的人才,這些研究人今天做的事情看起來好像沒有什么實用價值,他們所做的很多東西可能會失敗,但是一旦成功,就會對整個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15年之后我可能不會再次來中國,但是我相信那時候的中國將會成為每個方面的領導,包括創新的領導。
(本文作者系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本文根據演講整理)